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親子之道(3)-- 親愛的孩子,你為什麽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2025-08-23 03:03:52) 下一個

以前看過幾季美版 Love is Blind。裏麵有個女子,始終覺得自己不夠好。但凡人生有好的轉機,她就會 self sabotage. 覺得自己不配,還是糟糕的狀態令她感到熟悉和自在。

那個時候,我還不是很清晰,什麽造就了她如此,直到我的診室來了一個剛剛 12 歲的孩子。也是 DCF 轉來的CASE,孩子告訴學校,父親打他。父親被送進 Jail 呆了幾天。之後,第三方進入家庭,孩子也被要求心理診療。

那個孩子樣貌還不錯,父親更是一表人才。孩子初來到我這時很拘謹,也不太能開口。我告訴他,我不是你的老師,或是任何權威人士。在我這裏,你可以自由做自己,想說什麽,想做什麽,不用有任何擔心。你和我說的,我不能告訴任何人,除非你想傷害自己或他人,那我必須要告訴你父母或第三方。

漸漸地,孩子在我這開始放鬆,表現在,敢於躺在沙發上和我說話,也敢於開口,讓我泡奶茶他喝,我一一照辦。有意思的是,一旦我邀請他父親進來,他立馬變了一個人。不過,這樣的情形隨著診療的深入,開始大幅度緩解,很大程度上,我也挑戰了這位父親。所幸,他是響鼓,人很聰明,一點就通,雖然行為上還是有很多執念。也難怪,自己自小都沒得到過太多的愛,他不懂愛為何物。

之所以寫這個孩子,就是他是典型的 self sabotage 一類,那麽不認同不喜歡不看好自己的孩子,這是少見的一個。我的工作就是一點點讓他看到,他身上引起我注意的特別之處。比如,他每天能自己起床,自己走去 bus 坐校車,從來不遲到。在他這個年紀,是了不起的有責任心的體現啊。但他不認同,他覺得,這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也就是說,無論我說他什麽好,他都會說自己不好。他說,他不是一個好孩子,我問,為什麽。他說,他如果是個好孩子,就不會有這麽多毛病;他如果是好孩子,父母就不會什麽都不給他買;他如果是好孩子,他父親就不會動手打他… 等等。他真的是從骨子裏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

他從來不開口提任何需求。在學校被人欺負了,或者,在家邊籃球場上被人打了,都是覺得自己有問題。父親怎麽對待他,他都說是自己的錯。

他的爸爸恨鐵不成鋼,說,他怎麽那麽不像我。我小的時候,誰幹我我都會幹回去。我說,那你要感謝你的監護人,沒有像你這般,那麽地看不上自己的兒子。還有就是,如今的你太厲害了,或許都是你自己一路成就的自己,你以你的標準去高要求你的孩子。可惜他很崇拜你,壓根就認為一切都是他不夠格。他活該。

我說,如果你還希望,你的孩子,在被人欺負他的時候,還能一拳打回去;如果你還希望,你的孩子,能有不自我糟踐的未來,你就必須停止指責他。多 baby step,看到他身上的哪怕一點點的進步。

他爸爸說他做不到,因為壓根就看不到他有什麽優點。我說,那我在診療中示範給你看。但你至少,不要再一而再,再而三地言語打擊他。

這個孩子每次來,我都想辦法找到地方誇讚他。而他,每次都有辦法來否定我,說我說的不是對的。我說,我不是個 people pleaser. 我隻會說我看到的,或感受到的真實感受。我說,你是個很特別的孩子,你聰明,學習力也強。比如,你告訴我,你那天就對那個欺負你的孩子還手了,還把他打蒙了。是的,誰敢打你,你就打回去,前提是,不要二對一。我很為你高興。

我還和他打賭,未來的他一定會 self-sufficient. 我說,十年後,二十年後,我的診所都會在這個地方。歡迎你來向我證明,是我錯了,還是你錯了。如果你當真如你認定的那樣,什麽都不會好起來,我會請你吃飯;否則,你要大請我一頓。他說,那你會請我吃飯的,我說,我們看,但我對我的眼光有信心。

其實,我的話不是空穴來風的。我的確在這個孩子身上,看到他不同與眾的地方。我一點點掰碎了給他看,也給他的父親看。他去年夏天來看我的,如今已是一年了。個子越長越高,人也是有變化的。體現在,以前總是阻攔我,不要和父親一個房間聊天。他的任何感受,也不同意我和父親分享。如今,也能允許我,和父親一起,聊聊父親的問題,聊聊他的真實感受。

我對這個孩子說,你的父親是愛你的。不然,他不會一年來,堅持每周六早上八點就帶你來,幾乎從不缺席。其實,DCF 早就退出了,爸爸可以不這麽做了。我對這位父親說,雖然你說看不到孩子的優點,但你能堅持陪他來,這個行動本身,就是告訴孩子,你是值得爸爸為你花時間的。

孩子越小,行為和認知越容易改變。我相信,他在我這裏感受到的,還有,他父親的點滴變化,會融化這個孩子內心的堅冰。我是發自內心認為,這個孩子將來會不一樣。

願有緣看到此文的為人父母,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成年後多點自我肯定,少點 self sabotage, 要麽,你自己多改變認知,要麽,陪孩子去心理診療。如果孩子在幼童或青春期,能多得到點肯定和認同,他/她的未來或許就能如你期望般,越走越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ary888 回複 悄悄話 心理學這個領域無論是從我個人的經曆,還是從那些鼓動孩子們變性、導致孩子自殺的心理學家看,我真的很不認同。犯罪心理學除外,因為他們研究的對象是被汙靈魔鬼影響嚴重的一類,有固定的規律,汙靈雖然比人有靈異的地方,但是總體上是愚昧的,否則也不會從榮耀的天使墮落為汙靈了,所以被犯罪心理學家能研究出規律加以利用。

普通心理學要醫治的是人心,但是能真正醫治人心的永遠是上帝、是聖靈,人的靈是上帝疼愛、醫治、規範的部分,汙靈、心理學家的理論進去,是把自己當上帝了。天使希望人把自己當上帝拜,所以墮落成汙靈。他們強行汙染、占據人心,表現厲害的就是那些被鬼附的人、氣功走火入魔的人;好的普通心理學家起的其實就是知心人的安慰作用,壞的可以趁機行惡。不過影視劇上看,感覺國外的心理學家更尊重法律一些。

認識一位嚴重抑鬱症患者,她說自己什麽都好,但是就是想自殺,信耶穌後,被天使撫摸背,看到了天堂的公園,安謐,她有了這次經曆後,再也不抑鬱了。

講這麽多,也許我裏麵的內容有偏頗之處,希望你指出來商榷,共同提高。到了我們的年齡,應該求真務實了,世界的任何花架子在求真、求永好的人心麵前都沒有意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