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 再次出尋

(2022-11-16 04:21:32) 下一個

 

    楊柳枝,楊柳枝,每逢見汝苦相思。丟子失夫傷痛骨, 天涯尋遍夢何之?        一瀟湘神(詞)

四娘花了幾天時間,在二哥、三哥家的幫助下,把玉米、高粱、黃豆都收上來了;又花了幾天,把糧食也都打下來了;再花了幾天,糧食也就都曬幹了。

四娘把自己的衣服和祝安的衣服都洗了洗,而後帶 著孩子到伍集去看望母親和兄弟姐妹。她告訴母親準備 到準安蔣壩去找丈夫和小兒子祝康。

母親說:“閨女,你不能去。如果再出去幾年,回來恐怕就見不到娘了。娘雖然眼睛看不見了,你常回來和娘說說話也是好的。”

弟弟說:“二姐,你不能去,此地到蔣壩,一百多裏路,一天都趕不到,你怎麽走啊?再說,姐夫隻要還活著,他自己會回家的。至於小祝康,你連音信都沒有,到哪裏去找。根據你說的,可能被人拐走了。拐走了,也不至於傷他性命。都記事了,長大了他會自己跑回來的,沒有確實消息,到處亂找,還不如在家等著。”

小妹也說:“姐,聽說現在外麵亂得很,又是袁大頭,又是革命黨,又是三合會,小刀會,還有土匪盜賊,你一個女人家,跑那麽遠,叫人怎麽放心。再說祝安還小,能跟你到處跑嗎?現在莊稼都收上來了,孬好有口吃的,就在家呆著吧!免得叫人牽腸掛肚的。”

四娘聽了弟弟妹妹的話,覺得都有道理,但她總不死心,總是日夜思念著。這時她忽然又想起來說:“當時聽人說,是一個神仙把小康帶走的,我得去要回來。”

“要是神仙帶走的,也是件好事,說不定還能教出一身本領來呢!你現在找他幹什麽?”弟弟不願打破姐姐的美好幻想,也就順著她想的去說。

“可是我實在想念小康。”說著四娘又要掉眼淚。

妹妹說:“要是神仙帶走,你更可放心。聽說神仙那裏都是吃好穿好的,比你家裏生活好。”

四娘聽了弟弟、妹妹一番勸說,沒有再說什麽。她猶豫著。

回家過了幾天,四娘還是心神不安,晚上睡不著,有天夜裏,好像劉真君托夢給他,叫她往南方找,一定會找著親人。醒來以後,她便記起曾經在劉真君麵前燒香磕頭,請求幫忙尋找親人。半年多了,才來托夢。不過她不敢怪罪神仙,也許神仙工作忙,一時騰不出手,才拖遲到現在。雖然有點晚,但卻給她帶來了希望,於是她下定決心,要南下尋找親人。

她把自己的想法和哥嫂都說了。他們都不同意她外 出。

二哥說:“現在糧食已經收上來了,你就帶著孩子在家好好過日子吧,有困難我們也可以幫助解決。”

“現在不是吃飯問題,不找到他們爺兒倆我心裏不

安。”

三哥說:“不知道在哪裏,盲目地亂找,白費力氣。”

“在哪裏丟的我就到哪裏去找。到準安、到洪澤湖、到盱眙,不信找不著他們。” 四娘按照自己的想法打算著。

“你真傻啊,他們會在那些地方呆這麽長時間嗎?  如有可能,還不自己跑回家嗎?”二嫂提醒她。

四娘聽不進哥嫂的意見,一門心思要帶著祝安到洪 澤湖去尋人。

“你們去,我們不放心。那裏能安全嗎?四弟爺倆都是在那裏丟了,你還不接受教訓,還想往那裏跑。到那裏你依靠誰啊?”三嫂也開導她,勸說她。

“大嫂和祝雄娘倆住在那裏,我可以先找他們去。再說那裏我還有一間草房可以安身。”

