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雅濤

小說原創,專注都市青春,愛情家庭婚戀小說
正文

關於李玟自殺,網絡世界中的女性群像和其他

(2023-07-06 16:12:51) 下一個

最近兩天,大明星李玟自殺的消息遍布全網。大家都在痛罵對她不忠的渣男丈夫。

但我想指出的一點是,李玟的悲劇,不應該完全歸結於背叛她的丈夫和她失敗的婚姻。

因為李玟是誰?她是閃耀無比的大明星,第一個在奧斯卡頒獎禮上演唱的亞洲歌星。如果這麽一個事業極為成功的女性,都會因為愛情,因為一個男人,就走到自殺,那我們就太小看女人了。

這種說法也是在暗示愛情對於女性人生的極端重要性。暗示愛情是女性幸福人生的唯一來源。是不管多麽聰明能幹成功有錢的女性的人生唯一追求。

這本來就是男權社會對女性的洗腦和打壓。

李玟的自殺是身體有病做手術,是求子不得,是失敗的婚姻,更重要的還是她得了抑鬱症。而嚴重的抑鬱症常常是生理性的。

李玟是我們所有女性敬佩的大女主,不是傻白甜的戀愛腦。我們不要矮化她。

由這個新聞,我聯想到我最近對網絡,社交媒體,還有女性主義的很多思考。

我最近幾個月都在上今日頭條和小紅書。這是中國很流行的網絡社交平台。很容易的注冊後,就可以發文字,圖片,短視頻。今日頭條的短視頻是大名鼎鼎的抖音。在國外,就是年輕人非常喜歡的tiktok.

這兩個平台,我更喜歡小紅書。現在我想去什麽地方玩,找什麽新餐廳,想買什麽東西,我都會在小紅書上先搜一下。會出來很多有用的第一手信息。

今日頭條和小紅書都是算法推送製。他們的算法非常厲害。我喜歡看什麽,就給我推送什麽。

但有批評說:這樣會限製一個人的思維。我同意。因為現在給我推送的就是情感博主,時裝珠寶包包,美妝節食減肥,好書推薦,寫作技巧,可愛的小嬰兒,小貓……

我有讀到過,一個人剛開始約會的時候,可以翻翻這人的今日頭條和小紅書,看看給他/她推薦的是什麽。

比如,一個男人,如果他的抖音推薦都是袒胸露背的擦邊女,那你就知道他的興趣所在了。

我想如果我現在去麵試,麵試方要看我的小紅書,大概率我是不會被錄取的,因為我的小紅書首頁會是這樣的:

“走出H外情,發信息引發的情緒依賴” (注:國內可能審核嚴格,很多時候都需要用縮寫來代替原字,以防被封。這裏的H代表“婚外情”。還有W代表“萬”,300W就是300萬,“米”代表“錢”)

“離異獨自帶娃7年,如果可以重來“

”格拉芙多花全鑽項鏈“

”讓男人瘋狂迷戀的情緒價值是什麽“

“告訴大家一個吃不胖的秘訣“

”心情不好的時候,讀一本純愛小說“

”有種女人年紀再大,也有桃花運!“

”寶寶打疫苗表情變化太豐富了吧!“

……

我是一個很愛讀書和思考的人,自認為很有深度。我還會寫小說呢。但不知道為什麽,在生活中,我會給人一種“膚淺”的印象。可能因為我喜歡時尚,也有點懶。現在我看看自己的小紅書推送,覺得不太認識我的人會覺得我“膚淺”,可能也是沒冤枉我。

我覺得刷小紅書是很好玩的事。好似我的麵前是一堵擺滿了小電視屏幕的高牆,每個屏幕就是一個人的生活。我想看哪個,就看點開看哪個。

人生百態,保羅萬象。

我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我也受過很好的教育。在美國的朋友也是學霸居多。我的圈子很單純。我讀書的時候,為了寫畢業論文,做過田野調查,采訪了幾十個人。那次讓我看到世界之大,每個人的人生故事有多麽不同。是很開眼界的經曆。

到今天,我覺得田野調查變得很容易。因為在小紅書,今日頭條上,千千萬的人把他們的喜怒哀樂和困惑都放到了這裏。

你可以看到無數的人生故事。

小紅書上的博主主要是女性。不知道為什麽。也許是女性更愛分享,或者是女性更感性,或者是女性受的苦更多?

