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蕭蕭千禧夢 序章

(2022-02-10 20:25:42) 下一個

作為一門非正式的專業課程,NASA宇航物理學研討會由十幾個報告組成。每星期一個報告,45分鍾的演講,10到15分鍾的提問和討論,主講人都是邀請而來的重量級專業人士。

韓一邁是今天的主講人。簡單地介紹了題目和自己後,他的第一張透明片是全頻電磁波譜。

“早在麥克斯韋提出他的著名方程組之前,人們已經知道光速是每秒30萬千米。在提出電磁波假說後,麥克斯韋推導出了電磁波的速度,竟然也是每秒30萬千米。物理學中的巧合是不存在的。因此,麥克斯韋大膽推論:光,也是一種電磁波。”

研討會場慢慢安靜下來。

“天妒英才。很不幸麥克斯韋先生30多歲就去世了。他去世9年後,赫茲博士在他著名的實驗裏第一次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那是1888年。

“後麵的故事幾乎就是近代物理學曆史。到今天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不同頻率的電磁波,按光子的頻率由低向高來看,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因為光子能量正比於頻率,所以無線電波光子的能量最低,而伽馬射線能量最高。”

第二排靠中間的一位女士舉起了手。韓一邁示意她可以提問。

“您是否確定X射線光子能量一定比伽馬射線低?”她似笑非笑地說。

“非常好的問題。”韓一邁微笑道,“我剛才所說的,是天體物理學的說法。不同的學科說法可能稍有不同。所以我猜您不是天體物理背景。您有可能是粒子物理,或者醫學物理學家。我猜的對嗎?”

“正確。我學的是醫學物理。”

“好極了。我必須坦白說,您的問題非常好。伽馬射線最低能量是0.5百萬電子伏,而醫學加速器可以輕鬆地把電子加速到6百萬電子伏,甚至更高。這些高能電子在打靶中損失了所有的動能,這個過程就是軔致輻射,結果就是大量的高能X射線產生。軔致輻射能譜是連續的,所以這個過程中產生的X射線也有一個能譜,能量最高的X射線光子,與打靶前的高能電子的動能相同。事實上,這也是CT的原理。隻不過CT的能量比較低。”

“這正是我想說的。請您繼續吧。”

“非常感謝您的嚴謹。所以,嚴格地說,X射線與伽馬射線在能量上有重疊。區別X射線和伽馬射線的唯一標準,是射線怎麽產生的。如果是通過粒子湮滅或者原子核輻射產生,就是伽馬射線,否則就是X射線。一個4百萬電子伏的X射線光子,與一個4百萬電子伏的伽馬射線光子有區別嗎?答案是:完全沒有。在物理上,這樣的兩個光子是全同的,無法分辨。”

這樣的小插曲在報告中時常會有。無論什麽問題,韓一邁倒也都接得住。他擰開了瓶裝水的蓋子,喝了一口,換到下一張透明片,繼續他的演講。

“人類的肉眼隻對可見光敏感。而可見光在整個電磁波頻譜中非常窄,甚至可以說,微不足道。比如我們今天的禮堂裏就充滿了各種輻射,無線電波,微波,遠紅外,紅外,甚至紫外線,我們對這些輻射毫無感知。所以,我們現在現在所看到的世界,並不是世界的全部。”

韓一邁又換了一張透明片。“並不是所有的動物看到同樣的世界。我們養的寵物,比如狗,它們視覺敏感的光譜和人類大致一樣,卻又有所不同。它們沒有很強的色彩分辯能力,看不到我們人類眼中五彩繽紛的世界。但是它們卻能對一部分紅外光譜敏感。

“人類和寵物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可以說是進化的結果,但更象是選擇的結果。我們或許被選擇隻能感受可見光,這樣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相信,並沒有除可見光之外的其它的生命存在。”

