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希羅

從荷馬到三哲再到維特魯威,三千年前愛琴海東岸那片貧瘠的土地上誕生了人類史最偉大的先哲和我們得以生存的現代文明
正文

那不勒斯之最-國家考古博物館

(2022-07-31 04:29:48) 下一個

很多人去那不勒斯隻為了一個原因: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

單從收藏計,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Naples絕對是世界一流博物館。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這裏遊客不多,我們去的時候隻有區區兩三人買票;對參觀者來說,這其實是另一個好處。

博物館的建築物始於1586年、曾是那不勒斯大學,1777年起波旁王朝Bourbons的費爾迪南德四世將其家族的法爾內塞收藏Farnese Collection【注一】移至這裏、成為皇家博物館,1860年意大利統一、將其更名為國立博物館。

作為考古博物館,這裏主要的收藏是古希臘、古羅馬,也有部分古埃及和文藝複興收藏,藏品來自法爾內塞收藏和美第奇家族,龐貝和赫庫蘭尼姆Herculaneum古城最有價值的文物也在這裏。

下麵介紹的這幾件收藏,每一件都有傳奇、每一件在別的博物館裏都堪稱鎮館之寶。

法爾內塞杯Farnese Cup

法爾內塞杯來自公元前二世紀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是世界最大的珠寶、直徑達六寸,用紅縞瑪瑙sardonyx agate、采用凹版技術雕刻而成。

古羅馬時期紅縞瑪瑙是極其珍貴的寶石,高官貴族們以紅縞瑪瑙做印章來凸顯他們地位的尊貴。而法爾內塞杯不僅比印章大了許多、而且原料是多層瑪瑙,晶瑩剔透不說、正反麵的雕刻都是精工細琢。杯底是希臘神話中的蛇發女妖戈爾貢Gorgon(一說是獅身人麵像),牠紅色的毛發宛如爆發的火山、令人生畏。正麵的雕像顯然是諸神,但是其寓意卻讓考古學家們大為傷神,主流說法是畫麵記錄了在一個尼羅河泛濫的夜空、七個人物埃及的主要神靈創造生命的過程。


法爾內塞杯:正麵

法爾內塞杯:杯底

休息的大力神 Farnese Hercules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是希臘神話中最偉大的英雄,他曾完成了天神賦予他的十二件不可能的任務,還拯救了盜火的普羅米修斯。法爾內塞收藏的這尊雕像源自公元前四世紀的希臘銅雕,二世紀時希臘人Glykon以大理石複製,高達三米半,放置於古羅馬卡拉卡拉Caracalla浴場【注二】,1546年被重新發現後被權勢龐大的法爾內塞收藏。

赫拉克勒斯一生戰功顯赫,而作者卻獨具匠心地選取了他休息時的情節來表現這位偉大的英雄。在這個場景中,倚靠在石柱上的赫拉克勒斯、在為歐律斯透斯Eurystheus征戰無數後、看起來疲憊不堪又略顯憂鬱;他放在背後的右手握著金果,暗示他剛剛從赫斯珀裏得斯Hesperides聖園中取得了金蘋果【注三】

休息的赫拉克勒斯

赫拉克勒斯背後的右手握著金果

這尊赫拉克勒斯的比例和神態如此逼真,已經成為石雕的範本及大力神標準形象,後世藝術家籍此獲得了無數的靈感。

擎天神阿特拉斯 Farnese Atlas 

這尊大理石雕同樣是二世紀的羅馬複製品,同樣來自古羅馬卡拉卡拉浴場,同樣跟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有關,同樣被法爾內塞收藏後轉增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館。

希臘神話說阿特拉斯所屬的泰坦神族敗於宙斯的奧林匹斯神族,作為懲罰,阿特拉斯要永遠在世界最西端擎起天空。

實際上,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在Hesperides聖園盜金蘋果的時候曾請求阿特拉斯幫忙,答應此間幫阿特拉斯代為擎天;在摘得金蘋果後,阿特拉斯卻不願將赫拉克勒斯肩上的天空接回去;赫拉克勒斯假裝同意,但是要求阿特拉斯替他扛一會兒、他去找一副墊肩;等阿特拉斯把天空舉到自己的肩上,赫拉克勒斯撿起金蘋果逃之夭夭,倒黴蛋阿特拉斯隻好繼續擎著沉重的天空。

Farnese Atlas是現存最古老的阿特拉斯雕像。更重要的,祂肩扛的天球Celestial sphere代表了最古老的西方星圖;因為這個原因,阿特拉斯Atlas 有很多涵義,譬如大西洋Atlantic意為阿特拉斯之海、亞特蘭蒂斯Atlantis【注四】意為阿特拉斯之島,又譬如希臘雕塑中以男性雕像來裝飾建築中的立柱亦稱阿特拉斯,不過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地圖集了。