推送給我的女性博主,除了美妝這些,主要有以下幾類。

第一是獨居博主。說實話,我都不知道為啥老推送給我這樣的視頻。

我是一個很愛熱鬧的人。我享受所有世俗的快樂。我是一個享受不了孤獨的人。我也相信人是社會性動物。所以對這樣的視頻我都不太以為然。

這些30,40歲的大齡獨居女博主。她們每天發視頻,拍自己麻利地買菜做飯,家裏都收拾得很整潔。兩三分鍾的小視頻,會有她們自己的配音。最愛重複的幾句話就是:“我享受孤獨。我不婚不育。我很滿足。”

我理解不了她們的快樂。我隻是常覺得她們做的飯看著挺好吃的。

第二類是炫富博主。一個個尖臉,大眼,長發,細腰,美顏到長得都一樣的女性,住著大豪宅,開著豪車,每天下午茶,參加高定時裝展,一會兒飛巴黎,一會兒飛意大利。她們的那些亮閃閃的華服,或者像雞蛋一樣大的珠寶,看著都覺得不像是真的。

她們還會把商品的價格標出來,我常會暫停小視頻,仔細數到底有幾個零。然後我的結論是:哪有那麽多有錢人,肯定是編的。

第三類是很多離婚的女性。這些女性發的視頻,寫的文章,都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國女性生存的困境。這些離婚的女性常常說要創業。然後我發現她們的創業其實就是開個小紅書賬號,開個抖音賬號。有多少粉絲以後,就可以帶貨有收入了。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非常不能理解為什麽中國人結婚,女性要收彩禮。我認為收彩禮就是在賣女兒。男方付了錢,那不是就會把妻子當私人財產,想打想罵,想壓榨,想怎麽樣就怎麽樣?

後來我發現不是這樣的。

在中國離婚,女性的損失是巨大的。首先是時間成本和選擇伴侶的機會成本損失。有一個數據是,離婚5年以後,80%的男性都再婚了,隻有20%的女性會再婚。

中國社會,女性的價值很大的方麵還是體現在生育價值和性價值上。直接表現就是“年輕美貌”是女性最大的吸引力。

這就意味著離婚的女性,再次找到良人組建幸福家庭的可能性是很小的。還有最重要的是,中國離婚的時候,處於弱勢的女性常常得不到法律的保護。

丈夫可以相對容易地隱瞞夫妻共同財產。妻子分擔比較多的家務勞動,在離婚的時候沒有補償,或者補償很少。孩子的撫養費判得很少,沒有切實可行的方法來保障離婚後爸爸不能拖欠撫養費,等等。

所以,彩禮我理解為其實就是一個對已婚婦女權益的保障。西方的保障來自於離婚時候的撫養費,國內來自於彩禮。

搞明白這一點以後,我對中國結婚女方收彩禮就很理解讚同了。

還有很有趣的一點是,小紅書上常有女孩曬備婚的三金。就是金戒指,金耳環,金項鏈之類的。很多女孩會曬Harry Winston, 卡地亞,蒂芙尼的鑽戒,香奈兒包之類的“非主流”三金。

她們會宣稱:“我今天也是HW女孩了!”

我仔細翻了一下她們的主頁,我的結論是,這些女孩子基本上家境都很好。就算未婚夫或者婆家沒有給她們買二,三十萬人民幣的名牌大鑽戒,她們自己也是買得起的。

我從來沒有看到一個家境貧寒的,沒房,沒城市戶口,沒有穩定工作的女孩子,會有一個富裕的男孩愛上她,給她買大鑽戒,讓她變成“HW 女孩”。

中國的貧富差距是巨大的。小紅書很明顯地展示了這一點。推送給我的可以這條是“淨身出戶的單親媽媽,月入三千,在三線城市是如何生活的。”

下一條是“澳門備婚,買到了勞力士表,謝謝親愛的老公。”

可能是因為巨大的貧富差距和艱難的生活,在中國的擇偶,經濟條件是當之無愧排第一位的。

過去的5年,“體製內”,“公務員”,成了香餑餑。外企已然是昨日黃花。

和美國不同,高收入的大廠程序員在國內也是35歲就會被嫌老的很不穩定的工作。遠沒有金融投資之類的聽著光鮮。

女孩子找對象,男孩子要付出,而且是金錢上的付出,這是第一要求。如果一個男孩,隻是溫柔,善良,好好工作(但錢不多),那是遠遠不夠的。

我有一段時間,關注了一個搞笑博主。他主打的就是拍各種“摳搜男“。拍了很多男孩子在約會的時候小氣的視頻。確實很好笑。不過我有時也想,兩個年輕人第一次見麵,男孩本來就工資很低,還要不斷請客,可能也是有點勉為其難。

