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的人海裏遇到你,真好!

渺小的我改變不了世界,隻是盡力的做好自己,努力的拚搏,保有夢想,做一個存粹的人。
正文

胡侃,哪也不挨哪

(2023-02-10 09:40:42) 下一個

   胡侃,哪也不挨哪
最近看見壇裏的朋友們談論自己的初次,真是感慨萬分,壇裏真是藏龍臥虎,城裏更是人才濟濟。我們中國人真是了不起,聰明能幹!這使我想起在美國訪學期間,帶我的助教是一位雙博的外國大姐,和我歲數相仿。而終身教授卻是咱們中國人,比我大一屆的師兄校友,我們曾經國內上學時一起踢過球。連研究生專業課的老師、母校的教授也投奔在他的門下打工,真是牛逼!這所大學的另外三個重點實驗室終身教授和掌門人,也是咱中國人!
在學習期間真正感覺到中美之間的科技差距,那時在美國的成熟技術,直到20年後才出現在中國,並作為高科技產品。真的不是老美聰明,而是他們將天下的聰明人聚到了一起,為他們幹活,這隻能說明他們更聰明,會用聰明人。
在以後接觸到的一些日本產品,相比美國的同類東西,簡直笨的和豬差不多。但美國的東西聰明是聰明,質量卻比日本的差很多。經常是人為的小缺陷造成整個設備不工作。就像克萊斯勒汽車和豐田汽車相比較一樣,誰聰明,誰質量好一目了然。
其實在中國,也有一套完整的用人機製,但是人為的因素就更加複雜,我身邊就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有一位學者,用他的論文申請教授職稱沒有通過。而這篇論文在卻在院士申請中高票通過,並給與了高度評價。結果涉事學校很尷尬,趕緊補評教授,並授予博士生導師資格,啼笑皆非。現在的院士評選工作人為的因素要比30年前不知大了多少倍,袁隆平院士的評選,不也是在大領導的關心下通過的嗎?
國內學術造假,學曆造假的比比皆是。二、三十年前,海歸還是鳳毛麟角,奇缺無比,有的人為了和海歸能搭上界,無所不用其極。有一次看到報紙上的一段新聞,說某某是英國留學的博士,然後就大吹特吹該人的本領,是的這個人很快就升官了。但他的底細我知道,是本地的博士,然後到英國做了一年的訪學,怎麽就成了留英回國的博士了哪?字麵上一點沒有錯誤,真是讓我感歎他的中文水平。其實國內的博士未見得水平差到那裏,顏麵差到那裏,何必豬鼻子插大蔥裝洋相哪?這些都是說給那些不了解的人聽的。從那以後他就真的成了洋博士,不過當著我們,他可不敢自詡。中國呀,不知說什麽好,愛也不是恨也不是,說到底就是製度的問題。
一個人確實很渺小,不管你是馬雲還是馬斯克,無論你怎麽和命運抗爭,最後也隻不過是曆史長河中的一瞬間,盡管有所謂的文明和知識。作為人的個體真的算不了什麽,就像沙漠中的一粒沙子。但是那巨大浩瀚的沙漠卻又是這一粒粒的不起眼的沙子組成。那茫茫的宇宙、浩瀚的海洋都是源於這一點一滴。
人不要輕看自己,每個人的生存價值都是一樣的。人也不要妄自菲薄,再牛逼也要變成糞土。人隻要在自己的位置上,盡了自己的能力,你就是偉大的。我們要時刻記著我們是渺小的,但也是偉大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