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穀回音

默守邊疆,思想邊境線另一邊的事
正文

台灣行2024年6月23日

(2024-06-23 05:52:44) 下一個

很多年前,因為工作的原因,很長一段時間住在台北。所以對台北還算熟,父親要的有高性能顯卡的電腦的配件是在光華商場買的,周末常常從師大沿梳洪道騎車去紅樹林或淡水河口的沙侖,城市徒步用腳來丈量一個城市也是那時候開始的一個愛好。台灣有自己的朋友,同事,甚至前女友。對台灣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一種怕太投入又願意常來的。作為一個外來的人,“台漂”大概是對自己最好的描述。

除了以前在台灣有自己的住處,來台北最喜歡的還是仁愛複興十字路口的福華,沒有上海和平飯店的那種拒人以千裏之外的冰冷,也沒有上海靜安希爾頓的熱鬧,福華有一種“恰恰好”的中和庸。福華給予的方便,不是(像Grand Hyatt)什麽都在酒店裏,又都是在走得到的酒店外。沿著複興向北,一個街口就到了SOGO,有點老式的第一百貨樣子。沿複興向南一個街口再向西沿信義一個街口,就到了台北的中央公園 - 大安深林公園。

這次來台北,因為時差的原因,早上5點醒來,一路走到鬆煙誠品,是我知道的唯一的一家24小時營業的書店,一種有時差的人的奢侈,一個(那個時間點)無處可去的人的避風塘,一個在旅行中的人的樂園。收銀員熱情的幫我一本我自己都已經忘了書名的書,一點沒有一種值夜班的睡眼惺忪和懶散。

早上6:00的誠品書店:這是諸多誠品書店中唯一的一家24小時營業的書店,在台北的鬆山煙廠原址,所以稱為鬆煙誠品。



晨霧朦朧中的101大樓。看多了美國的single house或中國大陸的大片大片一個模子裏“壓出來的”建築。這種舊的樓和弄堂織成了功能性好的街區。



弄堂裏的“三甲醫院”,中山醫院



仁愛國中(初中)的“秋瑾樓”和校門前的2022年的考高中成績。(注:建中和女一中分別是台灣最好的男高中和女高中)。記得西湖邊有秋瑾墓,但我想大陸小朋友知道秋瑾的已經是很少的了,但仁愛國中(一個雙語學校),每天還有幾百個初中生在秋瑾樓中學習。看了他們的成績,發現最近兩年應該做的不如2022年。感歎小朋友不管是生在台灣還是生在大陸,學校和家長們對待升學的觀念是一樣的,“真是天下烏鴉一般黑”。



早餐:一家三口的永和大王(夫妻兩人加公公)。看到大餅油條就走不動的我,看到牆上的每一樣都想試一下,但老板娘卻告訴我,一個人吃太多,硬把我最愛吃的略下了。他們一看就知道我不是台北人 - 他們的鄰居都是一邊走進店裏,一邊和店主講要什麽,大大咧咧的坐下後,吃完往外走的時候才付錢。而我是站在那裏點,點好等他們收錢才敢坐下。人與人的關係真的不一樣(有點想多了)。



在仁愛路4段的隔離帶路上,遇到一個在收集掉在地上的枯枝的老伯,看到他認真的擺整齊和捆好的動作,真的被他感動到。台北的街道算是很幹淨的,原來不隻是有保潔的人,也有這樣的老人,把沒事當有事,又把有事當成無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becnned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帕格尼尼' 的評論 : 謝謝鼓勵!
becnned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pices8' 的評論 : 謝謝指正。我就不改過來了,這樣你的評論才有意義。
spices8 回複 悄悄話 "建中和女一中分別是台灣最好的男高中和女高中" 在台灣沒人稱女一中,而是稱“北一女”。我也在台北中壢工作過幾年。
帕格尼尼 回複 悄悄話 多寫一點,很親切。同意對“福華”的評論,住過兩次。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