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番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半錦瑟一半煙灰 (20)

(2021-12-07 05:04:31) 下一個

商學院的生活,有苦有樂。

我和小籮被分配到了同一年級的不同班級,分開上課。第一學期的課程由學校安排,雖然大多數必修課內容差不多,但授課老師不一定相同,因此大家的進度並不同步,留的作業也各有差異。總之,第一學期,基本上是各學各的。

最難過的是語言關。要說,我從初一開始學英語,一路上到大學,又通過了極富挑戰性的托福和GMAT考試,算是有一定的基礎了,真正坐進課堂後卻時常有種鏡花水月的無力感。老師們在課堂上講解的內容,我聽得一知半解;課堂討論,又時常在神遊中思緒短路。課堂參與對我來講需要極大的勇氣,一來,我要確保自己聽清了老師的問題;二來,我不知自己的觀點是否已被其他同學陳述過了。各種權衡下,做鴕鳥是比較容易的選擇,不發言也就不會出醜。除非課堂參與分會影響到期末成績,那麽就算表現弱智也得硬著頭皮舉個手。

當然,這種困境也不是沒有解決之道。如果課前認真預習,對老師所要講解的題材和內容有所了解,上課時就會容易許多。隻是,我閱讀速度很慢,商學院的課程強度又大,每上完一兩堂課,老師就布置海量作業。為了保證每天的睡眠時間,我不得不掙紮在按時完成作業和預習之間,顧此失彼。時常還要擠出時間來看上幾集肥皂劇,免得自己在高強度的課業壓力下走火入魔。結果就是每天頂著熊貓眼上學,作業完成得並不出色,課堂效率也極為低下,《老友記》倒是被我完完整整地從頭看了一遍。

小籮也麵臨著同樣的問題,但她很快就適應了商學院的學習強度。她會在周末的早上熬上一大鍋咖喱飯或牛肉醬,然後用自封口食品袋分裝成七八十來份,放進冷凍箱,每餐解凍一兩份,用微波爐熱一下就開吃。“這樣就省下了做飯的時間啊。”小籮一邊吃著咖喱飯,一邊用熒光筆在課本上標記重點。我依樣畫葫蘆地做了一大鍋我愛吃的豉油雞,隻是連吃了三天,就成功地把這道菜給戒了,之後好幾年,隻要看到“豉油雞”這三個字就反胃。隻能去商業街買了吃,雖然西餐的味道並不符合我的中國胃,至少新鮮,還能時常換換花樣。為此,我特別佩服小籮的能屈能伸,她對美食的熱愛更勝於我,竟能在使命昭然時忍受這般單調的飲食,日複一日。我覺得她前輩子一定是株仙人掌,可野生,可盆景,耐得住沙漠的寂寥,也開得出炫目的花朵。

第一學期過得像夢魘。缺食少覺,每個人都掛起了黑眼圈,期末成績還隻是勉強混個中等。不過,歲月總在靜悄悄中改變著我們,就像我們在備受折磨中日漸精進的聽力和口語。時間奔流,又會大浪淘沙般留下一些永恒的美好,譬如真正的愛。

讀商學院的頭半年,小籮和張帆每天隔著時差掛在Skype上,隻是簡短問候,報一聲思念和平安,甜蜜度有增無減。一個周末,小籮在她房間裏寫作業,我走進去跟她討論一個學術問題,看到視頻那端的張帆正在酣睡。小籮豎起一根手指,放在唇邊“噓”了一聲,輕輕告訴我:“張帆加了一個星期的班,正在補覺呢。咱們小聲點兒,別吵醒他。”說話間,眼角眉梢都是溫柔。我想,所謂遠距離情感容易翻車,不是感情本身在變淡或湮滅,而是承載愛的主體有多麽強烈的意願想要維係住這份感情吧?

張帆在聖誕節時來看小籮,每天變著花樣給小籮加餐進補,順帶著讓我也沾了光。作為回報,我努力給倆夫婦製造私密空間,除了回家吃飯,其他時間盡量泡在圖書館。假日期間,本地學生都回家過節了,大部分留守的學生也各有安排,因此圖書館總是空空蕩蕩,讓我感覺自己像一個駐守在圖書館的幽靈。

這樣的時刻,我會覺得孤單,內心也變得鹹澀。我發現,我還是沒能原諒昆鵬。說好相依相伴一輩子,他卻背叛了自己的諾言。我希望他背負著愧疚的十字架,直到我喊停的那一天。

我不是沒有向往過開展一段新的戀情。在商學院的第一學期,我也遇見過單身同學直接或隱晦的示好,都被我用禮貌的方式回絕了。不是我對昆鵬還抱有期待,而是那些男人並沒有優秀到讓我動心的地步,至少,他們在外形或氣質上比不過昆鵬。我不甘心將就,尤其是當我意識到在上一段感情中,我的出局如此被動,更讓我無法退而求其次。我胸中堵著一團氣,發誓一定要找個比昆鵬更優秀的男人!

