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風獵

冷眼觀世界,靜心坐井中
個人資料
齊風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全國百強鎮”8個月沒有新生兒、一年級隻有3個新生入學

(2022-10-14 14:07:31) 下一個
 
曾經的全國工業百強鎮,前8個月一個新生嬰兒都沒有,全鎮一年級隻有3個新生入學,這是東北一個工業重鎮的現狀。
黑龍江省省會城市哈爾濱市阿城區玉泉鎮,是投中資本CEO楊曉磊的家鄉,當年,這個鎮有6萬多人,10所小學、2所初中、1所高中。而到了第6次人口普查時,玉泉鎮的人口僅為29922人,人口數量“腰斬”,隻有1所小學、1所中學。今年,楊曉磊再次回到家鄉時看到的情景卻是,2022年1至8月,全鎮無一新生嬰兒。這一年,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隻有3人
玉泉鎮並非地處偏遠,而是在黑龍江省會哈爾濱。
自從建材廠、石灰廠、采石場、啤酒廠接連倒閉後,人口接連外流。現在,就隻剩下一個白酒廠還在苦苦支撐,產一種叫小燒方瓶的玉泉白酒。
全鎮沒有一個新生兒,或許,這並不隻是計劃生育的惡果,這是人口向省會、向東南沿海城市集中轉移的大趨勢。而鄉鎮合並,中小學合並,也並不是壞事,不需要逆勢強行保留。
窺一斑而知全豹。玉泉鎮的衰落,反映的不止是黑龍江的衰落,而是東北大量人口南遷的現狀。
如果說,東北經濟不振是因為天氣嚴寒的原因,那麽,那些處於更高緯度,地處北極圈內的北歐國家,何以能夠持續繁榮?
東北經濟不振,與沿海經濟超強發展產生的虹吸效應有關。四十年前,黑龍江省的經濟實力與浙江省基本持平,但在40年後的今天,黑龍江省的綜合實力僅有浙江的十分之一。
東北經濟不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因,那就是持續數十年之久的“一對夫婦隻生育一孩”的計劃生育政策。當年,各級政府部門為了嚴格落實計劃生育政策,喊出了“隻生一個好,國家來養老”的宣傳口號,類似這樣的口號不僅在報紙、廣播、電視上頻頻出現,在各個地方的牆上,也都刷著醒目的大標語。
即使是在“國家幫養老”的宣傳下,“一對夫婦隻生一孩”的計劃生育政策,最終也隻是靠著強力措施推行下去的。 那些年,對於懷上二胎的孕婦,計生幹部們動輒上門抓人,強行引產,致死致殘的案例時有發生。對於已經超生的家庭,有公職的幹部職工,給予“一票否決”開除公職。沒有公職的,則是采取罰款、砍樹、牽牛、搬家具、扒房子等“有力措施”, 折騰得人傾家蕩產。
事實上,東北地區人口銳減的勢頭很早就顯現了出來,但是專家卻說,二胎政策堅決不能放開,因為他們預言:二胎政策放開後,人口會呈現爆發式增長。

有些時候,專家說的話,就好比是褲襠裏拉二胡,胡扯幾把蛋。

“單獨二胎政策”剛剛放開的時候,專家紛紛說,中國人口要增長多少多少,結果呢,並沒有出現專家預測的生育願望。2016年起,中國全麵放開二胎生育政策,專家們又說了,2017年中國人口會呈現爆發式增長。結果卻是,2017年的中國新生兒比2016年還減少了63萬。

以前老百姓是躲著計劃生育,爭著搶著拚著命也要生孩子,現在的80後90後,生存壓力大,追求自我,就是爹媽下跪求他們生,他們也不生。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計劃生育導致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人口持續減少,工廠招不到工人,地裏有農活沒有人幹,經濟振興何從談起。

號稱共和國長子的東北地區,是傳統重工業基地,具有任何地區都不具備的優勢。東北還是全國的農業基地,具有全國最好的黑土地的農業條件,如何才能讓東北發揮自身優勢, 讓自然人口上來,靠的還是留得住人並搞活經濟的政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