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番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們的一年(22)他們眼中的圓滿

(2023-10-05 18:07:23) 下一個

Stockton出發,說是三個小時就能到達拉森火山國家公園(Lassen Volcanic National Park)。我們早上十點半出發,一路走走停停,下午兩點多,才開到通往公園的山道入口。

蔣先生過門不入,直接開去了距離公園最近的一個小鎮Chester。他說,在優勝美地兩天,他快餓出饑荒了,早上見我吃麥當勞的炸雞漢堡,感覺他嘴裏的兒童漢堡簡直不是人食,一心也想吃點真正的肉,最好是牛排。

至於一個體重將近兩百磅的成年人,為啥要點兒童漢堡,這就說來話長了。蔣先生有著極其頑固的飲食習慣。他總覺得麥當勞的東西不健康,不得已時,吃上一點點,充充饑就行。之後再狂補他的健康甜點”—糖果巧克力可樂冰激淋。這些習慣伴隨了他大半的人生,我想替他糾正,也是回天無力。

一路念叨著牛排走進的飯店,看了半天菜單,他還是隻點了自己平常在家吃的老三樣:法式吐司,鬆花蛋和培根。這個食譜,他可以吃上一百年。

吃完飯,已過四點半。等我們開到火山公園的大門口,已是五點多。

我早已習慣了這種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的旅行方式。跟拖拖拉拉的人在一起,隻能行到哪裏算哪裏。說好了要花一年的時間用來旅行,旅行就變成了生活。別人家的旅行求深度求廣度,我們的旅行,隻能是在除了休閑之外,大部分時間行路看路,遇見風景就看一眼,看不到也就算了。安慰自己說:都是過生活,沒什麽非做不可的事。

心平氣和比較重要。如果一路爭吵,就算看遍美景,內心裏沒有inner peace,也會消化不良。

 

就我個人而言,公園的開場是驚豔的。盤山路上霧氣彌漫,感覺我們一直開在雲海。沿路最大的特色,是漫山遍野的鬆樹,一半枯黃,一半蔥翠,再加上因為山火被燒焦的黑色樹木,和死去太久變成了白色骸骨的樹幹。那種生命力與死亡交相混雜的靜默,在雲霧的裹繞之下,有種詭異的美。

 

山上很冷,但綠色的草地上,開滿了嫩黃和乳白色的野花,加上五顏六色的樹,視覺效果可以得奧斯卡。

 

進入公園的大門,橫亙在路邊的第一個觀景點,是類似於黃石公園那種散發著臭雞蛋味道的沸騰岩漿,學名硫磺工場(Sulfur Works)。這是一個熱火朝天的工地,突突突突,散發著蒸騰不完的熱氣。

 

蔣先生觸景生情,給孩子們講起了故事:

傳說在希臘,也有一片這樣的硫磺地,那是古希臘文明中,死神Hades的居住地。

蔣大核心不在焉地問:什麽是古希臘文明?

這是我們給蔣大核下達的任務:要學會認真傾聽,每次聽講,至少要主動提出一個問題。這樣才能培養專注力,提升學習的興趣。

蔣先生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古希臘文明,是曆史上一個著名的文明標杆。所謂文明標杆,也就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以及它們所承載的文明。這些文明,通常會在當時以及之後的時代,影響著世界上其他的國家。當今世界,文明的標杆當屬美國。之前一兩百年,則是大英帝國。再往前,回到十七十八世紀,西班牙法國荷蘭匈牙利等歐洲列國憑借其雄厚的航海實力稱霸世界,他們的船隻到處穿行,到處殖民。那時候,宗教的掌控力也非常強大,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麵麵,所以宗教文化盛行。再然後,我們回到十四十五十六世紀,也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文藝複興時期,文學繪畫等藝術文化蓬勃發展,這其中,意大利算是當之無愧最具影響力的國家。

蔣大核已經戴上神遊萬裏的麵具。這些講述裏,既沒超級馬裏奧,也沒披薩麥當勞,顯然並不符合他的口味,蔣先生隻能長話短說,直切主題:這些,都是近代史,如果追溯到遠古時代,那就是古羅馬等文明主宰的時代。上述文明,其影響力都是世界性的。但其實, 差不多與古羅馬同時代,可能更早一點,還有一個相對小眾但同樣出名的文明,那就是古希臘文明。它盛行在希臘半島愛琴海以及地中海區域,算是西方文明的起源之一。