小籮知道我的心意。她說我隻是還需要時間,更需要緣分。她支持我寧缺毋濫的決定。對於通過她來向我示好的邀約,她有她自己的阻截方式。她會咯咯笑著說:“貌似我家文文對我更有興趣,你要不先跟我PK一下?”同學圈流傳著我倆是蕾絲邊的謠言,我倆隻是一笑而過。急著辟謠的,多半是對受眾有所求,而我對他們並沒有期待。小籮更不在意。除了張帆,其他人怎麽猜測與她何幹?

 

第二學期,日子好過了許多。經過一學期的磨練,大家在語言方麵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聽老師講課或小組討論時不再抓瞎。更重要的原因,是學校允許自由選課。我和小籮都對金融比較感興趣,因此選擇了許多相同的課程。同樣的上課時間,同樣的教授,遇見分組學習,我倆自成鐵杆組合。如果時間不夠用,我們會分工合作,各自攻克一部分難點,之後在飯廳交流學習心得,事半功倍。商學院的課程並不晦澀,也沒有特別深奧的理論,讓大家望而生畏的,很大程度上是工作量的堆積,譬如讀不完的資料、寫不完的作業、開不完的會。能有個誌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擔學習重任,考前一起複習難點重點,已是極大的緩解。

當然,該寫的作業還是要寫,該熬的夜還是會熬,隻是我們早已習慣了這種生活節奏。與第一學期不同的是,我們開始有時間在飯桌上討論學習以外的話題,譬如,找工作。

評價一個商學院的好壞,標準之一是就業指數,包括就業率、薪酬水平、就業滿意度等。所以,學院內有關就業的信息鋪天蓋地。學校還專門開設了就業輔導中心,舉辦各類求職研習會,也時常會邀請大公司過來做職業推廣,每隔幾個月還會舉辦專場招聘會。

我覺得我老了,每夜熬到淩晨兩三點後,一覺就能睡到中午。所選課程也基本上是在下午或者晚上,下完課接著熬夜。如此周而複始,我覺得自己的生物鍾被調整成了太平洋某島國的時間,但凡上午舉辦的求職專場,我因為補覺而統統缺席。下午晚上忙著上課,又沒有時間出席。所以,各種研習會或招聘會都與我絕緣。我得到的求職信息,大部分源自小籮。

小籮隻是比我小了一歲,精力卻充沛得像個少年人。她與我熬一樣的夜,各類求職會卻場場不落,包括早上八點的那些研習會。剛開始她會熱心地叫我起床,連叫數次沒動靜,也就放棄了。對叫醒服務不敏感,是我從小練就的本領。小時候每逢周末,媽媽會從早上七點開始叫我,能十點把我從床上叫起就算她成功。小籮惡狠狠地說:“你這個懶家夥,以後工作機會砸到你頭上,大概你都懶得睜眼去撿一下。”抱怨歸抱怨,所有活動資料她都會一式兩份地帶回家,放到飯桌上,恨不得用熒光筆給我劃上重點。這是我的營養餐,隻是我並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功課如此繁忙,畢業遙遙無期,為何要急著找工作呢?對於無法早起,我從來不缺借口。

進入商學院的第二學期,小籮注冊了特許金融師(CFA)的考試。想到她幫了我這麽多,關鍵時刻我也得兩肋插刀,就自告奮勇地報名陪她一起學。這份熱情維持了不到一個星期,我又恢複了懶覺模式。不過,我還是有始有終地陪她去了趟考場,在所有的選擇題和答案之間亂點了一通鴛鴦譜,給那次CFA考試通過率成功地充當了一次分母。

小籮如願在六月考過了一級,並於當年十二月完成了二級考試。她喜氣洋洋地在個人簡曆上加了一行:“CFA Level III Candidate (CFA三級考試候選人)”。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加上之前當財經記者的經驗,讓她成功地在第四學期初拿到了加拿大某知名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員”一職的錄用信。

同學們紛紛過來討要成功秘笈。小籮說:“我夜夜懸梁刺股!”大家對這個答案並不滿意,繼續追討,小籮咯咯笑著說自己交了狗屎運,並祝大家一起好運,大家也就心滿意足地散去了。私底下,小籮歎息道:“世上哪有那麽多幸運!我熬過的夜,啃過的泡麵,他們都不願聽我提起。世人多半還是崇尚天賦與捷徑,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不走運,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掩飾住自己睡過的懶覺,追過的劇。”

