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碼農學寫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的父親是流亡學生》: 5. 那些地圖上黑白相間的線條

(2022-08-22 05:53:04) 下一個

《我的父親是流亡學生》: 5. 那些地圖上黑白相間的線條

為了求證父親的求學流亡之路,中學地理課本裏的中國各大鐵路,在我眼前不但從平麵變成立體,還伴有黃河鐵橋的空隆聲,車站裏過夜人群的鼾聲,嬰孩的啼哭聲。

還有火車靠站時的人潮湧動,那是拚了命的往前擠,「拚命」不是形容詞,是動詞,他們怕擠不上車,也許命就沒了。

還有火車進隧道時,車頂上,來不及驚呼的,殞落。

父親離開新鄉搭的是運石頭的火車。運石車是敞篷的,父親就坐在石頭上風吹雨淋太陽曬。從山東來的馮媽媽運氣就沒有這麽好了,她和妹妹坐的是運煤車,一下雨就得趕緊把門關起來,那是夏天,悶死了好多人。

當時的平漢鐵路經過抗日,以及正在進行的內戰,許多路段都必須修補。運石車把他們拉到黃河鐵橋邊,石頭就是用來修補鐵路的。卸下所有車廂後,火車頭把學生拉過黃河鐵橋送到鄭州。父親是1948年夏天離開新鄉,還能坐著火車頭空隆空隆的過了黃河鐵橋到鄭州。

那一年秋天,鄭州守軍的旗幟就換了。

父親沒有在鄭州多做停留,繼續延隴海鐵路往東經開封、商丘到徐州。在徐州接上京滬鐵路往南經蚌埠到南京。

等等,父親經徐州過蚌埠去南京?徐蚌會戰(淮海戰役)的徐州和蚌埠?我驚異地看著父親,父親不解,「徐蚌會戰,書上不是讀過了嗎?有什麽好驚訝的?」。 「不是,那些都是曆史啊!怎麽會跟你有關係?跟我有關係呢?」。我以為那些都離我很遠,是大人物的事。而且,曆史一向不是我喜歡的學科,都是過去的事了,追究什麽呢?

原來,曆史不隻是書上的兩行字,記錄著時間,地點,成王敗寇。它有血、有淚,還有我父親。我爸替我開了眼,曆史裏有很多人,有人哭,有人笑,有人生生死死。

原來,平漢鐵路、隴海鐵路、京滬鐵路不隻是在地圖上南北相連,東西橫貫的黑白相間的線條。有那麽多人在這些鐵路上驚惶地不知道該去哪裏好。

還有許多人沿著鐵路跑著跑著,就變成了傷亡統計裏的數字。

曆史碾過去了,他們被忘了。

多事情過去了,是沒法追究了。但是,那些趴在車廂上的人們,是不是都有一個纏著小腳的阿娘,或者一個背著娃的女人,等他們回家?是不是應該有人去告訴那些一直等一直等的女人,他們不回來了,或者,他們過得還不錯,阿娘別哭了。

在徐蚌會戰發生之前,父親離開徐州經蚌埠,到了南京。

1948年的南京,是個什麽樣子?

我的父親是流亡學生: 1. 活下來,真好
我的父親是流亡學生: 2. 他曾經是少爺
我的父親是流亡學生: 3. 兄弟同根,不同命
我的父親是流亡學生: 4. 十五歲的夏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8)
評論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曾在莊裏' 的評論 : 哈哈,聽著挺有理的啊。
曾在莊裏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碼農學寫字' 的評論 :
這個是大家開玩笑了。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曾在莊裏' 的評論 : 原來是這麽來的!
曾在莊裏 回複 悄悄話 共產黨的拿手好戲是破壞交通線。扒路軍,扒路軍,不是浪得虛名的。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覺曉!我試著上網查附近圖書館有沒有中文書。還真讓我找到了王鼎鈞回憶錄。雖然你提到的四本書隻找到這一部,還是很高興。想大笑三聲。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真的,就是這話。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華府采菊人' 的評論 : 是啊,我爸他們一群十來歲的孩子,常有人問他們跑什麽呢?往哪兒跑?我想,我爺爺的話,是我爸的指南針。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pot321' 的評論 : 關於南京,要讓您失望了。我爸記得的時候,我沒興趣。現在他已經記不清了。他記得的,都是會痛的。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戰亂時期,顛簸的痛苦隻有當事人知道,能安然活下來,太不容易了。
華府采菊人 回複 悄悄話 家裏長輩有人“淮海”或徐蚌期間從上海到南京,人像無頭蒼蠅一樣, 有的從南京跑上海, 居然也有人從上海跑南京
spot321 回複 悄悄話 原本想看看您筆下的徐蚌會戰,結果您父親在大戰之前就離開蚌埠了。不過,48年的南京也很有看頭。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回頭看了一遍,每一篇好像都挺短的。我一直是受理工訓練的,沒有想象力。我爸沒說的,我還真寫不出來。(汗顏)

多倫多圖書館有這麽多中文書啊,真好。二、三十年來,我看過的中文書,一隻手就數出來啦。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啊,這裏,沒法放HTML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我用Google Doc 編輯以後才放到文學城來。但是這裏的編輯器有一些既定格式,放了圖片以後就把本來的一些字體給改了。所以還得用HTML再改回來。這是我現在用的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我想1948年的南京,有很多難民,就是從北方過來的,包括山東戰場上逃出來的。讀過王鼎鈞的回憶錄有。
找到兩本看過的台灣書名,多倫多圖書館借過。交流。長篇曆史小說《獅子花》,陳耀昌,關於原住民與淮軍的爭戰,現在台灣還有淮軍的忠祠。
《一個家族?三個時代——吳拜和他的子女》,寫了本省人三代故事,彌補了我對本省人在日治時期的認識。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徐蚌會戰(淮海戰役)”,這八個字就是沉甸甸的曆史細節,國共雙方的不同描述,對同一事件。
這篇文字短短,卻是不堪回憶的過往。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請教,我都覺得要學學這個字體怎麽弄的,很好。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真的很有感觸。龍應台《大江大海》寫到了火車逃難過隧道,就是你寫到的。另外內戰期間,共產黨的軍隊破壞鐵路,在王鼎鈞的回憶錄讀到更詳細。他們一步步破壞更厲害,給修複造成極大困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