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風獵

冷眼觀世界,靜心坐井中
個人資料
齊風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鍾南山的第三針疫苗說起,科普一下幾種不同的疫苗

(2022-04-10 15:01:40) 下一個

昨天看到新聞,鍾南山承認中國疫苗有效性差,應該打三針,而且第三針最好是異源疫苗, 產生的對病毒的特異性抗體和免疫細胞標記物都比三針都是滅活疫苗要高。他用巴西的疫情數據說兩針科興疫苗不太管用,第三針打mRNA疫苗效果比三針科興好。

中國是有自己的全部的技術路徑的疫苗研發的,哪個出來早就用哪個, 其中是有mRNA疫苗開發的。 但是聽說因為mRNA修飾不夠,在臨床試驗中副作用太大(或效果不好),遲遲沒有獲批上市,令人失望。可是不引進國外mRNA疫苗怎麽辦呢?

鍾南山透露基於異源疫苗效果更好的研究結果,他自己的第三針疫苗是選擇打的“智飛的重組蛋白質疫苗”。聽名字看應該是和美國的Novavax類似的國產疫苗, 用基因重組技術在細菌或酵母裏引入一段基因片段,利用細胞生物學的方法合成一段病毒蛋白, 經提純後做成疫苗。 有新聞報道說智飛疫苗已經去年就賣到好幾個國家去了,而且今年3月1日通過中國藥監局批準了作為序貫加強免疫接種使用。 其臨床實驗結果似乎效果很好,還對比了滅活疫苗接種兩針後作為異源疫苗加強針,智飛重組蛋白質疫苗和國外mRNA疫苗的抗重症死亡效果,結果是相當或略勝一籌。被批準使用就是基於作為滅活病毒疫苗的異源疫苗。

似乎有人三針疫苗都是打的智飛疫苗(臨床實驗參與者?),因為智飛疫苗不在美國承認的幾款疫苗裏,曾經有人網上問進入美國要疫苗接種證明時怎麽辦。

“序貫加強免疫”我是第一次聽說, 竟然查不到對應的英文翻譯。大概是和“動態清零”一樣是新造出來的名詞。 我的理解是就是異源疫苗接種 (mix and match),相當於不同疫苗混打, 按一定順序混打, 目的為了提高疫苗有效性和減少對一部分人的副作用。

但願智飛重組蛋白質疫苗已經有了量產能力了, 可以大規模給國民打了。 目前看中國隻有一千二百多萬人是打的序貫加強針的 (不到人口的百分之一)。 希望加速接種更安全有效的疫苗,而不是隻留給一些特殊人群的選擇。

順便科普一下針對新冠病毒的國際上使用的疫苗種類。

目前常用的幾種抗病毒疫苗, 按打入人體的成分的生物化學屬性分以下四種:

1. 滅活或減毒病毒疫苗(inactive or weakened virus vaccines)。 如中國的國藥(Sinopharm) 和科興 (Sinovac)。 製作方法大概是先在細菌培養中繁殖病毒,經提純病毒後,用化學方法處理變病毒碎片,疫苗中仍含有病毒的蛋白質和核酸成分,但進入人體後不再有繁殖能力和致病性,可供人體學習識別防禦外來的病毒。病毒提純不夠或含有細菌成分,有可能引起人體的過敏反應。滅活不徹底接種後會有感染風險;滅活太徹底,會造成病毒蛋白質失去原有的結構麵貌而失效。 對工藝要求較嚴格。 滅活疫苗因為打的是全病毒的碎片,雖然產生的針對刺突蛋白的特異性抗體不多,但是可能含更多其他病毒蛋白而產生對病毒更廣泛的保護力。 中國在研製過程中用的病毒原始株。 隨著病毒變異, 會越來越失去特異性。用新的病毒變異株做疫苗可能會更有針對性,但是研發過程較長, 而且因為無法預測病毒變異方向,有可能麵臨失效的窘境。 將來如果病毒年年變異,疫苗要年年換, 年年打。 不過記憶免疫細胞有可能會在同類病毒感染後激活, 可能防重症和死亡。

