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八 探尋

(2022-10-30 12:20:57) 下一個

 

為尋兄弟去他方,湖水波洪遮夕陽 。

信息聞來皆血淚,惟勸親人返故鄉 。

第二天,祝雄到處打聽,據說蔣壩被抓走的漁民有十幾個人。有人講,來抓人的是淮安府的清軍。

祝雄想,既然是淮安府抓的人,必定關在淮安府。於是他回家向母親和四娘說要到淮安府尋找四叔。四娘聽說也要跟著去。

祝雄說∶“路途遙遠,你又是腿腳不靈便,走到什麽時候才能到,還是我一個人去吧!”

“一定要注意安全,眼睛要活一些,不行趕快回來。” 母親不放心,怕再遇到四叔的事情。

祝雄到了淮安,先到府衙去打聽。府衙門關得緊緊 的。問門裏的人昨天晚上抓的人是不是關在府衙裏,裏邊人回說,昨晚沒抓人,府裏也沒有關人。

祝雄說∶“我們蔣壩昨晚被你們清兵抓了十幾個人呢!”

“那也可能是新軍營幹的。你們去問問他們。” 府裏人回答。

祝雄又向新軍營找去,還沒有到新軍營,就見街上亂哄哄的,人們在紛紛議論。說革命黨造反了,武昌都被占領了。還有人說,朝廷被推翻了,皇帝下台了。

 祝雄一聽,連忙攔住一個人問∶“新軍營在哪裏? ”

那人說∶“新軍一早晨就開走了。”

“去哪裏了?” 祝雄又盯著問。

“誰知去哪裏了。” 那人說。

祝雄連忙奔向新軍駐地,到那裏一看,營房空空的, 隻有兩三個老兵在院子裏走著。

祝雄走到跟前問∶“軍隊哪裏去了?”

老兵說∶“開到前線打仗去了。”

“昨天晚上抓來的人呢?” 祝雄又問。

“一起帶走了!” 老兵說。

“往哪裏打仗去了?”

“不知道,這是軍事秘密。” 老兵回答一句,便走開了。

祝雄一聽失望了,這往哪裏去找啊!他連忙回家,把在城裏看到的,聽到的,問到的都一一向母親和四娘說了。 她們一聽又都簌簌地掉下眼淚。

祝雄說∶“這隻有看他們自己能不能想法跑回來了。”

再說桃源縣六塘河邊的史家莊,老二史欽義、老三史欽雲,吃糠咽菜,想方設法,艱難地渡過了荒年。 但不知大哥、四弟兩家在外麵怎麽樣了。幾年了,一直沒有消息,這天,忽然聽人說有人在洪澤湖蔣壩見過老四欽龍在街上賣魚,兄弟倆便商議前去尋找。

欽雲說:“二哥,我們不能都走,還有兩大家人呢,得有人照看著。”

“三弟,你在家,我去。” 二哥說。

“二哥,我比你年輕,腿腳快,還是你留下,我去,再說嫂子身體不太好,你必須留下看家。”三弟說了自 己去的理由。

“也好,三弟你就辛苦了。”

“二哥,這說哪家話啊,都是弟兄們嘛!”

“你找到他們,對他們說,家鄉情況好些了,讓他們回來種地吧!兄弟們守在一起,互相幫助,多好啊!”二哥關照著。

“知道了,準備一下,兩天後我就出發。”

“速去速回,現在兵荒馬亂,一定注意安全。”二哥有些不放心。

兄弟四個,老大、老四久久在外,不知音信,牽 腸掛肚的日子不是好過的。

“我知道了,你放心!把家照顧好。”三弟認為不會有什麽事的。

老三欽雲準備了幾天路上吃的幹糧,便過了六塘 河,向東南,經八集、吳集、漁溝,一邊問路,一邊打聽。從準安西邊,經過陳集,高堰,上了洪澤湖的石工堤向南,一路風餐夜宿,終於到了蔣壩。在蔣壩,他四處打聽,有個打魚的人告訴他欽龍家的住址,他便立刻找了過去。

在一個矮小的茅屋門前,他見到了在門前玩耍的祝 安,但幾年過去了,他不認識了,便問:“小孩,你知道姓史的人住在哪裏?”

“我家就姓史。”祝安回說。

“你爸叫什麽名字?”

“我爸叫史欽龍。”

“哎啊,我可找到你們了!”欽雲一聽,高興得大叫起來。

“你是誰啊?”小祝安感到吃驚,他已不認識三伯父了。

“我是你三伯父啊!”

小祝安一聽不敢相信,仔細看看麵前這個人,也想不起伯父的模樣,他害怕像小弟一樣被人騙走,所以隻是呆呆地望著這個問話的人。

欽義估計小孩也不認識他了。便又問:“你媽媽呢?”

