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軍中馬前卒

中國曆史時事和國際政治評論
個人資料
正文

關於中國三年封城隔離對不對、權衡生命和權利自由

(2022-12-21 06:35:48) 下一個
我的貼文:
 
更悲哀的是,折騰了三年,還是沒有搞清到底如何麵對疫情。 其實有兩篇文章非常準確的分析預測了疫情及防控的影響,大象公會的《隔離、疾病與權力》、紐約時報的《汙名、陰謀論、中國模式:巴黎中外青年的疫中爭論》,非常清楚講了封控隔離政策的弊端,也談了曆史的前車之鑒。 但是國人毫不反思和改變,未來還是渾渾噩噩(其實本次抗議也是渾渾噩噩,並沒有特別明確的目標,對疫情和防疫也沒深刻全麵的反思)
 
 
剛才看到這位先生轉了我的帖子:
 
所以到底什麽是正確的記憶?無意義的封三年還是最後一年封錯了
 
非掛人, 看到別人發的貼
 
 
我自己個人的記憶是20年初全國封鎖,然後3月份解封,武漢5月份也解封了。之後很久基本沒有疫情,當時武漢還搞了個什麽水上節,國際媒體報道後還被稱作酸。後來國內有零星的疫情也隻是少部分城市,甚至區都沒封,當時還搞精準流控把源頭和路徑都找到。轉折在21年底的西安,是第一個大型城市大規模封鎖。並且很多邊境城市封封停停,封控才真正成為一個問題。 緊接著就是3月份的上海之後的事就不說了。
 
 
如果單純討論政府在封城期間的權力問題,還有的說。 但是意思好像說封了三年白封了。所以到底是全國蹲了三年還是除了20年開頭的全國封鎖,絕大多數地方直到22年才被影響到?
 
美國是到21年中旬才有全民疫苗,而最重的德爾塔是20年底到21年末。如果按照OP的想法,這三年都封錯了。應該臉接德爾塔,全民大免疫,硬碰硬來一下子才好?也許真的“不自由毋寧死”
 
我的回應:
 
 
我覺得其實一開始就封錯了,或者說,最多封一兩個月,再控製不了就不能封了,因為對國民權利自由、生計收入、日常生活、心理健康影響太大了。即便死亡率達到埃博拉、黑死病,也不能繼續封。另外,即便封鎖,也應該像韓國、台灣、日本、新加坡那樣,相對軟性封鎖,但是對於緊急就醫、購買基本生活用品,都不能阻撓,不能直接把門封死不讓出來。
 
即便出現大規模死亡和殘疾,也是應該放開的。西方的“共存”的確比中國的“封城”造成的新冠死亡人數多,如果算上次生死亡,應該也是西方的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不應該共存、應該封城。 人的生命價值不僅在於長度,還在於質量;不僅在於存活,還在於自由。人各種不健康生活方式都會造成短命,吸煙喝酒熬夜過勞都會影響健康和壽命,但就要禁絕這些嗎?
 
現在許多人批評中國抗疫,其實並沒有批評到點子上,或者說在沒有說清中西方抗疫的本質差異。抗疫方式不同不止是現實利益問題,還是生命觀和價值觀的差異問題。 如今的中國人雖然生活在21世紀,但是還是沒搞清為何而活、如何活的有尊嚴有價值。所以才導致抗疫、環保、教育、醫療等議題上認知立場的混亂
 
西方的“共存”其實更準確說是一種給人自由選擇的抗疫方式。西方各國並沒有強迫人們去直麵病毒。如果想自我封閉的人,完全可以在疫情中不出門、生活用品由親戚朋友送進來,自己與人接觸帶著口罩穿著防護服,送東西的走了後噴灑消毒液。這樣自己想封多久封多久。而不想這樣的人則可以出門工作生活
 
另外,封鎖期間政府應該提供補貼補償,以及出台各種扶助政策,還有提供國民隔離期間的各種生活服務。而不是像中共中國那樣,不僅不給錢、讓失業破產者自生自滅,還要賣高價菜、高隔離費用、催生高價機票,拚命發國難財。
 
還有,中共在封城期間,本來應該增建醫院和ICU、擴招醫護並提高待遇、引入安全高效疫苗、為新冠患者及家屬提供各種救助,而不是發展核酸產業、大建沒有長久和普惠作用且早晚會被廢棄的方艙醫院、雇傭各種“大白”讓老百姓相互折磨。
 
總之,應該更多服務而非管理,應該以人為本而非為上峰意誌和社會穩定罔顧人權、應該順其自然而非逆勢而行,堅持人道與科學。
 
然而中共尤其習近平政權所作所為,完全相反
 
附上兩篇提及的文章:
 
兩篇文章鏈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