不過再想想,女孩子要求其實也不高,也就是一兩百塊人民幣的事。

總的來說,我感覺國內普通人還是錢太少。

小紅書上展現的中國年輕人在婚戀上的各種要求,真是完全揭示了我們中國人那種務實的人生態度。明明白白,不需要一絲的掩飾。

我常常想,難道都完全不需要用“愛情”來掩飾一點點嗎?

國內年輕人如果談結婚,女孩會要求男孩要給彩禮,要有房子。如果談戀愛,男孩需要買禮物,要金錢上付出。男孩子也會要求女孩的父母有退休金,女孩有穩定工作。還有奇葩到明確提出,最好女孩沒有弟弟!因為擔心女孩會是“伏地魔”。

我有追一個博主。她是一個23歲的身材高挑,挺漂亮的女孩。生活在一個三線城市。小紅書上大多數博主都不會說明自己住在哪裏。

她的視頻是失戀療傷。她有一個感覺是條件比她好一點的男友,因為她沒有好的原生家庭,沒有有編製的工作,男孩的母親反對,所以男孩猶豫了一段時間和她分手了。

她每天發一段兩三分鍾的小視頻。例如“分手第十天“,”分手第十一天“,之類的。

雖然很多朋友會提醒我,這些故事可能是編的騙流量的。

但是她們的故事都好真實啊。而且幾千粉絲,也沒啥收益。我還是覺得很多人就是當個網上樹洞,發泄一下人生的痛苦和困惑。

我很佩服這個年輕女孩的一點是。她失戀痛苦了一陣子以後,並沒有趁著自己年輕漂亮,馬上就接受或者利用另外一個自己並不喜歡的男人的愛意,走入下一段親密關係,而是專注於自己的成長和提升。

她在一所大學附近開了一家小的烤串店。每天早上5點起床去市場買菜,在小吃店忙一整天。她雇了三個兼職的小工,自己從早忙到晚。很辛苦。

而且男友和她分手後,她一次都沒有去聯係過那個男孩。自己再痛苦,也絕不回頭去低聲下氣地哀求。半年後,她的烤串店生意不錯,自己也完全走出了失戀的陰影。

我覺得這個女孩子挺了不起的。

小紅書上有太多的年輕女孩,在親密關係中都非常的卑微。天天等男孩子“早安晚安“的打招呼。男孩子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就是忽冷忽熱,愛搭不理。於是女孩又哭又鬧。

我看著都在想,這樣叫什麽“談戀愛“啊?人家都不愛理你,還談啥啊?

除了讓我們看到不同的人生故事,我認為網絡也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雖然有很多人都批評網絡,批評社交媒體,我也認為社交媒體social media1確實需要更多的規範,但還是極高效地傳播了知識和新的觀念。

以前,大家靠讀書來學習。但是有多少人會認真讀書呢?

社交媒體就不一樣了。幾乎人人都上網。很多全新的觀念就這樣傳播到了社會的各個階層。

我的感覺是,接觸到中國社交媒體上各種信息的中國女性,極大的進步了。

中國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國家。我們的文化很大一部分是基於對女性的壓迫和束縛之上的。女性的犧牲和忍讓,整個社會對女性的霸淩,是我們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男女的不平等是全世界最深刻的不平等。西方社會一樣的,隻是好一點。

現在中國離婚率很高,尤其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我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

女性的覺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認為網絡是起了積極作用的。

比如,我有關注一個博主“羅律師”。她是一個在廣州的女律師。40多歲,單身。她的很多文章和視頻都是談女性的獨立意識的。

她有一個視頻提到女性常常很不注重自己財富的積累。在離婚的時候也常常因為情緒波動,或者怕麻煩而選擇淨身出戶。她說“淨身出戶”是最愚蠢的。

她還說女性為了兼顧家庭,常常選擇低收入的,服務性的職業。這也是很愚蠢的。因為越是競爭激烈的職業越是收入高。

她鼓勵女性,不要怕,在職場要去爭要去搶,

我很喜歡她的很多文章和視頻。可惜她沒有結婚。我希望多一點事業家庭都成功的女性出現。

因為如果女性隻能在家庭幸福和事業成功之間作出選擇,這本身就是男女不平等的一個最重要的標誌。

男人從來都是雙豐收啊。

我在今日頭條,還關注了一個西安的四十多歲的女博主。她離過一次婚。現在在跟一個有兩個女兒的退伍兵人同居。

她的頭條置頂的文章是:心理需求和生理需要哪個更重要。是認真嚴肅地談論女性對性的需求。她寫了她在不幸福的無性婚姻中的煩惱和掙紮,離婚後和感情很好的男友的和諧美好的親密關係。

