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碼農學寫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如果是你,會怎麽做?

(2023-10-21 08:18:35) 下一個

如果是你,會怎麽做?

 

近日在一個社交媒體看見有一對父母以「為孩子好」的理由,準備放棄在台灣的舒適生活,帶著兩個青少年舉家移民美國,在群體裏發文取經。

 

據他自述:夫妻兩四十多歲,都在小學當老師,有兩個孩子,老大快上國中了。有房產和存款,房子是父母幫忙買的,如果把房子賣了大約可以有一百萬美元的資金。他說自己沒有其它專業,英文也不好。孩子在台灣讀書辛苦,出路不多。為了孩子的前程才想移民。

 

在台灣當老師,有一定的社會地位,雖不能大富大貴,但能一生安樂無虞。台灣物價合理,更有全民健保,有房有產,夫妻都有穩定的工作永遠不怕被裁員。他的生活已經是許多人一輩子追求的目標。如今「為了孩子的未來」,他們準備放棄這一切,來美國,也許開安親班、做小生意、去餐館打工,或重回學校讀計算機。

 

從他的自敘裏,似乎家境小康,父母還能幫忙買房,白領階級,願意為了孩子來美國刷碗。姑且叫他們「迷茫的父母」吧。

 

文章在群體裏一石激起千層浪。因為「迷茫的父母」有一些從台灣看美國的假設,引起不少在美國摸滾打爬數十年新舊移民的不吐不快。

 

假設一:夫妻倆當小學老師的經曆可以移植到美國開安親班。

這個假設我覺得隻對了一半,當老師的經驗可以移植,開安親班牽扯到各種市調與市場拓展計劃,和當老師怎麽能一樣呢?在台灣滿街都是安親班,還個個門庭若市,小孩放學直接去安親班是常態,開安親班賺錢看起來挺容易的。在美國,會是一樣的嗎?我直覺:誰去上安親班啊? 「迷茫的父母」直覺:誰都要上安親班呀!也許我也是那個自以為是的人,畢竟美國太大,我看見的隻是麻州這一塊畸角角。

當一個人一輩子隻在一種環境裏,隻看見一種現象,是不是就產生“全世界都一樣”的錯覺?

 

假設二:他說自己沒有別的專業,英語也不好,想做小生意,因為門檻低。

這個假設也許成立,我還是有點疑惑。門檻低隻代表入門容易,進了門能不能維持,應該是另一回事吧?

 

假設三:回學校念個計算機專業,學成後吃穿不愁。

原來計算機在世人眼中,門檻也不高。而且聽說剛畢業的小夥,起薪二十萬,條件好的也許五十萬,可惜那全都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前一陣子有人問我,“當這麽久的碼農,財務自由了沒?”。唉,誅心呐!

 

假設四:隻要到了美國,孩子就能開心學習快樂成長,輕輕鬆鬆上藤校。因此父母的所有“犧牲”都值得。

輕輕鬆鬆上藤校?究竟是誰在台灣造謠?

 

且不追究到底是誰造謠。瞧瞧這父母說的冠冕堂皇,希望孩子能快樂成長,但是仍然能上名校。這孩子學習有壓力,究竟是誰造成的?他的老大都快上中學了,應該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了,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好好和孩子談過,怎麽規劃自己以後的人生,難道隻是父母一廂情願,覺得隻要到了美國一切都隻能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在亞裔社會裏,為孩子“犧牲”的父母挺多的,所謂犧牲確實是一廂情願的為孩子好,然後理所當然的認為孩子應該照著我們安排的康莊大道往前走。

 

我運氣好,初為人母就讀到了紀伯倫(Kahlil Gibran的《孩子》,從此奉為圭臬從不為難自己和孩子。紀伯倫開宗明義就說了:你的孩子不屬於你,你隻是把他們帶到這個世上的一個工具。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

 

父母可以給子女愛,卻不能把自己所想強加給他們。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

 

畢竟他們的未來不是我們能全程參與的。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孩子是弦上的箭,你就是那張拉滿的弓,用你的愛把他們送向更高更遠的未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6)
評論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伊貓' 的評論 : 謝謝來訪。這要擱從前,得出去走走才能長見識。現在指間點點就能展出無窮盡的知識,眼界和住哪兒,關係就不大了。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可能成功的P' 的評論 : 謝謝可可,就這意思!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梧桐之丘' 的評論 : 謝謝您。這扮演爸媽,也是得找好定位,是吧。:)
伊貓 回複 悄悄話 台灣地方太小。走出去都是好的選擇。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1

