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C各處參觀讚歎的同時,也引發了咱的好奇心,這些都是誰設計的呢?DC整體設計師,原來就是那位被葬於Arlington山坡頂上,可以俯瞰整個DC的Pierre Charles L’Enfant的法裔美國藝術家、教授和建築工程師。
年輕的皮埃爾先是從法國來美國參加了獨立戰爭,然後從默默無聞到受到喬治•華盛頓的重用。曾在盧浮宮內完成了法國皇家藝術學院學習的設計師為年輕的剛剛開始的共和國設計新首都,用他最喜歡的巴洛克風格!
想像一下1790年前後,235年前,在一片森林、河流、農場之間設計出這一片氣派壯觀的National Mall,皮埃爾提出的這樣一個 “A Bold, Egalitarian Design” 大膽又平等的計劃, ”The entire city was built around the idea that every citizen was equally important!” 美國首都的中心廣場從設計之初的理念就是它將對全世界所有的來訪之客開放!
想像一下在二百多年前,1792年,為了建設理想的新總統府White House,為此在年輕的共和國內曾經舉行了一個建築設計比賽!最後的設計方案是通過比賽,由華盛頓總統親自定奪選拔出來的。我們今天看到的建築瑰寶都是二百多年前公平競爭的結果,哇!
來自愛爾蘭的移民,建築師James Hoban打敗了另外四個對手,其中包括Thomas Jefferson,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和不久的未來的總統!最後Hoban設計並參與建設了白宮。
同時期的另一場設計比賽是為了Capitol Building,有意思的是首批的17個設計方案全部被否決。比賽結束三個月後又來了一份申請,是來自英屬維京群島的移民,做過醫生、發明家、畫家的建築師 William Thornton的設計。華盛頓總統盛讚“Grandeur, simplicity and convenience” 。最後這份設計得到三個評選委員的認可, ”Simple, noble, beautiful, excellently distributed” 簡潔、高貴、美麗、分布均勻。
Capitol Building的設計背後還有一段挺有意思的曆史。最開始大家都期待著DC總設計師L’Enfant給出設計方案。可惜這老兄持才傲物,不肯俯身畫藍圖,稱圖早已懸於腦海,哈哈! 而且他還拒絕承認他要受治於華盛頓總統指派的三個委員之下,於是就被“解聘”啦!這些事情發生之後,委員會這才開始組織了設計比賽。
事實上,這種競賽選拔設計一直沿用到DC的眾多的紀念碑建造之中,設計師們把無形的曆史細節用有型的雕塑形式塑造出來。這裏的每一個細節都是後代人對先驅們的致敬和紀念!
Lincoln Memorial 林肯紀念堂,與Washington Memorial 遙遙相望,是選用美國著名建築設計師Henry Bacon的設計。因為這一傑出的設計,二戰期間美國海軍的一艘自由輪Navy Liberty Ship以他命名。這艘自由輪在二戰時期還有自己傳奇的故事,不知道什麽時候應該可以看到相關的影視作品。
這兩個地方夜景更勝一籌
World War II Memorial 二戰紀念碑,位於林肯和華盛頓兩紀念碑之間,是一位來自奧地利的移民設計師Friedrich St.Florian 的作品。這個紀念碑巧妙地把其他幾個地方聯接成一體,真是一個最完美的設計。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越戰老兵紀念碑。這個是華人熟知的美國設計師林瓔在Yale university本科生學習的時候,參賽勝出的設計。
Korean War Veterans Memorial 韓戰老兵紀念碑
World War I Memorial 一戰紀念碑
Martin Luther King, Jr. Memorial 馬丁·路德·金紀念碑,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雕像是中國雕塑大師雷宜信用粉色花崗岩雕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