“替地主家做飯去了。”祝安回答。

“你弟弟呢?”

“被人偷走了。”

欽義聽了,大吃一驚,連忙問:“什麽時候啊?”

“就是今年。”

“你爸呢?”

“我爸被人抓走了!”

欽義一聽,像遭雷打一樣,頭腦發暈,手腳發麻,停了一會,便問:“這是什麽時候的事啊?”

“前兩天的事。”

欽雲一聽急了,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啊!他忙對祝安說:“去,快把你媽喊回來。”

“不行啊!不到吃完飯,地主家不準走人!”小祝安說。

“不行,去,對你媽說‘三伯父來了’。”

祝安見來人這樣著急,便跑到蔣家去了。四娘一聽 祝安說三伯父來了,心裏又悲又喜,悲的是兒子不見了, 丈夫被抓了,喜的是三哥來了,見到親人了。她等到把蔣家午飯做完,便立刻向師傅們說明情況,隨著祝安急急忙忙回家了。

到家一看,果然是三哥來了。

“你們家怎麽接二連三出了這麽多事啊?” 三哥又把祝安說的事向四娘詢問一遍。

四娘見問,一邊哭著一邊把小兒丟失,丈夫被抓的事,前前後後訴說一遍。

“都找了嗎?”

“都找了,找不著啊!”

“四弟到底被抓到什麽地方去了?”

“祝雄去打聽了,不知被抓到哪裏去了。”

“哪個祝雄啊?” 欽雲一聽急切地問。

“大哥家的小雄啊!”

“他們也在這裏啊?”

“是啊!就住在那邊草屋裏。” 四娘一邊說,一邊用手指著。

“快,帶我上他們家看看。”

四娘帶著三哥到了大嫂家,推門一看,大嫂正在家做飯,連忙喊:“大嫂,三哥來了。”

大嫂聽喊,一轉身,看見了三弟,高興地說:“你怎麽摸到這裏來了?”

“你先不要問我怎麽來的,你們出來好幾年了,也不往家裏捎個信,我們想死了,急死了。”三弟責怪大嫂。

“又不識字,又不會寫,怎麽捎信啊!”大嫂說的是實話。

“大哥呢?”三弟問。

“出去幾年了。”

“幹什麽去了?”

“說是當兵去了。”

“當什麽兵?”

“一去沒有音信,誰知當什麽王八兵。”提起當兵大嫂 就生氣。“他這輩子就是為當兵生的。老的這樣,少的還是這樣。”老的當然是指參加太平軍的老爺子了。

“大嫂,弟妹,我看你們都跟著我一起回老家去吧,這裏亂糟糟的,很不安全,不要再呆在這裏了,讓人提心吊膽。臨來時,二哥反複強調,讓我找到帶你們回去。”欽雲懇切地說。

“現在回不去啊,我還得等你大哥,再說祝雄雇在 漁船上給人捕魚呢。”大嫂說。

聽到這裏,欽雲才知道祝雄替人捕魚去了。

“那麽弟妹就帶著祝安和我回去吧。”欽雲勸不動大嫂又來勸弟妹。

“我也不回去,我要在這裏等你四弟,找神仙要兒子。”

四娘認定兒子是被神仙帶走了,不然的話,為什麽找來找去不見人影。

“他四娘,我看這樣吧,你先跟你三哥回去,我過兩年再說。” 大嫂見四娘忽然丟了兩個親人,整天迷迷糊糊,一個人帶著孩子也不容易,便也勸四娘回去。

“我不能回去,我得找神仙去。”

“兵荒馬亂的,神仙都躲起來了。你上哪兒找去。” 大嫂說。

光顧說話,大嫂都忘記做飯了,四娘提醒她“三哥還沒有吃午飯呢!”

大娘一聽,忙又做飯去了,她見兄弟來了,從園子 裏拔了幾棵菜,讓四娘幫著理一理,洗一洗,又從牆上掛鉤上取下兩條鹹魚,放到水裏泡一泡,再從小缸裏取出兩碗米做飯,叫四娘和祝安中午一起陪著三哥吃飯。

晚上祝雄回來,見了三叔,忙上前問候。三叔見祝雄長得又高又壯,很像大哥的樣子,心裏特別高興,便又勸祝雄母子倆回老家。

祝雄說∶“我現在回不去,一來,雇給人家的合約還沒有到期,二來,還得想法尋找四叔。”

“那你一定幫著勸勸你四娘,讓她和祝安跟我一起回家。”

祝雄答應了。

正是∶親人遭不幸;唯有帶回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