古希臘文明裏,有各種神明,什麽愛神火神太陽神。今天我要講的,就是與古希臘死神Hades有關的故事。

Hades生活在類似於我們現在看到的硫磺工場這種地麵冒泡,寸草不生的地域。當然,死神住在地下,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

有一天他醒來,覺得有點悶,就跑到地麵上來玩,然後,他就看到了一個特別漂亮的姑娘。死神麽,總是邪惡的,他就把那個姑娘擄到他那寸草不生的硫磺地下去了。

那個美麗的姑娘,碰巧是農神Demeter,主宰作物生長與豐收。農神被擄了下去,那還了得,地麵的穀物立刻停止了生長,整個世界變得荒蕪,寸草不生。

農神住在硫磺地下,每日以淚洗麵,非常難過。地麵上什麽都長不出來,自然一派怨聲載道,民不聊生。日子久了,死神也內疚了,他答應把農神放出來,但每年隻許出來六個月。剩下的六個月,要和他一起生活在地下。

所以,農神每年可以在地麵上待六個月。在地麵的日子,農神非常快樂,地麵上萬物生長,一片欣欣向榮。而剩下的六個月裏,農神陪著死神住地下,地麵就萬物凋零,一派蕭殺。

 

我沒去過希臘,看來那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好地方。也可見,古希臘人民生活在車馬很慢的時代,要像現如今那樣放眼地球,每一天不同的地方都在上演四季輪回,死神哪裏還敢扣押農神?Demeter大概整年都忙著在全球各地巡回演出,把生命力撒向地表的邊邊角角了。

 

我訂的Manzanita Lake Campground,在火山公園主幹道的另一端盡頭。所以,從公園大門口開到營地,就相當於沿著主幹道,把火山公園遊上一遍。

又是一個出門沒看黃曆的日子。這個傍晚,彌漫的霧氣籠罩了大半個山頭,前方能見度隻有五米。

 

一路盤山,一路攀升。一側是峰嶺峭壁,一側是萬丈懸崖,再加上山路彎彎繞繞,蔣先生一路開得小心翼翼。他略帶遺憾地說:我感覺,如果沒有霧,從這個角度看過去,山下應該風景無敵。

我樂觀地想:今天是不行,但明天出公園時,霧氣應該已經散去,還是來得及看的。所以遇見地圖標注的景點,我並沒有催促任何人下車。畢竟,火山公園海拔高,室外氣溫已經降落到個位數,我們帶的衣服不足以禦寒,想要出去徒個步,先得做做心理建設。

一度,盤山路海拔上升至8000英尺,路邊好多還沒來得及融化的冰川。孩子們才管不得嚴寒,跑上冰川愉快地奔跑嬉笑。在童年裏,風景是次要的,活動體驗帶來的快樂才是王道。

 

到了營地,孩子們的活動就更豐富了,先是擺出麥當勞的玩具打擂台。

 

然後,蔣大核發現了我們帳篷旁那一截巨大的樹樁。他問我,上麵為什麽會有那麽多圈圈?

我說,那是樹木的年輪,一個圈圈代表一年,你隻要數一數那上麵有多少圈圈,就能知道樹木的年齡。

營地的那截樹樁,兄妹倆數出了160年。

 

火山公園的高光時刻,是蔣大核結交了一個小朋友Max,跑去他家的營地玩耍了。

現如今,蔣大核看見生人,搭起訕來再無包袱。就算有時候話題比較雷人,總也有click的時候,尤其是麵向天生對大孩子懷有敬畏的小小孩,譬如五歲的Max

蔣大核滯留在Max家的營位,遲遲不歸。很快,蔣小詩也跟了過去。為了讓孩子們歸隊,蔣先生不得不親自出馬。

眼看著自家大小在別家桌前坐定,半個小時也不回來,還笑聲陣陣。到最後,連我這個anti social的人,也跟了過去。

那是一個父親帶著三個孩子在露營。孩子們分別是九歲,八歲,和五歲。家裏還有一個三歲的小孩,媽媽帶著小娃沒有出來。四個孩子全部接受家庭教育,並不去學校。父母帶著年幼的孩子們到處跑。據說過往幾年,他們一家子去過日本,去過印度,去過南美,還去了歐洲,孩子們小小年紀,足跡已經遍布幾大洲。

孩子們聚在一起玩篝火烤棉花糖,嘰嘰喳喳聊大人們插不進嘴的無厘頭話題,熱鬧得像個動物園。一晃就到深夜,大核和小詩根本不想走。這自然而然發展出的友誼,比父母強扭配對的玩伴,更讓他們珍惜。

 

回到帳篷,蔣小詩宣布:這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倒頭就睡著了。

蔣大核默默躺倒,說:請不要跟我說話。

我吃驚問道:為什麽?你不是玩得挺開心的嗎?

