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最初結識的幾個加拿大人

(2022-07-25 12:03:31) 下一個

 

我最初結識的幾個加拿大人

                                 萬沐

登陸加拿大,也是在現在這樣一個七月天,滿眼的綠樹,還有很多的花草、向日葵、農場遍地的水果,以及和中國人不一樣的各色人種。

初到多倫多,周圍的一切是陌生的,但也是親切的。除過很快結識了當時善良的房東兩位李先生,還認識了當地教會的幾個西人朋友。我在十幾年前已經寫過“兩位李先生”的故事,今天就說一下剛到加拿大時認識的幾個當地人。他們是StephenRuth,和Larry,還有Tim等朋友。盡管當時的語言交流起來還有障礙,但這並不影響大家在一起的親切和溫馨。

Stephen當時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單身小夥子,高鼻深眼,個子近一米九,他是從IBM辭職專職傳教的,開了一個周末學習聖經的小組。Stephen平時很愛開玩笑,並沒有傳教士給人的那種古板的感覺。他也學習中文,經常請幾個中國人去他家裏聚餐,幾個租住在他家的西人小夥子也一起參加。Stephen手很巧,能準備許多好吃的菜,餐桌上結巴的英語、蹩腳的國語夾雜,聚會氣氛非常輕鬆愉快。其中有一個在樂隊裏吹Flute的西人小夥子,叫Tim,是Thunder Bay那邊的人,他哥哥和Stephen是滑鐵盧大學的同學。Tim個子不高,長得敦敦實實,留一頭金色短發。他平日裏總是笑眯眯地,也跟著我們學中文。有人給他取了個中文名字叫“曉天”,但昵稱是“小甜”。當大家叫“小甜”的時候,他總是做出很誇張的樣子,捂著臉表示害羞。小甜以後去了上海工作,聽說還娶了一個中國太太。

我曾請Stephen和小甜來家裏吃過一次火鍋。Stephen說,這是他平生第一次吃火鍋,很有紀念意義。而小甜可能是為了還我一個人情,則請我和太太去ACC體育館看過一次冰球賽。

Stephen是這個群裏的中心人物,愛經常和人聯係,他家裏也是活動的中心,平日聚會不斷。每當有比較重要聚會的時候,他還會喊上他的中學同學Simon夫婦。Simon是一個高大英俊的小夥子,比較沉默寡言,他的太太Melody則是一位絕色美女,身材高挑,皮膚白皙,一頭金發披肩,總是笑語盈盈。以至於我女兒當時說,形容這位阿姨用“漂亮”這個詞還不夠,要用“美麗”才行。Melody是個工程師,人也很Nice,有時候會給我們講講找工作的事,很受大家歡迎。

Ruth則是一位華人老太太,但已經不會說中國話了,隻說她的老家在潮州。Ruth慈眉善目,能做一手很好的糕點,每次離開她家,還要讓我“兜著走”,總要讓我拿一些點心給我女兒吃。

另外有一個老人叫Larry。他是一位中學曆史老師,也是一位早年多大畢業的曆史學碩士。Larry是個高個子,長相很像白求恩。我對他說白求恩在中國非常有名,他很像白求恩,老頭聽後,笑眯眯地表示“非常榮幸”!他說他有十幾個孫輩,其中幾個和我女兒一樣大,他也很高興我稱他為“Canadian Uncle”。以後幾年不見,有次在一個學校碰到,Larry遠遠就喊我:“Frank”。他還記著我的名字,並問我家人和孩子的情況。雖然說話依舊很親切,隻是我看到他已經衰老了很多。老人家現在如果還健在的話,應該是九十開外了。

以後Stephen和在經常一起聚會的Cynthia戀愛了,Cynthia性格熱情爽朗,能說會道,來自東岸海洋省份,是一個中學教師。當時為了表達對Stephen聖經學習小組的支持,她還請我們七八個人去她 Mouskoka的新屋子裏搞過一次活動。

他們結婚時我們家也去參加了婚禮,送的禮物是一套中國的宜興茶具。

相較這群人裏的其他幾個朋友,Stephen和我的關係當時更密切一些。他以後去中國,我還請朋友接待過他。Stephen人很聰明,他一直努力學中文,後來還能說一口流利的國語。他的中文名字“天華”,就是我一開始給他取的。

我記得我在北美時報做主編後,他給他的教會活動做中文廣告,也是主動來報社找的我。我想,他大概是有些支持我第一份工作的意思。

Stephen結婚後,我還帶他們兩口子去過我朋友家的一次聚會。以後,由於忙,我也就沒有參加他那邊的學習活動了,隻是請他們幾個人來我家吃過一次餃子。

前兩年我碰到Stephen的一個親戚,他說,Stephen都已經幾個孩子了,並給了我他的電話。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但我一直記著初來加拿大時,和這些西人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感到他們個個都很純真善良。我想,是應該抽時間去和他們聚聚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