同意沈香,碼農的文讓人思考。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最後一句很美!真的不必為難自己,為難孩子。家庭第一。家庭好了,孩子自然也好了。
梧桐之丘 回複 悄悄話 “孩子是弦上的箭,你就是那張拉滿的弓,用你的愛把他們送向更高更遠的未來。”說得到位,給力!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hniu' 的評論 : 同意您的看法。父母能留給孩子最大的資產是身教。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格利' 的評論 : 格利好。非常讚同您說的。也許他們有難言之隱,又或者隻是表達得不夠清楚,所以在網上對他們疏漏的計劃,引起廣大的討論。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悉采心' 的評論 : 采心好,你的電台播報好專業!
我所看見的華人父母幾乎都是一心一意撲在孩子的學習上,弄得全家都累。注重孩子的教育是正確的,但是如果方法用錯了,心態也沒擺正,那可是真正的吃力不討好。
祝采心周末愉快。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就是啊,所以才讓人特別擔心,大人自己的選擇,後果自負,孩子無辜,草率不得呀。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林向田' 的評論 : 唉,我是把頭埋沙裏的鴕鳥,總不敢正視這個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那就不是移民是逃難了。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沈香好。沈香在台灣生活,了解他們的情形在台灣已經算不錯了,所以在網上對他們看似草率的決定,引起很多討論。而我最關心的仍然是孩子,他們所列出的理由讓人覺得他們思慮疏漏,與其說為了孩子的前程一搏,更像賭上了孩子的前程。
祝沈香周末愉快
ahniu 回複 悄悄話 parents have a duty to teach children morality.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聽博主所轉述那對父母想移民美國的幾個理由,似乎都不大充分。可能還有其它隱衷沒有透露,比如對在中美戰略競爭夾逢中討生活的台灣前途的擔憂和焦慮。如果是前者,則不必著急現在移民美國,可待孩子大些自己作主;如果原因是後者,則不管有多大困難,父母已經作出了準備克服,現在移民美國都是理智的選擇。
悉采心 回複 悄悄話
輕輕鬆鬆上藤校?究竟是誰在造謠?————碼農問得好。俺周圍有不少朋友,是半道帶孩子移民來美的。我發現若在一般學區安家生活、而孩子本身也比較努力,那麽孩子高中畢業後的升學結果,多半還不錯。但若是擠入好學區,而孩子的學習能力一般般的,反而結果很慘,有的甚至隻能上社區大學,因為好學區的競爭力太強,基本都是一星半點兒的名校名額,一大幫人彼此死磕,而學習不佳的學生自然輪不上:))

願碼農正有個好周末!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英語不好怎麽做生意,讀計算機?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如果把“為孩子好的理由” 改成 “擔心台海戰爭”就更充分、自然了。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讚碼農這篇好文!碼農提出了許多華人父母都很關心的問題,要不要為孩子做出犧牲?做多大的犧牲?碼農分享的Kahlil Gibran的觀點我非常認同,說得很好!碼農針對“迷茫的父母”提出的論點我很讚同,“迷茫的父母”在台灣已經過得很不錯了,如果他們的孩子學習很用功,以後大學畢業了可以去美國留學深造,台灣很多年輕人都是這樣的。謝謝碼農好文分享!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elfie' 的評論 : 謝謝elfie。這樣看來安親班倒也可行,但是他們必須加強自己的語言能力,方便與父母溝通。更必須了解各地的法規,畢竟與孩子安全有關的各種問題,絕不容小覷。
elfie 回複 悄悄話 There are after school care in the U.S too. My school district has it, called Prime time. And there are many childcare facilities offering after school care because school dismissal is at around 3pm, lots of parents are still at work. About 10 to 15%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go to daycare after school. $120+/ person/ month in our city. You got to open a daycare center though, not just provide after school care.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菲兒好。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困難的課題。我不是站在反對者的角度,隻是希望父母在做出這一類決定的時候,不應該隻是盲目的想著,“為了下一代好”,什麽樣的犧牲都可以。而是必須理性的分析利弊,如果孩子夠大,更不能替他們做決定,至少必須聽聽他們的心聲。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陶琴' 的評論 : 謝謝陶琴支持。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Kahlil Gibran的《孩子》,經典,我也是特別的喜歡。有認識的人放棄中國的一切,來美國陪小學的孩子的,不容易。。。
陶琴 回複 悄悄話 博主高見,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支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