他說:我是很開心。但現在,我的心裏又苦又甜。

我問:苦什麽,甜什麽?

他說:甜的是,明天早上我還能見到他們。苦的是,明天我就要跟他們告別了。

一席話,說得我心裏也又苦又甜。相聚背後自帶離別的陰影,大人們尚且心有戚戚,又如何教導孩子們從容麵對?隻能說,成長,就是一個慢慢學會接受甘苦的過程。

 

第二天,孩子們跟那家人依依惜別後,蔣先生不走回頭路,直接開車往西北方向而去。他說,他前一晚在旅館做了點research,這會兒要帶我們去看一個超級有趣的地方:地下岩漿洞穴,Subway Cave

地下洞穴已經出了火山公園西北側的大門,嚴格意義上來講,不算國家公園的一部分,屬於拉森國家森林地區。它應該是一個很小眾的景點,因為停車場幾乎沒什麽人。

走過一片低矮的灌木叢林,看看野花,看看蜥蜴,我們來到洞穴入口。

洞穴裏裏麵黑黢黢一團。前幾天在優勝美地買的頭燈忘了帶,又懶得回頭去拿,隻能硬著頭皮一頭紮進黑暗之中。要不是前麵兩位遊客持有手電,我們幾乎什麽都看不到。

 

那兩位遊客大概是地質學家,在這個什麽都沒有的洞穴裏走得很慢,不停敲敲四壁,上下左右地摸索,又興奮地私語,好像發現了一個寶礦。我們隻是穿洞而過,很快就超越了他們,又陷入一片純粹的黑暗之中。蔣先生打開手機上自帶的電筒照明,一行四人手牽著手牽著手牽著手,跌跌撞撞往前探索。一度,我擔心這個地方久無人煙,說不定洞穴深處入住了一隻沉睡的怪獸,我們時刻會把它吵醒,隻能不停噓娃,讓他們說話小聲點。想來,geek們天生熱愛dungeon,蔣先生主動找到的地方,也是為了滿足他在地牢探險的欲望。

想想雲山霧繞的國家公園可能擁有的美景,再看看這空徒四壁的黑暗洞穴,我有種嫁雞隨雞的無奈,隨即又升騰出一種隨遇而安的平靜。與蔣先生夫妻多年,這份修煉不是白搭的。

地麵坑坑窪窪,天花板觸手可及,摸起來也是毛毛剌剌,帶有很多氣孔。看來有一股巨大的岩漿穿地而過,打出一個巨大的洞穴來。

 

 

在一個叫風穴的地方,我們按照提示,凝下心來,似乎真能感受到有微風拂過。指示牌介紹,這裏曾有兩股岩漿穿梭而過,一股細細瘦瘦,高達12英尺,另一股隻有三英尺,但是給地麵留下了更為深重的溝壑。

出了洞穴,蔣先生高呼值得。他覺得,火山公園之行雖然開篇平淡,隻是一片雲霧,但經過昨夜孩子們的營地外交,加上今早的熔岩管道探索,此行非常圓滿。

 

 我默默收起寫著拉森穹頂,火山渣錘等著名觀景點的筆記,把它塞進了車門一側的廢紙袋。

作為本次行程的設計者,他們開心,我也就開心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yourwish 回複 悄悄話 越讀越覺得你對全家出遊的心態跟我的如出一轍。。。。。。。by the way, 弗吉尼亞的luray caverns 絕對值得看,如果有機會。stunning !
番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ohuan' 的評論 : old lady才好配old man
番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aoge' 的評論 : 你也覺得棒,那我更應該開心了。:)
mohuan 回複 悄悄話 成了Old lady就莫辦法了:-)
xiaoge 回複 悄悄話 “營地外交,隧道探索”,此行在我這個外人看來也非常圓滿,你這個設計者和蔣先生這個執行者都好棒!
番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可能成功的P' 的評論 : 咳,咳。。。有句話叫做:不然,能怎樣?就像生活,經常有掀桌子的理由。:)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讚番橋修煉出活在旅途的豁達心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