這番話,讓我羞紅了臉。在稀裏馬哈渡過了三個學期之後,小籮榜樣的光輝終於照進了我後知後覺的心靈。我刪掉了電腦中的肥皂劇,上好鬧鍾,在第四學期正式開啟了艱難的求職之旅。

 

 真找起工作來,我才發現過去的自己有多幸運。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國企,是落戶北京必走的程序,算是半托親友半靠分配;後來跳過一次槽,去了私企,是同學推薦,麵試也隻是走了個過場;再之後去曙光科技也是因為昆鵬的同事推薦才順利拿到麵試。所以,之前的經曆,大半靠人脈,真正要憑借自己的實力讓一個對我完全沒有了解的公司授予我一份工作,我簡直不知從何下手。盤點了一下自己的資本,除了一紙即將到手的文憑,我既沒專業證書,也無本地經驗,更無人脈,一切都必須從零開始。

殘酷的現實把我震醒。我徹底戒掉了懶覺。不管前一天忙到多晚,第二天早上七點準時打開各類求職平台查看信息。第四學期的頭三個月,我投出了幾百份簡曆,無論是掛在校園網上的職位,還是公司直屬的招聘專頁,從銀行金融保險跨國集團,到名不見經傳的本地小公司,但凡與財務相關的職位,我都沒有放過。粗略統計了一下,我花費在求職上的時間與精力,堪比多修了兩門整學分課程。之前比小籮多睡的每一分鍾懶覺,我都在第四學期連本帶利地給補上了。

這期間,我也得到過三四個麵試機會。我用了“三四個機會”這般模糊的概念,是因為不知算三個,還是算四個。有一家小公司通知我三天後麵試,卻在麵試前一天打電話給我,說他們已經找到了合適的候選人,直接把我的麵試取消了。

大公司就正規多了,至少讓我走了個過場。隻是三場麵試,我都沒能通過第一輪。小籮說,她記得有一個求職研討會談過這個問題,說麵試除了專業契合度,主要還是看眼緣。也就是說,手握決定大權的麵試官頭幾分鍾對你印象如何,基本上就決定了你是否能被錄用的命運。第一輪通常隻是公司人事層麵的篩選,看麵試者的言談舉止是否符合公司文化,能不能與其他人打成一片,而專業性的麵試通常會被安排在第二或第三輪。我敗在一麵,說明我留給人事的第一印象不夠好,是著裝不夠得體?語言不夠流暢?還是長得太難看?這些找不出答案的問題折磨著我,讓我那來到加拿大之後磨練出來的小自信又開始漸漸消退。

 小籮給我作了全方位的診療。聽我給她複述完麵試官的問題和我的答案後,她一針見血地指出,我的問題在於太過坦誠,一見麵就把自己兜售個底朝天,反倒顯得刻意討好,缺乏自信。她說,她一向欣賞我的誠實,這也是當初她在北京主動找我吃飯聊天的原因。“但是,麵對找工作這樣艱難的第一步,我們隻能選擇性地給出信息,猶抱琵琶半遮麵,這個意境你懂吧?缺點不是不能說,是要帶著修辭的方式說出來,力求變廢為寶。”她說,她當財經記者時,做過很多人物專訪,“那些成功人士麵對話筒鏡頭,大都非常有個人魅力,似乎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每件小事都恰到好處,每個決定都大愛無疆。但是,當他們說,‘選擇做公益,是為了幫助偏遠地區的小朋友’,他們不會告訴你,做公益的出發點是為了避稅。當他們說,‘我們致力於在某些領域培養新生力量’,他們的實際意思是,這個行業已是夕陽產業,不值得投入更多資源對之拓展整合,最好趁早讓別人接盤。他們選擇性地陳述某些事實,對不利於提升形象的部分避而不談。這不是欺騙,是談話的技巧和策略!”