非常真誠和坦率。我很讚歎她的勇敢。

她寫了她離婚並不是因為家暴出軌之類的事,而是就是覺得和前夫在一起合不來,不快樂。她明確地表示她離婚後就是要追求愛情。她非常反感“搭夥過日子”這種說法。

她離婚時把唯一的兒子的撫養權交給了前夫。她會常常探望兒子。和前夫也處成了朋友。她積極地在約會平台上找男友。

我讚同她的很多觀點。我雖然從來沒有見過她,但我覺得我和她的三觀一致。我也非常反感“搭夥過日子”這種婚姻形式。

隻可惜,這個有著現代思想意識的中國中年女性的追愛之旅並不順利。

她個子矮,長得挺好看,普通大學畢業。工作是給人做指甲,紋眉毛的美容師。

她的同居男友開始對她挺好。但是她們同居以後,根據她的帖子,我覺得她的男友在把她當作一個保姆。她非常討厭粉絲這樣說她。有人在評論裏提到這一點,她就會著急地辯解。

她的男友有兩個上小學初中的女兒。像很多女人一樣,她有了愛情,就放棄了工作,她住在男友家照顧這兩個孩子。男友負擔所有生活花銷,再每月給她一千人民幣當零花錢。

還有她家賣廢品的五六十塊錢也都給她。

她挺高興的。她說什麽“不嫌蚊子腿細,都是肉。”

我開始被她的高興搞糊塗了。覺得這男的對她也挺好。後來我才回過神兒來。

現在北京上海請個全職保姆一個月多少錢?包吃包住那種?一個月得7,8千。西安物價低,也得幾千吧。

她在家做家務看孩子,一個月一千?她還挺高興?

後來她懷孕了,男方讓她打掉。倆人吵架,孩子胚胎不健康,流產了。倆人開始了各種冷戰。這女的各種作,其實就是求愛,男的各種不理不睬冷暴力。

後來又懷孕了。孩子又掉了。然後就分手了。

女的現在變成了創業搞事業。

她離婚的時候36歲,覺得自己漂亮,很想再找一個愛她的男人結婚生子,現在已經43了。還是單身在創業。

看了她的頭條,我唏噓女性的再婚之旅大部分還是很坎坷的。

小紅書上,離婚的女性特別多。很多是男人外遇。還有就是婆媳關係緊張。還有就是窮。我原來以為漂亮的女人是不會失戀的,在小紅書上,這些被男人各種虐的女性個個都很美。當然也許是美顏相機的強大。

我發現國內男人有外遇真是很普遍。讀了很多女性在經曆丈夫外遇的那種絕望和痛苦,我開始真正認識到配偶外遇對於一個妻子毀滅性的打擊。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原諒背叛的丈夫不是一次原諒,而是後來很多年,每次想起他的背叛的時候都要原諒。”

有時候我讀那些妻子寫的文章,我甚至覺得丈夫有了情人給妻子帶來的痛苦,比丈夫過世的痛苦都還要深。

很多妻子是好妻子,丈夫是好丈夫,但是有一天,偶然發現了丈夫手機裏的秘密,於是一切都不一樣了。有的妻子會在兩周內爆瘦十斤。很多第三者會用各種辦法來挑釁和爭取上位。

我一直認為,丈夫有外遇,當然要離婚啊。但是我現在越來越理解這些妻子的為難之處。生活不容易,養孩子不容易,離婚後,大概率會找不到好男人共度餘生。

單親媽媽很難的。

看著丈夫去和小三結合生子嗎?

