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蘇

玻璃缸裏的孫鳳玻璃缸裏的孫鳳玻璃缸裏的孫鳳玻璃缸裏的孫鳳玻璃缸裏的孫鳳玻璃缸裏的孫鳳玻璃缸裏的孫鳳玻璃缸裏的孫鳳
個人資料
正文

長篇小說《一念地獄》 第九章 匿名電話

(2022-07-05 17:48:57) 下一個

這句話的每個字對當時的吳欣漪來說,都像是來自遠古的神秘字符,晦澀難懂。等到吳欣漪終於破解了這句話的意思後,才注意到對方早已經掛上了電話。電話裏傳來的嘟嘟聲,像是某個女人或某幾個女人得意的笑聲。

吳欣漪坐在路邊的車裏,發了很久的呆。在她的媽媽群朋友裏,有不少人的丈夫在國內有女人,大家都心照不宣,維持著表麵的和平。甚至有些媽媽在溫哥華這邊也有自己的情人。無論是國內的丈夫,還是國外的妻子,對彼此的行為都心知肚明,並有了不說不問的默契。有一次,她陪其中一個朋友去購物。在那位朋友隻用了兩個小時就刷了二十四萬加幣之後,吳欣漪驚呼道:“你家的錢是大風刮來的?你怎麽花起來一點兒也不心疼?”

那朋友笑著說道:“我心疼有什麽用?我不花也被別人花了,我再給他省他也不會感激我。”她嘴角的笑與她眼底的傷感與無奈給了吳欣漪同樣心驚肉跳的震撼。

對於這些朋友的做法,吳欣漪幾乎不能理解,甚至私底下認為他們褻瀆了愛情這兩個字。吳欣漪從來沒有質疑過她與鄭奎山對彼此愛的純潔,更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婚姻會被大環境汙染。

吳欣漪沒有去上課,她看向人行道上的一棵樹。那棵樹很別致,樹上長的東西不知道是葉子還是花,是那種略淺一些的鐵鏽紅的棉絮狀,霧蒙蒙地團在樹上,使整棵樹象一個大大的紅色棉花糖。

吳欣漪第一見過這種樹,就像她第一次遇到情感背叛一樣驚詫。世界向人們展示的,永遠隻是滄海一粟。

吳欣漪在觀察了棉花糖樹一個小時後,依然無法控製自己去質問鄭奎山的衝動,於是她給對方撥去了電話。顯然吳欣漪並不具備她的朋友們處理同樣問題的涵養,第一句話她就單刀直入:“鄭奎山,你是不是在國內有了別的女人?”

男人如果不想解除自己的婚姻,對妻子這種幼稚的問題,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做法:那就是矢口否認,甚至打死不承認。而且他們普遍具備一種能力,那就是哪怕被抓奸在床,也有辦法跟對方撇清關係,然後言之鑿鑿地力證自己的清白。

鄭奎山當然也不例外,他不但矢口否認,還舌燦蓮花地講述了自己如何抵抗住了無數的致命誘惑,同時表達了自己對吳欣漪的忠貞不渝,直到吳欣漪覺得自己能嫁給鄭奎山是如此的幸運,並感受到了超出之前的幸福,兩人才在對彼此的牽掛中放下電話。

但好景不長,十天前,吳欣漪再次接到了一個電話,依然是一個陌生人的號碼,卻不是上次的那個號碼。對方告訴了她一個地址,說鄭奎山平時常在那裏住,除了他,裏麵還住著一個三十出頭的女人和一個七八歲的女孩兒。

這一次,即便依然心亂如麻,但因為有了一個月前的誤會,吳欣漪卻沒有象上次那樣立刻打電話去質問鄭奎山。恰逢兩個孩子剛好放假,本來要帶他們先去歐洲玩兩周再回國,吳欣漪臨時改了主意,她定了回國的機票,帶著孩子提前回國。

就是那天早晨,吳欣漪帶著一雙兒女從機場直接打車到了這個地址。這是一棟吳欣漪從來沒有見過的連排小別墅,她站在狹小的院子裏,激動地大聲喊著:“鄭奎山,鄭奎山!”

