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軍中馬前卒

中國曆史時事和國際政治評論
個人資料
正文

論革命者是殺不完的

(2023-01-18 06:50:47) 下一個

論革命者是殺不完的

 

我記得知乎上有一個提問和回答,現在被刪了。提問內容大致是:專製政府麵對曼德拉這樣的民主鬥士,難道不會選擇在其嶄露頭角後、進一步成名之前殺掉,以避免其形成號召力、推翻他們的專製統治嗎?

有一個回答很好。他列舉了南非反抗白人種族隔離政權的許多英雄人物(具體名字忘了,隻記得一個叫佳士提斯),這些人物曾是曼德拉的戰友和前輩,知識水平、勇氣、形象都比曼德拉好。

 

這些人在南非反專製反種族隔離抗爭中,知名度、影響力、對政權的威脅,都比曼德拉成名之前更大。如果他們活著,顯然比曼德拉更可能當上民主高峰期的運動領袖、民主化後的總統。

 

但是他們沒有,他們在民主運動最艱難的時期、抗爭的低潮期,相繼都死了。原因就是種族隔離政權發現他們有能力或潛力顛覆其統治,於是將其殺害或囚禁致死(即“羅本島的囚徒”,曼德拉也在此關押),避免其形成更大的影響、對其統治造成更大的威脅。

 

這些曾經比曼德拉更有能力和勇氣的民主人士,被殺死或者監禁後,曼德拉才從一眾相對不知名的民主鬥士中嶄露頭角,逐步成為新的民主領袖,並帶領黑人、聯合反種族隔離的開明白人,推翻了種族專製政權、實現了民主化。

 

專製政權顯然考慮到了有魅力、影響力、感召力的民主人士對他們的威脅,且果斷處決了他們(或變相處決、消除其影響力,如酷刑和終身監禁。如曼德拉第一任妻子溫妮就被殘忍虐待,留下終生身心創傷)。但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革命者前赴後繼,將革命事業進行了下去。

 

這個回答很好的應答了提問。專製政權是殘暴的,對專製政權形成威脅的人,他們在分析風險後認為應該殺掉,當然會痛下殺手(或者通過其他方式摧毀其反抗能力)。但是,他們在殺掉那些已嶄露頭角的潛在威脅者後,新的反抗領袖又在成長,並接替前人的位置、履行烈士未竟的使命。

生命是脆弱的,但是人心是頑強的,不公不義下的抗爭是生生不息的。

 

不僅南非,中國的反滿反帝製民主革命,同樣如此。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是革命黨“拿大將當小卒用”,參與者都是不亞於黃興宋教仁的當世菁英。吳樾和彭家珍的生死如果與汪精衛調轉,以其才華、勇氣、身份,或許也是國民黨的領袖、共產黨的魁首,或者其他能在中國有一席之地的新勢力的領袖甚至開創者。但是他們都死了。

但他們的死並沒有讓革命停止,相反激勵了後繼者、推動了革命進程,也在中華曆史上樹立了新的豐碑。

 

不僅國民黨,共產黨在曾經的革命中,在還有熱忱的初心時,不也是如此嗎?“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人民對平等與自由的向往、對民主與正義的追求,是不會因為暴力和殺戮而消失的,可能一時沉寂,但地下的潛流會更加洶湧。思想的流傳、文字的散布,從廣播到耳語,悄然而博大的在知識分子中傳遞、在人民大眾中播種生根,這是任何屠殺和文字獄都不能禁絕的。

 

中華民族尤其漢族人民,絕不會被“昏迷”與“強暴”征服和麻醉,推翻專製統治、擊敗列強侵淩,建立獨立、平等、自由的共和國,締造世界民主、進步、和平的大業,一定會實現。

 

王慶民

 

2023117

 

共和曆231年雪月鋅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