學期過半後,小籮的課程安排不再像以前那般繁忙,她開始花大把時間來捧我這個阿鬥,經常邊吃晚飯,邊給我作模擬麵試。由於我數次栽在第一輪麵試上,她把模擬重點放在開場的幾個常見問題上,譬如,請用三分鍾介紹一下你自己;你為什麽想要申請這份工作;你過往最值得驕傲的經曆是什麽,等等。這讓我想起考GMAT前的一個月,我每天都會寫上兩篇八股文。打有備之戰,不見得一定會成功,但至少能大幅度提高成功的機率。

距離畢業還剩下半個月時,我終於等到了屬於我的機會。隸屬省教育部的一個規模宏大的非盈利機構招聘一名高級財務分析師,給我發來麵試邀約。我在鏡子前一遍遍地練習微笑和手勢,讓自己看起來沉穩自信。麵試官的第一個問題是:請問你為什麽會申請這份工作?我遵循著與小籮推敲過無數次的劇本,微笑著娓娓道來:

非常感謝您給了我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我覺得,找工作也要靠緣分。看到這份招聘啟事時,我覺得它就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或者說,我人生中走過的每一步,都是為了走向這個崗位。

首先,這份工作要求申請者有豐富全麵的財務經驗。來加拿大之前,我在一個跨國公司的財務部門工作了四年多,積累了從記賬到財務分析,再到出報表,並向總部和外聯部門做財務匯報的全套經驗。可以說,我具備了一站式財務服務的能力,對整套財務流程相當熟悉。我注意到,這個職位對於財務記錄、財務分析、財務報告方麵有詳細的要求,而這些要求與我所能提供的經驗驚人地一致。當我看到這份招聘廣告時,感受到了的一種私人定製般的魔力召喚。我覺得我非申請不可。

另外,這份工作要求申請者具備團隊合作精神,要求有與同事融洽相處的能力。與人合作,一向是我的強項。在曙光科技時,我幾乎每年都會獲得“最佳團隊合作成員”的獎項,這是總部頒發給有傑出團隊合作能力的員工的一份榮譽。讀商學院時,但凡與我在某個課程中有過合作的同學,他們也都盛情邀請我在其他課程中與他們再度合作,因為我對自己分配到的工作總能及時並高質量完成,也樂於對其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我相信我的合作意識存在於血脈之中,到哪裏都會自然發揮,毫無保留。

如果說這份工作有某種核心上吸引我的東西,那麽非這家公司的機構性質莫屬。我一向認為非盈利機構是一個崇高的存在,是為有需要的大眾提供無私服務。我一向熱愛公益,在中國時,我就資助過兩個希望工程的孩子,為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盡了一份綿薄之力。讀商學院的兩年,我每年都會參與學校發起的為病童募捐的跑步活動,並在私人募款方麵為活動成功籌集到八百加幣的好成績。我舉這些例子,隻為表明我個人的價值觀與公司倡導的價值觀完全吻合。為這樣的公司服務,我會全力以赴,全心所向!

我得承認,我並不具備本地工作經驗。但是經過這兩年商學院的磨練,我相信我已經把加拿大的財務準則和我之前的工作經驗成功地融匯起來,隻等實地操作發揮。我全心期待您能給我一個機會,讓我在這個崗位上展現最好的自我,為公司創造價值,為安大略人民提供最誠摯最優質的服務。

麵試官全場微笑聆聽,還時不時點頭表示讚同,這與我以前所遇見的撲克臉麵試官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記得在一家通訊公司麵試時,我正作著自我介紹,麵試官卻打了個哈欠,讓我的心當場涼透。這一次,在回答完第一個問題後,麵試官笑容裏的溫暖可以綿延到一英裏開外,讓我接下來的回答如有神助,一氣嗬成。我如願進入到了第二輪,並在一個星期後收到了錄用信。

我和小籮相繼在畢業前收到offer,這在中國同學圈掀起了一陣小小的高潮。一時間,求職路上被折磨得焦頭爛額的同學們紛紛過來取經。他們認為我倆是幸運星,力求加入我們的小圈子。這一次,我當起了我們公寓的代言人。我說:“幸運的秘訣隻有一個:堅持積累。每天一小步,長遠看來就是決勝的一大步。”

恍然間,說出了阿姆斯特朗登月的意境。

===========================

第二部分“療愈”完,

明天開始第三部分“尋覓”。

謝謝跟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番橋 回複 悄悄話 這就是我的博客呀。我隻是不打算多逛論壇了,那裏太熱鬧,隔會兒就想刷一下,影響到了自己的安排。
洋楊2008 回複 悄悄話 每天期待你的更新,明天會更嗎?如果不貼在文學城的話,麻煩告訴我們一下你的博客,謝謝!
番橋 回複 悄悄話 你們齊齊誇我,感覺像聖誕!:)
Aspley30 回複 悄悄話 曼文好棒????應該是作者的文字特別動人,謝謝
番橋 回複 悄悄話 我太喜歡你的評論了!:D
青菜豆腐111 回複 悄悄話 對這句話心有戚戚:時間奔流,又會大浪淘沙般留下一些永恒的美好,譬如真正的愛。
太喜歡你的文字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