“大嫂娘倆也很困難,你去增加他們負擔,好嗎?”二嫂說。

“我想帶著祝安去幾天,找一找,打聽打聽消息就回來。你們不用擔心。”四娘下決心要去,誰也勸不住。

“如果你實在要去,就自己一個人去,把祝安留在家裏。”三哥有些生氣了。

“讓她一個人去也不行,迷失了路怎麽辦?”二哥的擔心也是有道理的。

“這條路我走過,不會出問題的,起早走,到晚上也就可以到大嫂家了。”

“實在要去,你就把祝安放在我們家,由我來照看,他太小了,不能跟你跑那麽遠路。”三嫂心想四弟就剩下這一個孩子,不能再有閃失。

“不行,那太麻煩你們了。”四娘不好意思再麻煩哥嫂。

“沒有什麽麻煩的,反正你去去就回來了。”三嫂想,一定得把孩子留下。

“既然你一定要去,就這麽辦,把孩子留下,我們照看,你早去早回,順便看看大嫂家情況,問問大哥到底上哪裏去了。你準備一點幹糧路上吃。到時讓我們家祝本把你送到漁溝鎮。”二哥見眾人勸不住,便作了這樣的決定。

四娘見哥嫂都要把祝安留下,她也就答應了,心想一個人去也好,沒有累贅,爭取速去速回。

兩天後,二哥讓兒子祝本牽著自己家的毛驢,馱著四娘,從史渡過了六塘河,穿過八集,向漁溝走去。

祝本比祝雄大一歲,他在汪集東跟人學木匠,每個月還能賺一點零花錢。他姐姐的婆家就在汪集東,和祝本的師傅是一個村的人,都姓王。

“祝本,你姐家生活怎麽樣?”四娘關心地問。

“還好,她家除了有十來畝地,姐夫有時還到集上去做點生意。”祝本回答。

“什麽生意啊?”四娘問。

“賣些土布和毛巾、襪子、帽子、包頭巾等。”

“有店鋪嗎?”

“沒有,東西都放在車子上,逢什麽集,趕什麽集,沒有固定地方。到街上把東西在車上一放,就算一個小貨攤,下午一收拾,再推回家,倒也很方便。”祝本詳細地介紹一遍。

“那就好,生活不困難就行。”四娘放心地說。

“四娘,大伯家祝雄今年多大了?我有好多年沒見

了。”祝本忽然想起自己的堂兄。

“今年應該17歲了,那是個好孩子。”四娘見問,想起祝雄對她的關心和幫助。

“他結婚了嗎?”祝本問。

“沒有,窮人家孩子找媳婦,難啊!”四娘感歎著。

“他在蔣壩幹什麽啊?”

“在湖上,幫人家捕魚。”

“風裏來雨裏去,也很辛苦。四娘,你去對他說,等我學徒出師了,讓他回來,和我合夥開木匠鋪子。”

“行,我把你的想法告訴他。”四娘心想,這兩個孩子在一起一定會幹好的。

他們娘倆一邊說話,一邊趕路,走得很快,不知不覺過了吳集,到了漁溝。

四娘說:“祝本,漁溝到了,你回去吧!”

祝本仰頭望望太陽說:“天還不到中午,四娘,我再把你往前送一程。驢跑得快,讓你省點勁,少跑一些路。”

“算了吧,你回家太晚,家裏大人會心焦的。”

“沒事,回去我騎上毛驢,會很快到家的。”說完祝本向驢屁股打了一鞭,驢快步小跑起來。

祝本把四娘一直送到洪澤湖東邊,四娘說:“好了,順著這條大堤到蔣壩還有二十裏路,我自己能走了。你快回去吧,爹娘還在家等著呢!”

“四娘,那我就不送了。我把你扶下驢來,你慢慢走,注意安全,我也回去了。”

“好孩子,回去吧,今天多虧你了。”

祝本告別四娘,便騎上驢回去了。

莫道時間短,親情貴久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