當鄭奎山和一個女人穿著光鮮地出現在房屋門口的時候,吳欣漪的心停止了跳動。那一刻,吳欣漪還沒有意識到,她身體流淌的不再是紅色的血液,而是耀目的岩漿,她已經被瘋魔控製。

追悼會那一天,按照吳欣漪父母的意見,隻有父母、公婆、一雙兒女以及鄭奎山參加。

直到追悼會前一天的下午,鄭奎山才硬著頭皮告訴兩個孩子實情:“媽媽沒有救過來,她被主接到天堂去了。”鄭奎山雖然不是基督徒,但他希望用這個說法來減輕從小就去教堂的孩子們的痛苦。不知道是不是這個說法起了作用,兩個孩子並沒有像大人們設想的那樣撕心裂肺地嚎啕大哭。他們知道了母親的離去,但並沒有真切地體會到離去到底意味著什麽。誰也不知道孩子的心裏想到了什麽,想到了多遠。他們隻是哭著,然後簡單地一遍又一遍地跟他們的長輩確認:“那是不是說,我們再也見不到媽媽了?”

遊魂吳欣漪坐在自己已經化了妝的凍臉旁,迎接著依次前來的親人,聽著他們對自己最後說的話。

第一個是吳國慶,他站在女兒的麵前,顫抖著雙手,不停地摸索著吳欣漪又冷又硬的臉,輕輕說道:“從你來到這個人世,我的心就跟著你跳動。你的哭,你的笑,你的失落,你的驕傲,你的一點點成長,你的一點點彷徨,都在我的心裏被無限放大。你讀書識字,你交朋友,你出門,你旅遊,你上大學,你交男朋友,你工作,你結婚,你生孩子,你的每一步,我都是膽戰心驚、如履薄冰,好不容易你長到了三十六歲,一切看起來安穩下來,我剛剛想喘口氣,你卻用這樣的方式來對待我,對待你含辛茹苦養大你的父母!小漪,你去了哪裏?如果人真的有靈魂,可不可以通過什麽方式告訴爸爸,爸爸好去找你,哪怕隻見見你的影子也好。”

吳欣漪撲進父親懷裏,撕心裂肺地喊道:“爸爸,我就在你麵前啊,我就在你懷抱裏,你聽不到我嗎?你再仔細聽聽啊?”

但吳國慶並沒有聽到,他呆呆地站在那裏,幾天之內頭發已經花白,蒼老的讓人心碎。

第二個是裘馥蓮。她沒有說話,隻是彎下腰,抱住女兒,把臉貼在女兒的臉上,親吻著她,滾燙的眼淚一顆顆落下,把吳欣漪臉上的粉衝的溝溝壑壑。

吳欣漪的意識順著母親的嘴移動,貪婪地享受母愛最後的親吻。她已經哭的泣不成聲,感覺到自己的意識似乎正在變得模糊。

第三個過來的鄭奎山用力把嶽母抱扶到後邊的座位上,然後重新走到吳欣漪麵前。他從口袋裏掏出一包濕紙巾,然後輕柔地擦著吳欣漪的臉。在擦掉入殮師化的略顯誇張的妝容後,呈現在鄭奎山麵前又是那副既熟悉又陌生的臉。

南瓜蘇版權所有,謝絕轉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南瓜蘇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ugan' 的評論 : 謝謝幹幹。
tugan 回複 悄悄話 今天讀到這裏。報告一聲。
南瓜蘇 回複 悄悄話 謝謝采心鼓勵,我寫的時候非常傷感。
悉采心 回複 悄悄話
讀這章時代入感太強,仿佛就在現場,看每個人跟小漪告別,竟忘記了是一支筆寫的。

字裏行間能感到作者的情緒飽滿而賁張,像這句:她身體流淌的不再是紅色的血液,而是耀目的岩漿,她已經被瘋魔控製。。。非常煽動讀者的情緒:))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