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三 府城購網

(2022-10-25 05:48:50) 下一個

 

 

漁民購網進準安,街景繁華射眼酸。

說古道今多少事,無如民困又官貪。

    李老板派他的兒子帶著史欽龍一起去準安購買漁

網。祝雄也奉其船主胡老板之命,與叔叔一同去購買漁 具。

他們三人早晨從蔣壩出發,一直到傍午才到準安。 一進準安城,感到眼界大開。城內景物繁華,樓房鱗次櫛比,店鋪林立。車推驢馱的客商絡繹不絕。威武高大的鎮準樓矗立在大街上。真不愧為府城。

準安府位於準河、洪澤湖、大運河的交匯處。從古到今都是江北商業的核心地區。又鄰江近海,為南下北上東進西出的交通要道。曆朝曆代對這裏都十分重視。

明朝準安府管轄地方有山陽、清河、安江、鹽城、桃源、宿遷、怵陽、睢寧、贛榆、邳州、海州等十餘個縣。直到清朝末年,這裏仍管轄著山陽、清河、鹽城、阜寧、安東、桃源諸縣,俗稱“準六屬”。

三個人在城裏走著,目不暇接。祝雄更是興奮不已。 他一邊走一邊向其他兩個介紹“韓信年少時在準陰窮困潦倒,吃不到飯,還是洗衣服的老婦人,給了他碗稀飯, 救活了他。他小時膽小,遇到一個無賴,命令他從腿襠下鑽過去,他也就鑽了。”

“這也太沒骨氣了!”李老板的兒子說。

“這不叫沒骨氣,這叫能忍耐。後來幫助漢高祖劉邦,率領千軍萬馬,打敗了楚霸王項羽,你能說他沒有膽量嗎?這叫大丈夫能屈能伸。”祝雄辯解著。

“熊孩子,這些事誰對你說的?叔叔不太相信。”

“這是說書人說的。”祝雄道。

“說書人的話沒有根據。”

叔叔聽說是說書人講的,就更認為是假的。不過他聽老人講過,韓信老家是在淮陰,但不知還有打敗項羽的故事。

“我告訴你們,在金山擊鼓戰勝金兀術的梁紅玉也 是淮安人。”祝雄說。顯示他知道的多。

“你又聽誰說的?”

李老板的兒子不相信,梁紅玉怎麽會是淮安人呢!

“這也是說書人講的。”祝雄十分相信說書人的話。

“奇怪,你整天幫人家捕魚,在什麽地方能聽到這些書?”叔叔真感到奇怪。

“我們漁民中有人會說書,會講故事,我們常在晚上聚到一起聽他講。”

“怪不得,知道這麽多!”四爺說。

祝雄以為叔叔在誇他,更來精神了,他說:“你們知道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嗎?他出生在花果山,而寫這書的人,就出生在淮安。”

“這又是講故事人講的?”李老板的兒子問。

“不,這是真的,不信問問這街上人,肯定都知道。”

祝雄絕對相信,而且他聽老人也這麽說。

他們正走著,忽見街旁一塊空地上, 聚著一圈人, 隻聽裏麵有鑼鼓聲響,他們湊近一看,是說書的。正在說武鬆醉打蔣門神那段。說書人說著說著,站了起來,學著武鬆打醉拳的樣子,東倒西歪,晃晃悠悠,把周圍人都引笑了。

“好,好,好!”祝雄見了,連聲喝彩。

不知是讚揚武鬆,還是讚揚說書人。

叔叔見他看得入迷,連忙拉拉他說:“快走吧,我們還得去買漁具呢!”

祝雄一聽,好像才想起老板派他來的重要任務,這才戀戀不舍的離開書場,走了十幾步還要回頭望一望。

他們看了幾家漁具店,才左挑右選的買了一張長的 魚網和幾件漁具。

看看太陽,已經過午,他們肚子都有些餓了,便找了一家小吃店,買了三碗麵條,一人一碗吃起來。

正吃著,聽旁邊兩位吃飯的人說:“淮安知府貪汙受賄,克扣新軍軍餉,上麵正派人來查呢!”

店小二一聽,連忙湊過來問:“你們說的是真的嗎?”

“真不真不知道,不過許多人都在講。不過,這幾天確實不見知府大人出門。不過,衙門還在辦公,每天總有人出出進進。不過,也說不定,現在哪裏有不貪的官,不貪哪裏會那麽闊氣。”

那兩個人,左一個“不過”,右一個“不過”,把店小二搞得糊裏糊塗,終究搞不清真假。

吃完飯,欽龍便帶著兩個年青人背著漁具往家走,走著走著,又見前麵一家店門口圍了一群人,又吵又打。他們走近一看,原來有許多人在搶一家米行。老板在聲嘶力竭地叫喊著,那群人卻吵吵嚷嚷地擁擠著,大米撒得滿地都是。有幾個小孩子便在地上拾那撒下的米粒。

正在這時,忽然從街道另一邊湧來十幾個手持鋼槍 的士兵,一邊跑,一邊喊:“你們反啦,快滾,快滾…。”

搶糧的人一見,都拿著搶到的糧食,四處逃散。內中有一個瘸腿的人一瘸一拐地跑著,手中還提著一個口袋。跑著跑著,忽然摔倒在地。欽龍三人見了,連忙上前扶起,不容分說,架著他便往前麵跑。一直跑到安全地帶,見後麵沒有人追,才停下來。那個瘸子累得兩頭喘到一頭去了。

“你們幹嘛,要搶糧啊?”欽龍問。

“我們快餓死了,米行的米天天漲價,還不停關門,大家受不了才搶的。”

“該搶,該搶,把他們都搶光。”兩位青年人氣憤地說。

軍隊護財主;小民惟叫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