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風獵

冷眼觀世界,靜心坐井中
個人資料
齊風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長篇小說】縣委副書記(006)

(2024-01-09 10:57:16) 下一個

早飯過後,春陽書記和副部長一行便準備著出發。雪過天晴,整個渤海平原一派天清地朗的好氣象。市縣兩級幾大班子的領導都坐著小車趕到皇家畫苑,來給領導送行,還執意安排警車開道和護送。副部長堅決不肯,說是中央有明文規定,搞這一套名堂是要挨批評的。最後還是春陽書記出來打了一個圓場,就讓幾大班子領導把副部長護送到與省城相鄰的地界,算是照顧了兩方麵的意見,這樣大家才都上了車。

唐旭也要跟著去送,跟韓帥打了個招呼,春陽書記點點頭,唐旭便坐進了自己的小車,跟在了車隊後麵。車隊到了與省城交界的地方,十幾輛黑色小車一字兒停靠在路邊,大家下車握別。先是送走了副部長,然後春陽書記又跟齊都縣的幾大班子領導握手,轉身回到車旁,唐旭就伸手為他拉開了車門。春陽書記一隻腳已經邁到了車上,又像是忽然想起什麽,把唐旭拉到路邊沒人的地方,拍著自己的腦門說:“我差點忘了,有件小事跟你打個招呼。”

唐旭心裏“咯噔”一下,市委書記嘴裏的小事,那可是決定著多少人今後命運的大事,他大老遠趕了來,不正是為了聽聽這聲“招呼”嗎?唐旭將頭稍稍往春陽書記麵前伸一伸,等著他說出那句關鍵的話來。

隻聽春陽書記說:“最近省委黨校有一個學習指標,我的意見是,安排你們清河縣的何書記去學習一段時間。”

唐旭不免有些失望。他原以為是什麽重要信息,現在聽來,竟然是這樣一件小事,昨天中午劉鶯就跟他說過了。讓唐旭想不明白的是,市委要讓何書記上省委黨校學習,這太正常不過了,平時也經常安排市縣領導去學習,春陽書記犯得著這麽鄭重其事,特意把他叫來,給他說這事嗎?

不過唐旭並沒讓疑惑浮在臉上,而是試探著說:“去省委黨校學習的機會難得,市委什麽時候也安排我去學習一次吧?”

春陽書記說:“你以為誰都可以去學習嗎?現在你還沒有這個資格。”又說,“何書記去學習,也是省裏領導的初步想法,市裏還得召開書記會最後決定,他本人都還不知道呢,你暫時不要去跟任何人說。”說完,春陽書記就轉過身,頭一低,隱身而入。

望著春陽書記他們的車子消失在公路盡頭,唐旭還在原地癡癡地立了一會兒。直到小羅叫司機把小車開到他的身旁,輕輕喊了一聲唐書記,他才打了個激靈,側身上了車。車子徐徐啟動了,唐旭往後一仰,合上了眼睛。春陽書記剛才說的話又在他耳邊響起來。他反反複複在腦子裏琢磨著,這事恐怕不像自己所想的那樣簡單,要不春陽書記也就不會這麽很當回事地提出來。

那麽,春陽書記話裏的真正含義又是什麽呢?還有,劉鶯也把他約到知味屋,特意將這事告訴他,她又是有什麽意圖呢?

回到清河縣委辦公樓下,已是午飯時間。在機關食堂匆匆吃了工作餐,唐旭就回到縣委接待處的住所。剛剛躺下沒多久,分管教育工作的副縣長於曉琳打來電話,詢問唐旭下午有沒有時間,如果方便的話,邀請他到清河一中去開個現場辦公會。

上世紀八十年代,清河一中的教學水平在全市數一數二,一度跨入省級名校行列,出了一批北大、清華的尖子生。一中的畢業生校友們在各行各業都有一大批佼佼者,有的在外交部,有的在國外做訪問學者,一時間,莫說在清河縣,就是相鄰的齊都縣、高苑縣、廣城縣的學生,能到清河一中上學也是他們心中的夢想。

但自打許雲虎走馬上任清河一中校長的職位以後,在近幾年的高考中,清河一中卻是江河日下,以至於清河縣的家長紛紛把自己的子女通過各種社會關係往外轉,要麽,轉到市裏上市實驗,要麽,直接送到省城去上省實驗、師大附中,有的家長甚至寧肯讓自己的孩子上清河二中。

許雲虎接手清河一中之日,正值一中如日中天之時。按理,許雲虎應該把心思放在狠抓教學質量上,但不知是哪個狗頭軍師給他出的餿主意,說什麽,教學質量抓得再好,一年送走十個北大清華,也是沾了上任的光,要想出成績,就得另打算盤,另起爐灶,大膽改革,勇於創新。

一席話,許雲虎猶如醍醐灌頂。於是,許雲虎開始在校園裏大力推廣和宣傳孝文化,把清河一中“探究學問,厚德載物”的校訓,改為“忠孝禮儀,德才兼備”,並在創建孝文化校園活動中躬身親為。

許雲虎上任伊始,恰逢其母親生病,住進了清河縣人民醫院。許雲虎以自己工作繁忙為由,讓學校辦公室安排值班表,要求學校所有中層以上幹部輪流值班,到醫院給他母親陪床,回來以後還要以書麵形式撰寫陪床感受,學校將擇機開展一場以弘揚孝文化為主題的演講大賽。

校辦主任楊東不敢馬虎,當即以紅頭文件的形式,印發許雲虎的最高指示。

“楊主任,你說咱這去給校長的老娘陪床,總得表示表示吧,按什麽‘標準’啊?”高一級部主任崔磊問。

“楊主任,我這男爺們去陪床實在不太方便,讓俺老婆代替行吧?”高二級部主任孫智勇問。

“楊主任,這都到了高三下學期了,再有倆月就高考了,教學工作還抓不過來呢,我哪兒有時間去給校長他老娘陪床?”高三級部主任廉曉紅問。

校長的老娘生病住院,讓下屬陪床,這事在清河縣可是頭一遭。這事若是出於對校長的尊重,少數幾個關係好的私下裏去做做也就罷了,可學校專門下達了紅頭文件,就上升到了講政治的高度,去與不去,表示不表示,就成了態度問題。清河一中是副縣級行政事業單位,全校有近兩百名教職員工,中層以上就有三十多人,再加上那些有高級職稱、中級職稱,享受中層待遇的教職工,人數就更多了。對於按部就班每天上八小時班的行政後勤人員而言,輪到頭上也就這麽一回,去陪一次床也倒無所謂,可對於處於教育一線的級部主任、副主任,各學科帶頭人而言,可就成了一個沉重的負擔,特別是對於高三年級而言,一天派出去兩人輪流排班,第二天還要堅持上課,真真地就說不過去了。

一肚子委屈,一肚子抱怨。委屈歸委屈,抱怨歸抱怨,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校長的老娘還是得去陪。而且,要比陪自己的親娘還要盡心盡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溪邊木屋 回複 悄悄話 ctn!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