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創的天空

這裏詩歌和視頻都是緣創。每一張圖片都是攝影師拍攝的照片。
見你也是緣。希望詩歌照片和音樂能給你帶來真實的感受。
https://tinyurl.com/Yuansky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耶路撒冷3000年和巴勒斯坦4000年4-拜占庭時代

(2023-11-12 06:13:30) 下一個

巴勒斯坦的巴勒斯坦----拜占庭時代

拜占庭期間第三到第六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繁榮昌盛。比如海邊的凱撒勒雅一城, 建城於第四世紀, 位於現代的拉夫維亞和海法之間,人口繁盛之時達到1.5m。巴書作者明顯在文獻裏尋找一切能夠讓巴勒斯坦去以色列化的證據。愷撒勒雅的人口組成為希臘人,說著阿拉姆語的阿拉伯人,撒瑪利亞人,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人,猶太人,和據說是以實瑪利後裔的阿拉伯人。該城的實際統治者是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人,他們擁有拜占庭軍隊的後盾。這段時間,最為寶貴的文獻,是1884年在約旦出土的Madaba地圖,該圖描繪的巴勒斯坦作為行政單位,西臨埃及,東至地中海,地圖中心是聖城耶路撒冷(此時耶路撒冷地名為 holy city of Aelia Capitolina)。巴書作者特地強調,這個地圖完全沒有提到什麽迦南和以色列。

巴勒斯坦的著名學者有第三世紀的神學家Origen, (可能是希臘人);Prokopios of Caesarea Paltestina, 希臘人(592-579AD)。後來又有一位Prokopios of Gaza,這位不是前麵那位希臘Prokopios哲人,而應該是同名的在加沙出生的希臘人,在加沙建立學院,此時加沙的主要語言就是希臘語和拉丁語,盡管有相當一部分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人說著阿拉伯語和阿拉姆語aramaic(舊約聖經以斯帖記就是阿拉姆語寫成)。加沙是當時著名的文化之都,耶路撒冷是當時的世俗首都,而凱撒雅勒是當時的宗教首都。巴勒斯坦在宗教上,是東正教一宗,為獨立教會的聯盟,異於羅馬天主教。

至此,從巴書作者的成書意圖看來,巴勒斯坦是Syria Palestina-Caesarea Palestina-Byzantine-Palestina的演繹,和以色列已經基本無關了。對於這一點曆史,巴書作者花筆墨寫了兩章,第四章寫演變,第五章著重寫宗教和文化。拜占庭對這裏的統治方式也近於當初羅馬希望實現的對猶太人的統治。如果本地人願意服從統治,那就立他們自己的統治者(然而猶太人自己人的統治者總要反抗,因此不得不另立他人)。故此阿拉伯王在這裏統治著大量的阿拉伯人,留下來的猶太人,和移民而來的歐洲人。巴書作者指出,居住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還說著其他語言,比如阿拉姆語aramaic。所以錫安複國主義在20世紀創造新希伯來語時,借用了極多的巴勒斯坦阿拉姆語和希臘語。因為該地的人口混雜和流動,帶來了思想的交流和衝突。現代人可以想像,如果把時光膠片快速拉動,這片土地上各式人流和思潮,一切如同天馬行空。

拜占庭的巴勒斯坦和平時代,在我看來,是巴勒斯坦的溫和搖籃。作為實際統治的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人,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將處在在一個尷尬,但又不難做出選擇的境地,因為波斯的入侵,和伊斯蘭教會來勢洶洶,而且勢不可擋了。但是,巴書作者也指出,阿拉伯化和伊斯蘭化不是一個過程,而且巴勒斯坦的三個行政省的轉化,也並非同步進行,而是各自完全不同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