“Michael,你是否懷疑進化論?”台下有人打趣道。

“我想,很多生物學家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曆:勸說一位物理學家相信進化論,並不比在實驗室裏通過轉基因創造一個新的物種容易。他們明明知道一個轉基因的植物新品種可以三到五年培育成功,而這樣的品種通常有防蟲、防旱、高產且容易存活等更適應生存的優勢,他們無形中扮演了造物主的角色,卻又硬要你相信,大自然的多樣化是幾十億年來物種自己進化的結果。”

有人忍不住鼓掌。

“所以對很多物理學家而言,進化論如果真的是對的,那就太不合理了。幸運的是,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是主流科學家,生物學家才是。”

台下笑聲一片。

“讓我們回到今天的主題。在很多方麵,人類並不比其它物種更進化。比如寵物就能看到一些對人類而言是無形的東西,因而非常緊張,叫個不停。而我們人類卻不明所以。

“舉個例子,假如此時正有幾個無形生物遊蕩在這個禮堂,”韓一邁風趣地笑了笑,“它們現在就在我們身邊穿梭,我們也感覺不到。但是如果恰好在我身邊有條狗,它就會警示我。

“也就是說,對於這個世界,我們隻看到了一部分信息,隻是盲人摸象而已。而真實的世界,可能完全不同。”

“所以才有宗教,才有信仰。”有人接口道。

“原始的宗教信仰可能是這樣吧。”韓一邁同意,“信仰是一種需要。但是信仰的本質卻是出於無知,以及由無知引發的各種情感,比如憧憬,好奇,惶恐,和無奈。這也是我今天要涉獵的問題之一。眾所周知,一個二維的生物無法想象三維空間的存在,因為它沒有這種知識;但是它可以有信仰,或者信仰三維的存在,或者不存在。但是對於身處三維空間的生物而言,並不存在‘信仰三維’這個概念。正如魚在水中遊,不需要信仰水的存在。”韓一邁緩緩道。

“Michael,你的意思是說,任何宗教,實際上可能真偽並存。”

“如果隻是一種信仰,隻是教條的話。”

“宗教不都是這樣嗎?”

“不是的。起碼剛開始不是的。真正的宗教注重實踐。實踐高於教條。”韓一邁解釋道,“今天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把教條當做根本,變成了純粹的信仰。這個現狀,在很多佛教經卷裏早有記載,稱我們這個時代為:末法時代。”

“Michael,我可不可以這麽理解你的話:最開始的宗教並不全是信仰。”

“是的。我們繼續深入這個話題可能超出了今天的演講內容。”韓一邁笑了笑,“簡單說,宗教是一種玩具,但是對於內心的潛能尚未開發,靈性沒有成熟的人,卻是最有用的。”

“您剛才說了,信仰源於無知,或者對極限知識的匱乏。我個人比較認同您這樣的說法。但如此一來就有一個很自然的推論。因為一旦我們用有了這種極限認知,是否可以證明一種宗教的真偽?因為按照有神論的宗教觀點,懷疑是有罪的。無論猶太教,天主教活著伊斯蘭教,都這麽認為。但是對科學而言,隻有懷疑才會求證。因為科學可以證實,也可以證偽。我們是不是通過某種辦法,獲取這種極限認知,從而證明一種宗教的真偽?”

“是的。這個辦法或者過程,在古印度的吠陀宗教裏,稱為印證。在佛教裏,也有類似的說法。記錄在經卷裏的故事,通常是超乎自然的,不可思議的現象,經過特殊的訓練,開啟內在的智慧,是可以印證宗教中所描述的,所謂的種種神跡。”

“有了這種體驗,或者您剛才說的‘印證’,就不再需要信仰了。”

“我們最好不要這麽說。顯得有點兒功利。”韓一邁思忖著,他想找一個合適的說法,“即使你有幸印證了,但必須承認,即使是今天的宗教,也曾經幫助了我們。宗教是非常好的東西。就好比您大學畢業了,也得承認,在幼兒園裏學到的東西還是有用的。”

“Michael,我沒有問題了。謝謝你的詮釋。”

“You're welcome,”韓一邁笑了笑,“剛才的內容,請不要向梵蒂岡匯報。盡管我們跟他們一直有熱線聯絡。”

哄堂大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