所以很多女性糾結痛苦。她們真的是很糾結。

我就奇怪,怎麽這麽多男人有外遇?我想可能在女性地位越低的地方,男人有外遇的比例越高吧。而且中國的傳統文化,男人三妻四妾是正常的。剛過世沒幾年的澳門賭王有4個老婆,還常常上電視呢。

還有中國那些大火的宮鬥劇。例如《甄嬛傳》。那些皇帝把一些妙齡女子抓進宮裏關起來,讓她們你死我活地爭著被一個老男人愛。這些美麗聰穎的女性讓我想起我小時候養的春蠶盒子。我們把一些小蟲子放在一個紙盒子裏,再放一些桑葉給它們吃。

這些美麗的女人就像那些小蟲子。

在國內,小紅書被稱為女性之友。因為小紅書的受眾主要是女性。很多遭遇很大的家庭變故的女人都說,她們把小紅書當作樹洞,然後在這裏她們感受到了最大的善意,收到了很多的鼓勵和安慰。

這些備受摧殘的幹枯的心靈,受到了滋養。於是她們蛻變,成長,變得獨立和堅強。

每次我追尋這些離婚的女博主,看著她們一步步從夜不成寐,痛不欲生,脆弱恐懼,變為能獨當一麵。她們的生活從一團亂麻變得安穩和快樂。

她們在被拋棄的這個痛苦過程中找到了自信,又通過這自信找到了心靈的平靜。

這整個過程,常常讓我很感動。她們發的小視頻,文字和下麵的留言,都讓我很感動。

在小紅書,我看到了真正的女人幫助女人,girls help girls.

還有一類博主是在一線大城市打拚的小夫妻。在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國內普通年輕人生活的不易。有一對東北小情侶,都是北京的211大學碩士畢業。大學畢業後,倆人留在北京工作,女孩是在央企,男孩是在民企。

一個月倆人收入是3萬人民幣。聽著還不錯啊。但是他們的生活很苦。住得好遠。一個月幾千塊租的簡陋的小房子。女孩想結婚,但是又很糾結。因為自己的父親都願意拿出畢生積蓄的50萬人民幣支援小兩口在北京買房,男友的父母卻說沒有錢。女孩很生氣,但倆人感情好,又是校園戀情,在一起幾年了,也舍不得分手。

男孩個子高高的,很努力工作,但是也沒有辦法負擔在北京買房。小情侶很節省,都是在家自己做飯吃,精打細算,每個月存下一些錢。

後來他們還是結婚了。女孩的臉上洋溢著幸福。

但是我想起昨天推送給我的30幾歲的女性博主。她不顧家裏反對,為了愛情,和沒有錢沒有房的男人結婚。婚後十年,有了孩子。生活好了,男人有了情人。她現在在鬧離婚。

我為這個年輕的女孩擔心。十年後,你的丈夫買得起房了,但他會對你忠誠嗎?還是他會把你推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我心裏會說:小姑娘,要不你還是要點彩禮吧。

國內的婚戀真的是很現實。我以前覺得好俗啊。現在我明白了。其實還是窮。當最基本的穩定的收入,一個小房子,醫療,孩子的教育這些都沒有保障,那不現實怎麽行呢?

然後我又會想起才翻看過的備婚的一線城市本地女孩剛買了20萬元的蒂芙尼婚戒。1.3克拉,VVS2,D 顏色。戴在她像青蔥一樣修長白皙的手指上,閃閃發亮。她的指甲塗成淡粉色的。好美。

十指不沾陽春水就是這樣的手指吧。

人間百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和生活。

我是一個很喜歡讀書的人。最近我讀了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和蕭紅的《呼蘭河傳》。都好喜歡。

先說《城南舊事》。

這篇不長的小說,“時時處處都充滿了溫馨的惆悵,惆悵的溫馨,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刻意”。作者那支靈動的筆寫下了人生的多少悲戚。整本書有4部短篇小說,又互相關聯。每一個故事都很溫馨卻又催人淚下。寫得太好了。

這部書是對“以小見大”的最佳詮釋。女主人公是一個7歲的小女孩“英子”。這個小孩眼中的小世界後麵是一個悲慘的大世界。故事的每一個結尾,英子喜歡的那個人都遠離了她。每一個悲劇的發生都是那麽不可避免。

文筆是這麽的生動,卻恰到好處。沒有一絲誇張和濫用。故事情節既簡單又非常巧妙。林海音可能寫得不夠多,所以名氣不夠大。在我看來,她真是寫得非常好的一流作家。我覺得非常驚豔。