法爾內塞的阿特拉斯高2.1米,其中天球直徑65厘米。為了更好地演示天球,博物館用菱鏡折射從四個角度展示它代表的星圖。

法爾內塞公牛Toro Farnese

按照古羅馬學者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的記錄,古希臘原作是羅德島藝術家阿波羅尼奧斯Apollonius兄弟於公元前二世紀用一整塊大理石雕刻而成。這組雕塑記錄了古希臘神話中底比斯Thebes王國的一個傳說:狄耳刻Dirce是底比斯國王呂科斯Lykos的妻子,出於妒忌、她殘酷迫害呂科斯的侄女安提俄珀Antiope公主;後來安提俄珀的孿生兒子安菲翁Amphion和仄托斯Zethus將狄耳刻綁在野牛上,發瘋的野牛將狄耳刻挑成兩半。

法爾內塞公牛大理石群雕是已知最大的古代組雕,重達37噸,古羅馬在三世紀複製了希臘原作,1546年在卡拉卡拉浴場發現後進行了複原。

弑僭者哈爾摩狄奧斯和阿裏斯托革頓

這是一個真實的希臘故事。

實際上,直到公元五世紀前雅典一直是僭主製城邦國家,不過在公元前514年發生的一件事觸發了民主的誕生。

哈爾摩狄奧斯和阿裏斯托革頓(Harmodius and Aristogeiton)是一對戀人,但是雅典僭主喜帕恰斯Hipparchus也愛上了慕哈爾摩狄奧斯並向他吐露但是被拒絕;喜帕恰斯因此阻止哈爾摩狄奧斯的妹妹在大雅典節上擔任獻花少女,憤怒的哈爾摩狄奧斯同情人阿裏斯托革頓決定在節日當天刺殺僭主喜帕恰斯及其兄希庇亞斯。  不過他們的計劃隻成功了一半,在殺死喜帕恰斯後這對戀人雙雙被擒及處死。

希庇亞斯成為單一僭主後更加獨裁殘暴。終於在公元前510年,他的政權被推倒,雅典建立了世界有史以來第一個民主政權

雅典人認為兩位弑僭者的作為為他們帶來了自由,認為二人是烈士和解放者,並在阿果拉Agora廣場上豎立了二人的銅像作為紀念。銅像在波斯戰爭中數度被毀、被偷,二世紀時徹底遺失;好在雕像被幾度複製,羅馬皇帝哈德良為自己造別墅Hadrian's villa時在也借用了這對戀人,這對大理石雕像是遺留下來的弑僭者中最好最完整的,19世紀被移至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館。

彈琴的阿波羅 Apollo citharis

阿波羅不僅是太陽神(光明之神)還是音樂之神。傳說阿波羅甫一出生便要來了了一架豎琴並開始彈奏。

這座彈琴的阿波羅的材料不是羅馬人常用的大理石,而是皇家采石場專有的斑岩porphyry,顯然是為了凸顯其珍貴。

美臀的維納斯 Venus Callipyge

這尊大理石雕像雖然也是古羅馬複製品,不過時間卻是公元前一世紀,原作可能是公元前三世紀的希臘銅雕。

維納斯似是剛剛出浴,帷幔半披,右手將大披肩輕輕提起,似乎在審視自己的美臀。

雕像發現時頭部遺失,分別在16和18世紀兩次複原;16世紀複原者決定讓其通過肩部回望臀部,引得後世很多藝術家沿用這一創意;雕像被法爾內塞家族收藏後記為披幔的維納斯。

法爾內塞阿耳忒彌斯Farnese Artemis

阿耳忒彌斯Artemis是奧林匹斯山上十二主神之一,是希臘神話中的月亮與狩獵女神。祂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孿生姊姊。

阿耳忒彌斯在諸神中地位特殊,既是僅有的三位處女神、更是母親神Mother goddess(和天父Sky father對應),所以是被祭拜最多的神,其中以弗所阿耳忒彌斯神殿Temple of Artemis 被列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那不勒斯(法爾內塞)收藏的這尊神像也被稱為以弗所阿耳忒彌斯Ephesian Artemis,祂代表了民間傳說中的生育女神,擁有很多乳房。注意其臉、手和腳為深色,是後來19世紀修複的結果。

