正文

五十六 讚語連珠

(2022-12-19 05:45:00) 下一個

 

兄弟若齊心,功夫能斷金。

舉家齊奮力,笑語夾鳴琴。

用了兩個月的工夫,史家圩內的兩座炮樓終於完工。西北角的炮樓在頂樓的西麵和北麵各開了兩個槍眼。東南角的炮樓在頂樓的東麵和南麵也各開了兩個槍眼。樓頂是用茅草蓋的。上麵用粘土加石灰抹了一層,能更好的防雨、防風、防火。

炮樓建好以後,二娘、三娘、四娘,帶著薑大嫂、大蘭、小蘭、張二姐繞著圍牆看了一遍,又爬上土樓上上下下看了一遍。

三娘說∶“建炮樓多虧祝本這孩子,從來未幹過,卻蓋得這麽好,真聰明 。”

“這事還得感謝四爺,帶著他到處觀看,到處請教。 他才找到了竅門。”二娘說。

“打圩牆,蓋樓,二哥出的力量多,又拿主意又出力。幹完泥頭活,又幹木匠活。”三娘說。

“三爺出力最大,流汗最多。登高上牆,都是他和祝善兩人。”四娘害怕把三爺的功勞忘掉。

“四爺雖說腿腳不好,卻沒有少操心少出力,經常累得汗水往下淌,把衣服都濕透了。”二娘誇獎說。

“他們爺們沒有一個是懶漢,祝賢雖然說才二十歲, 但土沒有少推,汗沒有少流 。”四娘說。她特別感謝祝賢十來次用車子推著祝安去看病的事。

“說實話,都是好樣的。兄弟像兄弟,爺們像爺們,不是他們齊心合力,不怕累不怕苦,隻用半年時間,就能把圩子築好,炮樓建成嗎?”二娘像作總結一樣,來了個總評。

大蘭聽見她們一直在互相誇獎對方的老爺們、兒子們,有些不服氣。說:“你們一個勁地誇他們,卻忘記了自己。沒有我們做家務、煮飯、洗衣,送茶送水,割麥子,收玉米,他們能一心一意築圩嗎?”

“大蘭說得對。我們光誇別人了,卻忘了自己。”二娘好像忽然醒悟似的。

“不過誰會誇我們啊!老頭子們從來不誇我們。”二娘有些失落感,話中含著少許積怨。

“大嫂,大蘭、小蘭、二姐你們四人來誇誇我們,讓我們也高興高興。”四娘提議。

“那麽誰來誇我們啊?我們也沒有閑著。撈蚌殼、砍茅草、拾桑棗、洗衣服、補鞋子。也是手不閑,腳不住 …… ” 小蘭說。

“好了,好了。你這不自己誇了嗎?”二娘笑著說。

“自己誇不算數,也不香。得別人誇才光彩。”二姐說。

“好啦!孩子們,你們都有功勞!”三娘笑著說。

“我們家沒有閑人懶人。就連小祝安也跑前跑後拉 車遞東西。”小蘭想不能漏掉一個有功之人。

“他不應該放在這個行列。他屬於老爺們那一夥,讓他在那裏比去吧!”說這話的是張二姐。

大家一聽都抿著嘴笑。

圩牆和炮樓修好以後,二爺欽義又召集兄弟幾個商 量什麽時候為老三、老四在圩內建房。

三爺說:“現在建房還缺少許多材料,單憑人力不行。木頭材料,屋麵葦笆,四梁八柱,都還缺少,必須在秋後才能備齊。”

“我是考慮現在趁熱打鐵,一鼓作氣,共同把你們兩家屋子蓋起來,年底前你們就可以搬進圩子裏來。我們住在一起,人多勢壯,大家都可以安心。”二爺說出自己的想法。

“想法是好的,也很有道理,隻是材料不足,又缺少資金,隻能等時間慢慢籌備。”四爺也把困難解說一下。

“我是怕入冬天氣冷,冰天雪地,無法挖土,無法壘牆,一拖就要拖到明年春天。”二爺說了自己的擔心。

“二哥的擔心是對的,冬天沒法幹,而且一拖就會耽誤一年半載。”三爺覺得二哥想法是對的。

四爺聽了說:“我看這樣吧,我們在秋收以後,集中力量,先把屋牆壘好,讓風搜搜幹,等材料準備好,再修建屋麵。”

“四弟這想法也好,到時我們抓緊時間,年底是可以建好新家的。”三爺聽了也同意這個辦法。

二爺聽了,也表示同意。

弟兄團結緊,凡事重相商。

縱有困難事,齊心有良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