讀這本書是一件很享受的事。處處都是美,溫馨是美,悲傷也是美。沒有太壞的壞人。但是讀完會很惆悵,久久不能忘懷。

但是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小說中女性的悲慘命運。

整部書有四個故事。三個故事都是寫女性。並不是隻寫了貧窮女性的悲劇,而是寫了富裕女性(母親),城市平民家庭(秀貞),下層女性(保姆宋媽),三個出身,經曆,受教育程度,財務狀況很不一樣的女性的悲劇人生。

最有名的是《惠安館》,裏麵有那個著名的少女瘋子“秀貞”。

我印象最深的是《蘭姨娘》。因為這篇是寫富家太太的困境。貧困是會造成很多的苦難的。所以貧困的女性的難,會一半是因為窮,一半是因為她是女性。

而一個不缺錢的富太太的痛苦生活,會讓我覺得這種苦更加是因為男女的不平等造成的。

《蘭》寫的是一個富家的姨太太逃出來,住到了小女孩的家裏。

裏麵有一個場景,我印象很深刻。

是寫小女孩英子看到自己的父親和那個妓女出身的寄居在她家的女人抽鴉片調情,7歲的小女孩本能地不高興,於是跑去找自己的母親。而自己的挺個大肚子懷孕的母親正在汗流浹背地做飯。母親生了6個孩子!

讀到這裏,我的結論是,女人還是不能生太多孩子。尤其如果育兒的責任都落在女性的身上,那生很多孩子就是枷鎖。

由此小女孩還想起,媽媽告訴過她,以前爸爸會一夜一夜地喝“花酒”(我理解就是嫖妓),而媽媽會在家裏等一夜。

在中國傳統的家庭中,妻子和丈夫的地位差距有多大。男人和女人從婚姻中的得失有多麽不同。這種區別延續到了今天。讀來非常震憾。

故事中小女孩的爸爸,喝花酒,和女性朋友曖昧,但是努力工作,賺錢養這一大家子。所以似乎沒有人在意他的不忠。

《城南舊事》寫的是1920-1930年代的北平的生活。但想想現在的中國。男人如果好好工作,把錢拿回家給老婆孩子,那他在外麵花天酒地,多少女人也就忍了。

我們住在北京那幾年,周圍的多少所謂中國有錢人家庭,都是這樣的狀態。

100年過去了,社會進步了。但我看到的女性的生活狀態,為什麽還是這麽相似呢?

《驢打滾兒》是寫的家裏的保姆宋媽的故事。宋媽來自於貧窮的鄉村。貧窮女性經受的苦難,那更是不可想象的。

宋媽的丈夫,不僅長得“真難看“,又懶,還家暴。宋媽在城裏做保姆賺錢。她的丈夫好吃懶做,把還是嬰兒的女兒送了人,也不好好照顧兒子,結果兒子掉河裏淹死了。

宋媽遭到這樣的打擊,很痛苦。但故事的最後,在家裏的富太太勸說下,宋媽還是坐著驢,被這又笨又蠢又醜又壞的渣老公領回鄉下,去和他再生兩個孩子。

讀到這裏,我真是百感交集,不知道該說什麽。最重要的是,宋媽的這種選擇,居然讓我覺得這是她唯一的選擇!

100年以後的貧困女性的處境又是怎樣的呢?

看看小紅書裏那無窮無盡的被離婚,被背叛,被欺淩的當代女性們。

我去年寫了一部短篇小說《保姆小陽》。讀讀她的故事吧。她和100年前的“宋媽“又有多少差別!

這些不同階層的女性的悲慘命運,即使到現在,她們的悲劇都還在不斷上演。

蕭紅的《呼蘭河傳》,被評為是過去100年最好的華語小說第九名。寫得好棒。

蕭紅說過,她的文學獻給了“永遠被人間遺棄的人們“,其實也就是窮人和女人這類人。

她還說:“文學就是跟人類的愚昧作鬥爭。“她的這句話真是讓我拍案叫絕

蕭紅是完完全全被低估的作家。她是遠比張愛玲,瓊瑤,三毛更偉大的作家。近代的中國作家,沒有幾個可以和這位隻寫了10年,隻活了30歲的,常常生活在貧困(有時候是極端貧困)的生活中的女作家相提並論。

她那無與倫比的才華和格局,卻有著那麽悲慘的命運。我有時候都覺得是天注定。

世界上偉大的作家常常命運多舛。

可能他們需要經曆和體會最深的苦痛,才能寫出最打動人心的作品。

讀《呼蘭河傳》的時候,我的腦海裏常常浮現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裏麵的認為都是些窮人和女人。作家本人也是窮人和受苦的人。

