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六 觀湖

(2022-10-28 03:03:52) 下一個

 

 

堤岸觀風景,湖中識浪波。

人間多少事,莫鬥貴言和。

四爺想祝康不見了,得好好照顧好祝安,再不能有什麽閃失了。他見四娘這幾天癡癡迷迷,一個勁地要去找神仙要兒子,他更不放心把小安放在家中,沒有辦法,就帶著小安一起去捕魚。

他們沿著洪澤湖東邊石工堤往北走,大堤兩邊長著 一行行大樹,風一吹,樹葉嘩嘩地響。樹上有許多鳥窩,大的、小的、圓的、長的,經常見到一群群的烏鴉和喜鵲在樹枝間飛來跳去,還有許多小的鳥,吱吱唧唧在樹葉間穿梭著。

小祝安對喜鵲烏鴉是熟悉的,他尤其討厭烏鴉,不是因為人們說它不吉利,而是討厭它的叫聲,隻會說:“啊,啊,啊!”而且聲音短促,好像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一點音樂性都沒有,特別不好聽。

樹枝上許多小鳥祝安都不認識,便不斷地問父親。 四爺告訴他,那頭上長有白色羽毛的叫白頭翁;那肚皮上有黃毛的叫黃鸝,它的聲音很好聽,是鳥中的歌手;那咕咕叫的是鵲鵲鳥,也叫鵬鵲;那下麵穿紅褲子,上麵披著綠毛衣,抱著樹幹咚咚咚啄的,是啄木鳥,專門捉拿樹裏麵的蟲子。人們喜歡它,叫它森林衛士;那很小,和樹葉子一樣顏色的叫柳葉青。

“那直往天上鑽的叫什麽鳥?又飛得那麽高。”祝安見有兩隻小鳥直衝天空,感到驚奇。

“那叫鑽天鷂。”四爺告訴兒子。

走著走著他們又聽到水邊葦子裏有鳥在“刮刮刮”地叫,祝安問:“那是什麽鳥?”

四爺說:“那叫柴刮刮,喜歡在蘆葦裏做窩覓食。”

“那水邊有兩條高高的腿,長長的脖子,全身雪白的叫什麽鳥?”

“那叫白鷺,喜歡生活在水邊,專會逮魚吃。”

父子倆說著走著,就到了李老板魚船跟前。

四爺交待祝安“見人要有禮貌,主動叫人。”祝安答應了。

上了船,老板父子倆已經在船上理魚網了。

四爺讓祝安喊李老板“爺爺”。

祝安連忙叫聲:“爺爺”。

四爺又讓祝安喊李老板兒子為“叔叔”。

祝安又喊了聲:“叔叔”。

老板父子都誇獎祝安是個乖孩子。

老板轉過身來對欽龍說:“老史,水上危險啊! 你怎麽把孩子帶上船來?”

“這幾天社會上亂,傳言很多,大人又都不在家,我不放心,便把孩子帶來了,不會影響捕魚吧?”欽龍解釋說。

“影響倒是不會。不過要小心,讓孩子坐在艙內,不要靠船邊著著。你眼睛要多注意。”

欽龍知道這是老板好意,便都答應了。並立即向祝安作了囑咐。

漁船劃到了湖麵上,風浪有些大,上下顛簸著。欽龍叫祝安坐穩,不要緊張。

老板對小安說:“孩子你看這湖麵,就像社會一樣,有風有浪,有時還波濤洶湧呢! 要經得住,看得慣,坐得穩。”

祝安似懂非懂的點著頭。因為父親關照他要懂禮貌,不管懂不懂都得禮貌地聽著。

老板把著舵,欽龍和老板兒子在布網。

湖麵上有許多漁船,都在撒網捕魚,小祝安從未見過這麽大的陣勢。他曾經在門前六塘河上見過渡船,見過過往的大白帆船,也見過漁船,但沒有洪澤湖多。

他兩眼在湖麵上搜尋著,看有沒有白帆大船,果然見遠處有白帆船駛來,而且有十幾條,排成一條隊走來, 越走越近,而且越來越大。比在六塘河上見著的大多了。

 他驚訝地問:“哪裏來這麽多啊?他們往哪裏去啊?”

李爺爺說:“這些船是從淮河開進來的,到了淮安再順著運河開往長江。”

小祝安不知道淮河、運河,更不知道長江,但他禮貌地聽著,也相信李爺爺的話。

大船要靠近的時候,小漁船都紛紛地避開。大船走 過,掀起的波浪很大。小船被波浪推得晃動起來。祝安感到波浪的力量,他呆呆地看著大船隊駛了過去。

“祝安你看,遇著這樣的大家夥就得避讓點,不能硬碰硬。”李老板說。

祝安似乎懂得點。

欽龍感覺到李老板似乎在教育大家,便也對祝安說:“要記住爺爺的話,不知退讓,硬碰硬會吃虧的。”

大船隊過後,人們又在安靜的撒網捕魚。

忽然有兩隻漁船上的人爭吵起來,吵著吵著,兩邊船上的人都拿起劃槳打了起來。李老板連忙叫把漁船劃過去解勸。

李老板到了爭吵的漁船跟前,便勸他們不要爭吵。 一問情況,才知道原來兩家所布的魚網絞到一起去了,互相責怪,便吵起來了,動起了手來。

李老板說:“你們不要互相責怪,這事很可能是剛才大船走過,衝擊的波浪造成的。誰也不要怪誰,好好把網解開就行了。”

那兩隻打架的漁船聽李老漢這麽一說,想一想,果真如此,便互相笑笑算了。

“年輕人,遇事要多想想,不要動不動就衝動,忍讓是一種修養。”臨走,李老板又說了幾句。

他是湖麵上有名的和事佬,漁民們都很敬重他。

審時需度勢;退讓少紛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