皇帝長廳Emperors Gallery陳列的都是古羅馬皇帝

亞曆山大大戰大流士 Alexander Mosaic 

這裏還擁有世界上最珍貴的馬賽克鑲嵌畫Mosaics,它們來自龐貝、赫庫蘭尼姆、波佐利Pozzuoli及卡普裏Capri、斯坦比亞Stabia的考古發掘,有些馬賽克鑲嵌的顆粒細小到一毫米、可以想像工藝之精巧及古羅馬鑲嵌藝術之高超。

這些鑲嵌藝術精品中,“亞曆山大馬賽克Alexander Mosaic”是皇冠上的寶石。它記錄了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亞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和波斯國王大流士King Darius之間著名的“伊蘇斯戰役Battle of Issus”。這場戰鬥之後,波斯帝國開始瓦解,取而代之的亞曆山大帝國、成為波斯帝國之後曆史上第二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 

持長矛的亞曆山大大帝

戰車上的大流士

這件公元前一世紀馬賽克鑲嵌來自龐貝的農牧神莊園House of the Faun,長17呎寬9呎;為使畫麵逼真,使用了一百五十萬塊微型鑲嵌磚tesserae,人物達50幾個。 畫麵中騎馬的亞曆山大大帝以蛇發女妖梅杜莎【注5】作胸甲、右手緊握長矛,而目光始終不離對手大流士;戰車上的大流士似乎要逃離戰場,他身後的士兵個個高舉長矛、看起來無懼而意誌堅定,有幾個士兵對大流士準備逃亡展現了驚愕。 

2005年意大利複製了這幅馬賽克鑲嵌並將其放回它本來屬於的農牧神莊園。

這是2013去龐貝時照的

再貼幾張農牧神莊園的馬賽克和銅雕… 

真東西被博物館搶走了,農牧神莊園放了個小號的充數

限製級…Secret Cabinet  

“密室 Secret Cabinet”,少兒莫入!

博物館雖然觀者寥寥,有一個地方卻總是烏泱烏泱的、我們去的時候也是如此,盡管加了一道鐵柵欄、盡管鐵柵欄上的告示牌上以五種語言宣示14歲以下必須有成年人帶領才能進入:這個地方是馬賽克展廳盡頭的“密室 Secret Cabinet”。展品基本上是從龐貝、赫庫蘭尼姆“搬”過來的,內容之狂放即使在博物館裏也令人驚詫。

 Secret Cabinet少兒不宜,貼兩張“含蓄”點兒的吧。

參觀者似乎不忌諱“不雅照”- 2013年拍於龐貝

古埃及收藏

Egyptian Collection 

雖然不是世界一流,有幾件古王國時期的收藏還是非常有價值【注六】,譬如這件“那不勒斯之女Lady Of Naples”就有五千年的曆史了。 

大希臘廳Magna Graecia 

大希臘廳展出的是古希臘興盛時期、公元前七至四世紀的意大利藝術。這個展廳關閉了二十多年,直到我們去那不勒斯之前七個月才重新開館;因為其特殊性,要另外收門票。裏麵的瓷器和錢幣、珠寶我不感興趣,最感興趣的是展廳裏的馬賽克地板,它們全部來自龐貝和赫庫蘭尼姆,被整張掀下來移至這裏,雖然要穿保護鞋、能直接踏到兩千年前的馬賽克上感覺還是很高人一等(笑)。 

這裏的浮雕Fresco也非常棒,譬如下麵這一組來自斯塔比亞Stabiae的浮雕:

   

看完這個,不那麽佩服慕夏的春夏秋冬了(見《三個人的布拉格》)。

除了考古博物館,那不勒斯還有幾個特別值得值得去的地方,包括卡波迪蒙特Capodimonte博物館、聖塞維羅Sansevero禮拜堂和上文介紹過的聖嘉勒聖殿Santa Chiara教堂

卡波迪蒙特也是國家博物館,不過以油畫為主,主要收藏同樣來自法爾內塞,包括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提香、格列柯El Greco以及卡拉瓦喬;特別是卡拉瓦喬的這幅「受鞭刑的基督The Flagellation of Christ」,其光影的運用已臻化境;卡拉瓦喬催生了巴洛克繪畫,更有一批藝術家自稱卡拉瓦喬畫派。

受鞭刑的基督

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 - 卡波迪蒙特國家博物館

聖塞維羅Sansevero禮拜堂雖小但著名雕塑極多,其中「蒙紗的耶穌Veiled Christ」被公認為世界最偉大的大理石雕塑之一,而祂卻誕生於一位土生土長的那不勒斯藝術家聖馬爾蒂諾 Sanmartino 之手。聖馬爾蒂諾刻意塑造的是耶穌脫離肉體的靈魂:腳下是對耶穌行刑的荊棘冠、鉗子和鐐銬,而麵紗下的聖人卻是一臉祥和、前額的血管似乎還在跳動。那幅麵紗是如此逼真自然,以至於人們對一個傳奇信以為真:在雕塑上覆蓋的本是真正的麵紗,然後藝術家施展煉金術將其“大理石化”!