2.無害病毒載體疫苗 (viral vector vaccines), 比如用不致病的腺病毒 (Adenovirus )做載體,加入病毒DNA片段, 如英國牛津的阿斯利康 (Oxford Astra/Zeneca),美國強生 (Johnson&Johnson's Janssen)疫苗, 中國的康希諾 (Cansino), 俄羅斯的衛星5 (Sputnik V)。 DNA片段含病毒刺突蛋白的基因, 可供人體細胞吸收後經DNA-RNA, RNA-protein的翻譯和轉錄過程,製造出和病毒一樣的刺突蛋白,供人體免疫細胞學習識別防禦外來的病毒。

3. mRNA 疫苗。 如美國的莫徳納 (Moderna), 美德聯合開發的輝瑞 (Pfizer-BioNtech)。病毒刺突蛋白基因的mRNA用磷脂囊泡(lipid vesicle or liposome)做載體。接種後,被人體細胞吸收後,用mRNA 直接做模版,經過RNA-protein翻譯製造出和病毒一樣的刺突蛋白。

4. 重組蛋白質疫苗 (recombinant protein vaccine, 也叫 亞單位疫苗,subunit vaccine)。 如美國的Novavax (從疫情初期就被很多人翹首以待卻截止今天還未經美國FDA批準使用), 和進入人們視線的中國智飛 (3月1日被中國藥監局批準上市)。 這是用基因工程把病毒刺突蛋白基因引入大腸杆菌細胞或酵母細胞,在這些微生物裏合成病毒刺突蛋白,然後經提純蛋白後,作為疫苗打給人。 免去了進入人體後的轉錄翻譯過程, 直截了當。 預估會引起最小的副作用。

就製作難度和成本而論,可能是從1 到 4 增加的。  而存儲轉運的溫度, mRNA疫苗最脆弱,需要極低溫保存, DNA疫苗和滅活疫苗次之, 常規冷凍冰箱保存即可, 而蛋白質疫苗最穩定, 不需要冷鏈運輸, 普通冰箱就可保存。 後者更便於推廣普及,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

mRNA疫苗到現在是在西方國家和親西方國家使用最多的。 中國和與中國友好的國家打的基本是滅活疫苗。 疫苗外交曾經紅紅火火。 有些不生產疫苗的國家翹首以待, 而某些財大氣粗下單早的國家(如以色列, 如阿聯酋)國民及早打上了疫苗。韓國,日本, 新西蘭等國家因為疫苗供應遲緩,焦急等待時間較長,反而疫苗接種速度極快, 很快達成接種目標。目前為止疫苗在國際上已經是供大於求,處於疫苗等人而不是人等疫苗的狀態。隨著疫情的緩和,生產疫苗公司股票有下跌趨勢。

什麽,病毒本身也可能是疫苗? 最近比爾蓋茨的一段談話廣為流傳:“Sadly, the virus itself , particularly the variant called Omicron, is a type of vaccine that is great for B cell and T cell immunity,  and it is done a better job getting out to the world population that we have for vaccines. " 翻譯一下: 病毒本身, 特別是Omicron變異株,可以作為疫苗很好地激發B細胞和T細胞的免疫反應,和我們所使用的疫苗相比,可能在世界範圍做的更好 (保護人類)。 很高興Omicron變成了天然的減毒病毒疫苗。

是的, 這位曾經的世界首富通過他的蓋茨基金會投資了多款疫苗的開發,為世界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貢獻。 他說的 “sadly” 大概是惋惜這些人造的疫苗讓Omicron搞得快沒銷路了吧。 果真如此,人類之大幸。

基於我對新冠病毒的理解,對年輕人來說,用感染Omicron病毒當疫苗或當加強針大概都可以, 雖說最好不要把它當第一針。對老年人來說, 還是先保護好自己,完整打完疫苗再說吧。 兩針或三針疫苗後,再染疫應該可以當加強針看待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