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創的天空

這裏詩歌和視頻都是緣創。每一張圖片都是攝影師拍攝的照片。
見你也是緣。希望詩歌照片和音樂能給你帶來真實的感受。
https://tinyurl.com/Yuansky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假使蘇西墮落》----解讀亦舒

(2022-04-30 19:47:15) 下一個

請教我,遇到不公平的事,如何處置?”“一笑置之”“那多懦弱”“大勇若怯”----亦舒《假使蘇西墮落》 

亦舒是小k最喜愛的現代言情小說家,無人出其左右。盡管世人對她扉議也多,而我作為一個普通的讀者,選擇相信她長了一雙張愛玲的眼睛,活著一個現代人的生活。寫這篇,算為她正名,盡到我作為一個倪飯的義務(年輕時我也飯她哥倪匡)。自初一以後,我基本不再看瓊瑤,各大婆婆媽媽的言情書我也偶爾追追,把幾個小時的耐煩耗盡了,翻到大結局就罷了。亦舒的書,我則一直看到學生時代結束。

《假使蘇西墮落》裏的蘇西是我覺得亦舒刻畫的最成功的一個求仁得仁的主角。而最為讓人欣喜的是,哪怕這場幸福化為雲煙,讀者也會知道女主絕不會失措斷腸。蘇西是庶出的孩子,所以從來沒有得到過父親的愛和生活的安全感。但是她比嫡出兄弟姐妹們都要爭氣,因她自食其力。她父親去世留下的奇異遺囑是如果誰墮落,就不可以繼承財產。為了一份於她正常生活完全不可思議的愛情,她選擇“墮落”放棄了兩個可以讓她可以獲得同等物質享受的選擇(1, 嫁給富家子, 或者2,不墮落便可繼承父親的遺產)。與此同時,蘇西極大地傷害了一個原本可以護她愛她終生的阿姨的心,因為她恰恰嫁給了這位長輩阿姨等了一輩子,年紀可以做她叔叔,而且未來可能隨時拋棄她的人,也就是那位追求蘇西的富家子的爸爸。盡管她從不為她的父親家庭接受,蘇西卻是那位在她的正室兄弟姐妹或離世或結婚的時候(蘇西選擇原諒),唯一出現的親人。從現代人風險評估和係統優化的角度來看,一個聰明人最傻的決定,就是在等價的結果都可以預見,卻選擇了一個風險概率最大的過程。這樣的選擇,不是腦子死機,是幹啥去了呢? 

因為我有喜亦舒的偏見,所以總拿她和張愛玲歸類。但亦舒的文筆比起張愛玲來,略顯不流暢,夾雜著一種現代文潮汕的氣息(大概因她是港人的緣故)。我看她的文字,第一眼看,仿佛大陸人剛剛聽一下廣東話(什麽鳥語?)。她寫的故事卻如經典粵語歌,其實滿是我懂也不懂的調子。但是那份無可奈何的人間淒涼,不管悲,不管喜,不管讀者愛不愛,看不看,就那麽驕傲的掛在她的筆上。如果說張愛玲的人間苦澀是舊時代的二胡淒風苦雨搖啊搖的話,亦舒筆下的人間苦澀,於我,則是新時代的無糖咖啡,欲恨不能。如何的欲恨不能呢?在清晨已快來的長夜裏,人們醒來很容易便為也許不需要焦慮的事情焦慮。因為等待我們現代人的,將是一天已經排好的滿滿的行期,所以不得不拿上一大杯咖啡, 欲恨不能。

悲劇不完全隻是不幸,而是有著極大落差的反常。我認為讀者最不能承受的悲劇,是簡簡單單就能發生在你我身上的不幸,因為這樣反常的落差,太現實。在小說裏,死亡不是悲劇,不該死的人死去才是悲劇。在現實裏,死亡不是悲劇,自己有感的或自己認識的人的死亡才是悲劇。我最喜亦舒的,是她描寫的那些普普通通的女性,在平常的日子裏貌似不驚不喜,卻永遠有顆明察什麽叫做真正擁有的心。她們可以一直不曾擁有,但是她們不可以從不知情。她們可以向隅而泣,但是她們不會沒有不能麵對明天的勇氣。與人類的追求而言,不知道的,得不到,是不知道。知道的,得不到,才是真的得不到。知道能得到,而不去得到,是向現實屈服的無奈。知道得不到,也不在乎得不到,則需要洞察紅塵和擁抱平凡後至真的勇氣。

亦舒描畫的現代女性們,很多都最先被刻畫在平淡到不能平淡的悲劇裏麵。“我們瞻前顧後,為了不存在的事物自擾; 我們最真摯的笑,也交織著某種苦惱(雪萊,《 至雲雀》)。”她們因為太知道不能對現實做高大的計劃,故此一而再,再而三的為現實擱淺自己的心意。這樣,最美的智慧,就是大智若愚;最大的勇氣,就是大勇若怯。最好的把握現實的智慧,是在為別人而活和為自己而活之間找到一個最不傷害別人的平衡。最好的駕馭現實的勇氣,就是讓一切隨風而去,並活在當下。也是因為太喜歡她的短句們特別適合現代人緊張忙碌的生活,我就很傻的願意迷信亦舒是基於對這樣眾多平凡的現代女性的同情,總給她們安排飛來的奇特遭遇。

因此再從亦舒回來說張愛玲。人間如蘇西這樣的真正奇女子便是張愛玲。為愛癡狂,成全了幸福和不幸的傳奇。我相信她孤獨一人死在自己公寓裏的時候其實無怨無悔。亦舒自己的感情世界,在世人看來,也可圈可點。這裏就不寫了,因為對於活著的人,我們的好奇心太容易傷害到他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