聖塞維羅禮拜堂緊鄰我們住的酒店,那天早上我們去的時候還沒開門,但是已經有長隊了;旺季宜提早參觀。

蒙紗的耶穌 Veiled Christ,照片來自聖塞維羅禮拜堂及維基(禮拜堂內不允許拍照)

 

相關

那不勒斯之最--老饕心儀的美食之都

朝至拿波裏、夕死可矣-那不勒斯之最

注一:法爾內塞收藏Farnese Collection源自樞機亞曆山德羅·法爾內塞Alessandro Farnese, 他在1534 - 1549年間成為教皇,號保羅三世Pope Paul III。他一生收集了大量藝術品,將其保存在法爾內塞宮、莊園及花園Palazzo 、Villa and gardens Farnese;這些收藏在亞曆山德羅·德·美第奇的遺孀嫁入法爾內塞子侄之後進一步擴充;18世紀收藏傳給了埃麗莎貝塔·法爾內塞 Elisabetta Farnese;波旁王朝Bourbons統治那不勒斯期間,費爾迪南德四世將其祖母埃麗莎貝塔的收藏全數移至那不勒斯,現為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最大最重要的收藏。

注二:古羅馬卡拉卡拉浴場Terme di Caracalla建於公元212年,占地麵積33英畝,能同時容納2,000人洗澡,同時還是一個娛樂休閑的場所。它還包括一個公共圖書館,浴場外還有市場。 浴場采用的熱坑方式供暖(在地下燒煤或木頭來加熱水的係統)直到19世紀仍然使用。

注三:赫拉克勒斯Hercules 是希臘神話裏最著名的英雄之一。作為天神宙斯的私生子,他一生被天後赫拉折磨,包括在瘋狂中殺死了自己的孩子。為了贖罪,他答應為兄長歐律斯透斯Eurystheus做十件事,其後又增加了兩件、構成十二大功績,其中第十一件是在赫斯珀裏得斯Hesperides聖園摘取金蘋果。

注四:亞特蘭蒂斯 Atlantis,即阿特拉斯之島(大西洋島),最早的出現於柏拉圖的著作裏,稱其在公元前一萬年左右被大洪水所吞噬。

注五: 蛇發女妖統稱戈爾貢Gorgon,而梅杜莎Medusa是戈爾貢中最凶狠可怖的一個。前麵介紹的法爾內塞杯時杯底圖像也是戈爾貢。

注六:古王國時期(前2686年—前2181年)是埃及第三至第六王朝的四個王朝期,對應於其後的新王國時期。因為修建了大量的金字塔群,這一時期也被稱作“金字塔時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巴黎到羅馬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jzjz' 的評論 : 我知道16-18世紀他們做了很多這樣的“修複”,,再上麵那個維納斯也是這樣”接頭”;你補充的很完整、說明你也下了不少功夫,謝謝了。
巴黎到羅馬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半球' 的評論 : 你玩兒的比我完整,笑
巴黎到羅馬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井觀天' 的評論 : 是這麽回事嗬嗬
巴黎到羅馬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樂學樂遊' 的評論 :
是啊,坐遊輪時間比較緊張。
jzjz 回複 悄悄話 博主遊記篇篇精品。謝謝分享,收藏了。這個博物館也是我的最愛之一。當年看到那個彈琴的阿波羅有點疑惑為什麽有張女性的臉。原來文藝複興時期流行把地下挖出的殘肢斷臂斷頭重新組合,稱之為restoration. 當時這尊雕像僅挖出用Porphyry做的衣袍,買主重金買下後請人做成Apollo坐像,把其它地方挖出的一個女性頭像安上,並戴上一頂laurel桂冠變成Apollo,同時再請人打造手腳配上。據說這種來自埃及的紫色石頭異常珍貴,古羅馬時期是專為皇帝陵墓棺材用石。難怪那個買主要如此煞費苦心!
南半球 回複 悄悄話 您看的比我們仔細,精彩的介紹,讚!
井觀天 回複 悄悄話 找個穿衣服的還真不容易
樂學樂遊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最近我們去那不勒斯坐遊輪,沒有來得及看這些博物館,隻好在你這裏過過癮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