蕭紅的作品立足於人道主義和女性主義。我最喜歡這兩點。什麽階級,國家,民族主義,我都沒啥興趣。在我看來,人性和人道才是最寶貴的。

最近30年,張愛玲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插一句,蕭紅和張愛玲的區別是蕭紅對於弱者和窮人的那種溫柔和同情。張愛玲的作品的底色是“蒼涼和冷漠”。這可能是我不太喜歡她的原因。但是張的文字功底,確實太棒了。這兩個女作家的共同處是文字都很靈動。這是很難做到的。都才華橫溢,很了不起。

《呼蘭河傳》中的女性人物,童養媳小團圓和把她迫害致死的婆婆,讓我認識到一個很殘忍的現實:

那就是,現實生活中,迫害女性最厲害的,常常是女性。厭女的常常是女性。認為女性不配有愛,關懷,和尊重的,常常是女性。

對女性很挑剔的,也常常是女性。

所以,小紅書裏的那些女性留下的善意的評論,會讓我覺得很感動。

弱者常常是會欺負弱者來取悅強者的。

前段時間,我和朋友聊天。她說,國內大城市的女性的地位很高。我是這樣回答她的:

我們說男女不平等,不是說個體。我們是在說女性從出生起,社會給我們的機會就是不均等的。

很多貧窮的農村女孩,會把寶貴的受教育機會讓給兄弟。女性在婚戀,在工作上的選擇權都是比男性少很多。即使女孩受了高等教育,進入職場,但能在職場堅持下來,能不斷晉升,發展事業,積累財富。所有這些能讓女性獲得人生的主動權,獲得權力的機會都比男性少很多。

很多家庭幸福的女性,家裏的權力(power)也是在男人那裏,但是男人可能比較尊重女性,或者深愛妻子,自願把一部分權力讓給了妻子。

而這一切,都是基於男人有良心。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整個社會給女性的“弱者思維“的灌輸,例如要有犧牲精神,不要太要強,要溫柔,選個好男人組建家庭是最重要的,等等,無處不在,無孔不入。

波伏娃在她著名的《第二性》中的那幾句話實在是太對了:男人的極大幸運在於,他,不論在成年還是在小時候,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又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是被邀請奮發向上,而是聽說隻要滑下去,就可以到達極樂的天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但是波伏娃的這幾句在小紅書中不斷被傳播的話是適用於中產以上的女人的。底層的女性沒有“舒服地滑下去”的選項。她們做最辛苦的低收入工作,忍受醜陋冷酷殘暴的男人,拚命工作,卻還是不能翻身。

“宋媽”是這樣,“保姆小陽”也是這樣。當今社會的中外很多女性也都是這樣。

女性主義是我非常感興趣,常常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讀書,瀏覽社交媒體,都給了我很多啟發。這篇文章,記錄我最近的一些關於這個問題的一些想法。

這篇文章我主要寫我對於中國女性的弱勢地位的一些觀察和思考。關於我居住生活的美國,我認為對女性權益的保障相比要好很多。

但是本質上,美國女性和中國女性的弱勢地位,是一樣的,隻是程度上的差別。

這裏推薦兩本英文書:一本是Maids.一本是Nomad Land. 不想讀書可以看根據這兩本書改變的電視劇電影。Nomad Land就是趙婷拍的那部著名電影《無依之地》的原著。

我還是更推薦讀書。讀這兩本書,你會認識到美國女性的困境和中國女性很類似。

最後以我非常崇拜的兩位女作家的話來結尾。

“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為我是一個女人。“---蕭紅。

“一個人不是生下來就是女人,她是變成女人的。“---波伏娃。

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和很多前輩相比,我們很幸運生活在這個時代,但是深刻的不公仍然存在,道路還很漫長。

願未來,我們女性會和男性一樣,生下來是人,一生也不會被變為女人。

-------------

作者有話說,最近幾個月在寫兩部中篇小說。都寫了一半。有一部寫得比較順利,想盡快寫完可以發出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伍雅濤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水沫。要向你學習,更勤奮一些。你是文學城寫作者的榜樣。
水沫 回複 悄悄話 小紅書的窺私算法特厲害。跟雅濤一樣喜歡讀書、喜歡寫作,喜歡雅濤的文字~~~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