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碼農學寫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的父親是流亡學生》: 31. 一張黃黃的信紙

(2023-09-18 06:07:07) 下一個

《我的父親是流亡學生》: 31. 一張黃黃的信紙


 

父親念輝縣附小的時候有一個初中部的校友張九鼎先生,他和我的大姑姑一個村,都住九聖營。張先生的胞兄張九經,黃埔軍校畢業之後從成都到了台灣,八零年代已是將級軍官。當時鄉裏的領導希望九聖營的張先生對台灣的張將軍溫情喊話。設立了管道替張先生傳遞訊息。大姑姑就找了張先生順道替她帶一封信。差不多也等於玻璃瓶裏塞一張紙丟海裏,漂哪算哪。當時海峽兩邊都看得緊,拚命的想互相滲透,卻不讓百姓通話。

 

我爸和步雲伯伯知道自己是屬於被共產黨批鬥的地主階級,想著老家應該都沒人了,他們也許是郭家僅存的兩個孤兒。到了台灣以後,從來沒想到試試跟家裏人聯絡。

 

好像是八零年代中期,我大概是初中或高中的年紀,有一天放學回家,進門就看見嗷嗷痛哭的老爹,手裏一張黃黃的紙,抖啊抖的都被淚水浸透了。我媽坐他身邊也不說話,隻拿手不停地抹眼淚。我不知道發生什麽事,也不敢問。但是他們的悲傷引得我眼淚直流。那是我第一次看見我爸哭,哭的毫無保留。

 

信裏寫的就隻有幾句話:我是住九聖營的某某某,父母兄弟是誰誰誰,河南輝縣金章村人氏,有個弟弟,郭步文。 1948年和堂哥步雲一起離開新鄉,大概去了台灣。

 

幾個人名和地名讓我爸哭了好幾天。哭吧,那個一夕間被迫長大的少年,數十年的委屈,讓媽媽和我陪您一起哭。

 

那一張黃黃的紙,從河南漂到了台灣,不知怎麽就落到河南輝縣在台同鄉會的信箱裏。同鄉會的楊道河先生,最能理解這樣一張粗糙的紙裏,凹凸不平的是思念凝結成的粗礫磨著心,一筆一畫刻的是血肉親情。怎麽也得找到郭步文。這是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的中文實踐版。沒有互聯網的時代,靠著同鄉會的口耳相傳,那張黃黃的紙不知道經過了多少人的手,傳到了父親的手裏。

 

不知道有多少人家是經過楊先生在台灣奔走,接起斷了四十年的線。思親之痛懷鄉之情,隻有漂流在外並且被禁絕與家人聯絡的人才能理解。 1993年,當時的同鄉會會長柏楊(郭衣洞)先生,召集同鄉開了個會,希望能在百泉建立一個「懷鄉亭」。楊先生就是三位全權負責的辦事員之一。他們總共募集了將近三萬美金。 1995年,「懷鄉亭」剪彩,柏楊先生特地寫了一篇「懷鄉亭記」。

 

百泉,我和父母去過,那時候還沒有「懷鄉亭」,我們去拜訪在法院工作的八爺爺。八爺爺後來因緣際會去台灣玩了一趟,我已經出國很多年了,沒見著八爺爺。八爺爺去台灣隻能團進團出,有一晚他們落腳在台中,我爸去接八爺爺到家裏坐坐。八爺爺不無感慨,郭家飄洋過海的子孫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了。

 

現在我才明白,那一張黃黃的紙輾轉到了我爸的手上,在當時的政治環境,應該算是一個奇跡。從1949年開始,台灣一直處於戒嚴狀態,實施軍事管製,白色恐怖不是隻針對台灣人。政府陸續頒布了許多戒嚴法令,最為人熟悉的應該就是黨禁,報禁,海禁。

 

1985、86年左右我爸開始和家裏通信,他有個同事劉老師,是香港僑生來台灣升學就業,我爸的家書大概就是夾帶在劉老師的家書裏,先寄到香港,再由劉老師在香港的朋友轉寄大陸。不知我爸和劉老師是怎樣的交情,劉老師又擔了多大的幹係替我爸當信使。我爸雖然少年時期就成了實質上的孤兒,到台灣之後卻一直有長輩、朋友特別照顧著,也算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1987年年解嚴了,老爹約他的大哥在香港見麵。我媽不懂英文也不會說粵語,當時還沒有信用卡,她包裏放著一畧現金,天天提心吊膽的拽著我爸、大伯伯和小姑姑,搭乘地鐵東奔西跑,去遊樂園,去餐廳,更重要的是去買東西。不能侍親的愧疚,我爸媽恨不能買下一整個商鋪的東西來彌補。盡管,爺爺熬不過批鬥早就不在了,奶奶天天在路口呼喚我爸的小名,還是沒等得及她最疼愛的幺兒回家去。

 

兩年後,我爸離家超過40年,終於踏上了歸鄉路。

 

