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風獵

冷眼觀世界,靜心坐井中
個人資料
齊風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大寨頂的故事

(2022-05-27 15:21:00) 下一個

我去大寨頂的那天,是立冬後的一個周末。因是剛剛立冬,天氣還不太冷,依然是深秋的感覺,山道彎彎,秋風瑟瑟,路兩邊的野菊花還開著,頗有生氣。這個大寨,不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個人們耳熟能詳的“農業學大寨”。早些年,在魯中山區這個海拔500多米的山頂上,有一個有一百來人的小村子,上山下山的路僅有一條,後來,當地政府對山村整體搬遷,先是村民搬走了,沒多久,漫山的茅草就瘋長起來,再後來,房子塌了,處處斷壁殘垣。

原以為,小山村會永遠這般荒廢下去。說不清哪年哪月,一群背著背包的旅行人,尋到了這裏。這些人稱自己是驢子,驢子不走尋常道,哪裏人跡罕至,哪裏就有吸引力。哪裏有風景,哪裏就有驢子的蹤跡。驢子們尋到了這裏,喜出望外,山裏人司空見慣的風景,在這幫驢子的眼裏,成了徒步穿越的黃金線路,一傳十,十傳百,大寨頂就名聲在外了。

鎮上有個公務員小趙,看到那麽多人背著包往山上爬,就跟著爬上去看,大寨頂到底有多麽吸引人,看到那麽多人在這些破房子裏麵吃,在這些破房子裏打尖休息,就動了心思,和弟弟一起,把其中的一些破房子修葺好,給倒塌的房頂重新鋪好茅草,還紮起圍欄,養雞養鵝。後來,小趙幹脆就住到了山上。下班,把小汽車停在山腳下,沿著小道爬上山頂。清晨,沿著小道下山,開車去上班。

周末,來了一大幫驢子。其中幾個入夥不久的新驢,累得實在走不動,就坐下來休息,越休息越不想走,看到欄裏麵養的柴雞,動了饞心,央求小趙殺一隻來燉。小趙加入野生花椒、野生八角和自己種的蔥薑,雞還沒有燉好,已是滿山飄香,新驢子們熬不住,紛紛要喝雞湯,小趙就盛出幾碗給他們喝,續了水再燉,如是再三,幾個新驢嚷著下周還要再來,再來喝雞湯。

新驢子當中有個小芒姑娘,長得文文靜靜的那種,是從微信群裏報的名,第一次出來爬山,一切都感到十分新鮮。她和小趙聊起天,小趙很喜歡她的單純,問她:“下周你還來嗎?”小芒姑娘說:“不一定呢。”

又一周,小趙早早燉上一隻柴雞,心裏像是在期待什麽。快到中午的時候,果然來了一隊驢子,一鍋雞湯,很快就給這隊驢子消滅得幹幹淨淨。小趙找了個遍,沒找見小芒姑娘,若有所失。

大寨頂很快出了名。每個周末都有慕名前來驢子,一隊接著一隊。小趙養的柴雞數量有限,一周就隻燉一隻。小芒姑娘跟著驢隊來過幾回,每回來,和小趙聊天,小趙就給她端上一碗飄著少許蛋花的雞湯。小芒姑娘說:“我聽好多人說,想要喝到你這兒的雞湯不容易呢。”小趙嗬嗬地笑著,說:“你運氣真好,趕巧。”小趙喜歡和小芒姑娘聊天,每次小芒姑娘走的時候,小趙都問:“下周你還來嗎?”小芒姑娘都說:“不一定呢。”

一回,小趙采了山頂上最美的鮮花,編成花環,掛在門上,眼巴巴地望著山下。那天,小芒姑娘果然來了,照樣是和小趙聊天。幾次,小趙想把花環親手交給小芒姑娘,心一直怦怦跳,腿卻拔不動。和小芒姑娘同來的一個驢子,一個陽光的小夥子,來取水喝,看到那隻花環,嘴裏就說:“這花環可真好看,能送給我嗎?”沒等說完,就去門框上摘下花環,拿在手裏擺弄,小趙覺得嗓子發幹,木訥訥地說聲:“哦。”

小夥子猶豫了一下,像是下了一個決心,轉過身,把花環戴在了小芒姑娘頭上,對著小芒姑娘看了又看,說:“你戴著,可真好看。”小芒姑娘不好意思,紅著臉說:“謝謝。”

冰雪融化,連翹開。連翹謝了,杏花開。杏花謝了,桃花開。桃花謝了,槐花開。槐花謝了,荊花開。大寨頂上,一片爛漫,漫山飄香。不覺間,冬過了,春來了。春過了,夏來了。夏過了,秋來了。初看春花紅,轉眼已成冬,匆匆,匆匆,一年容易又到頭,韶光逝去無影蹤。

這一年,小芒姑娘來過幾回,每一回,都是和那個陽光的小夥子,手牽手,在一起。

又一年,小芒姑娘沒有再來。

寫於 2019.11.2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