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風獵

冷眼觀世界,靜心坐井中
個人資料
齊風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科學家又搞事,合成新冠病毒致死率更高?

(2022-10-18 16:25:45) 下一個

看到新聞標題,查了一下,有誤導嫌疑。這是真事兒,但是實際報道合成病毒毒性介於新冠病毒原始株和Omicron 變異株之間。 因為新合成病毒就是這兩個病毒的雜交體,結果並不意外,但是確實實驗進行前也很難預測結果如何。 而且所謂致死率是指實驗中用的轉人類基因鼠,而非人,民眾大不必恐慌。致謝部分MS 獲NIH R01支持。

文章由作者自行發表在BioRxiv 上。原文鏈接: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2.10.13.512134v1

注意警告詞:“They have not been formally peer-reviewed and should not guide health-related behavior or be reported in the press as conclusive.”“係作者自己提交的論文,未經同行審議,不應指導與健康相關的行為或在媒體上作為結論性報道。”

Title: Role of spike in the pathogenic and antigenic behavior of SARS-CoV-2 BA.1 Omicron (刺突蛋白在 SARS-CoV-2 BA.1 Omicron 的致病和抗原行為中的作用

主要作者來自於Boston 大學, 也有哈佛大學,德國, 佛羅裏達, 芝加哥和威斯康星的參與者。通訊作者Mohsan Saeed,來自巴基斯坦人(2006年碩士畢業於Quaid-e-Azam University, Islamabad), 2011年在日本大阪大學(Osaka  University)獲得微生物學博士, 同年開始在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做博士後, 2019 年開始在波士頓大學做助理教授。 第一作者Da-Yuan Chen, 來自台灣(本科碩士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博士畢業於新西蘭Otago大學,2020年開始在波士頓大學Saeed實驗室做博士後。

本文實驗室裏工作是把原始武漢新冠病毒上的S蛋白置換成了Omicron(BA.1)株的S蛋白合成新病毒(以原始株為主體,隻改了S蛋白)。 然後三種病毒(原始株,Omicron變異株,合成株)都被用來感染轉人類ACE2蛋白基因的小鼠(K18-hACE2 mice)。 原始新冠病毒株在這個轉基因上致死率百分之百。 感染合成株,小鼠死亡率80%, 感染Omicron BA.1 小鼠零死亡,基本輕症。

這個實驗證明了今年流行的Omicron確實毒性差了,傳染率高但是小鼠都活下來了。 合成病毒僅僅置換了原始株的S 蛋白成為Omicron 的S蛋白, 獲得了免疫逃逸, 致死率仍很高 低於但接近原始株。這說明了S蛋白的功能在於病毒感染進入人體細胞,Omicron的S蛋白和原始株相比變異後更易入侵細胞,所以合成病毒的高致病致死原因在於原始株的其他蛋白。Omicron除了S蛋白變異, 其他蛋白也有變異, 這種自然變異的結果導致病毒變得更易傳播但毒性大大下降。人類之大幸!

這種實驗也再次證明了實驗室合成個把病毒不是難事兒。

求不要再做下去了,萬一泄露出來又一次天下大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