(圖片來源 Adobe Express by 碼農)

(圖片來源 網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7)
評論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紫檀吧主' 的評論 : 謝謝來訪留言。父執輩幾乎都走了,但願我能誠實記錄他們的典範於萬一。
紫檀吧主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文字樸實簡練,內容讓人看了就流淚。

謝謝你得記錄。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謝謝沈香,中秋快樂。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謝謝亮亮媽來訪留言。祝您中秋快樂,闔家平安。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祝碼農中秋節快樂!闔家團圓幸福!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如此的分離,想想有多少個中秋夜是托月亮寄托相思。希望兩岸不在有隔膜,親人團圓。祝中秋節快樂!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lyq_007' 的評論 : 謝謝007。當年我爺爺奶奶雖然不在了,但是我的伯伯姑姑們都還健在,我爸確實是幸運的。
ylyq_007 回複 悄悄話 看得讓人淚目...

好像記得您前麵有文提到跟爸爸一起去大陸探親過, 就是1989年?

同樣是這一年,我爸兒時放牛的玩伴也從台灣回去探親,可惜家人全部不在了,
僅有一個姐姐剛好在頭一年去世了,親屬裏隻有三個外甥及其後人.

那時台灣的生活條件遠比大陸好,一些有點勢力的人在他麵前套近乎,說以前跟他
如何如何親熱,他隻能茫然的搖頭說記不起來了; 而我爸過去看他,兩個分別了四十多年朋友,馬上互相認出對方,特別的開心...他摸出幾張錢幣給我爸做見麵禮,我爸說什麽也不接...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林向田' 的評論 : 謝謝您。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usan-FF' 的評論 : 謝謝來訪留言。
天災人禍一直在不同的地方上演著。目前為止我們還算幸運,但也怕那一根緊繃的弦,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被扯斷了。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 因為太激動和太悲傷,不久在大陸中風偏癱了”。那種掏心挖肺的疼,我親眼見過。他們真的太苦了。

謝謝沈香的鼓勵和支持。寫到這我覺得把自己掏空了。有點後繼無力了。:(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格利' 的評論 : 謝謝您指正。那時候看見我爸哭,讓我非常不知所措。因為我們家對情感的處理一向非常內斂。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碼農學寫字' 的評論 : 能打動讀者的文章都是好文章。
---------------
碼農學寫字2023-09-18 16:01:01回複 '林向田' 的評論 : 謝謝來訪。我真不是有意寫的這麽慘,隻是把我記得的情形,盡量平實的記下來。
Susan-FF 回複 悄悄話 有時候真怕曆史重演,不能見到自己的親人,唉
真實的曆史呀,唉,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讀著淚目…太感人了。“ 這樣一張粗糙的紙裏,凹凸不平的是思念凝結成的粗礫磨著心,一筆一畫刻的是血肉親情” 這怎麽不能讓你老爸老淚縱橫。

我先生的爸爸和媽媽也是八十年代末期才跟大陸的親人取得了聯係,那時,兩位老人已經退休了,他們第一次回到大陸看望親人的時候,先生的媽媽(我婆婆)因為太激動和太悲傷,不久在大陸中風偏癱了,他們的意願也是想落葉歸根,最後,雙雙在大陸病逝,永遠留在了大陸。

碼農這個係列寫得非常好,很真實的曆史資料和情感表達!為碼農點100個讚!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這不是賣慘,這是一種曆史事實的還原,沒有必要自貶。期待續文。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他們那一代人的委屈,真是把眼淚哭幹了都洗不盡悲傷。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林向田' 的評論 : 謝謝來訪。我真不是有意寫的這麽慘,隻是把我記得的情形,盡量平實的記下來。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可能成功的P' 的評論 : 特別是,我爸出門的時候沒有一點心理準備,他不知道這一去和父母就是永別。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馮墟' 的評論 : 說柏楊著作等身一點也不誇張。但是除了“異域“,其他的我竟然都沒有看過。讀異域的時候,也還不知道鄧克保就是柏楊。以後再慢慢補課。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謝謝覺曉。這一篇改了很多次。不想太賣慘,但是故事的真實性,讓我改動不了太多。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林向田' 的評論 : +1

我也淚目了!真是家書抵萬金。曆史的記錄,珍貴!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進門就看見嗷嗷痛哭的老爹,手裏一張黃黃的紙,抖啊抖的都被淚水浸透了。” - 讀到這裏,我的眼淚都下來了。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家書抵萬金!天災人禍,親情不死。
這一段曆史能被記錄下來,彌足珍貴。
馮墟 回複 悄悄話 骨肉分離的故事,感人至深。八十年代中期,柏楊先生的《醜陋的中國人》風靡大陸。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碼農繼續寫下去。越寫越有大家風範了。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抖啊抖的都被淚水浸透了”碼農我有罪,讀到“抖啊抖”居然笑出聲。我是為你寫的形象而笑,然後才是為此自我批評。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