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能教育

悉尼 介紹英才班,精英中學,私校獎學金,考大學
正文

讀書和體育,哪個更苦?(16 August 2016)

(2021-12-05 19:57:08) 下一個

讀書和體育,哪個更苦?(16 August 2016)

 

裏約奧運會繼續,全民娛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讀書和體育,哪個更苦呢?很多家長覺得在中國考大學,很苦:為什麽?競爭。

 

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在高等學校中指定一批重點學校的決定》,指定以下16所高校為全國重點大學:北京八大院校:北大,清華,北醫,人民大學,工業學院, 北航,農業大學,和北師大;上海四所:複旦,交大,上醫和華東師大;其他省份:中國科大,西安交大,天津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 1960年10月22日,中央決定在原來20所(16+4)重點大學的基礎上,再增加44所重點大學:上海有三所專門性大學入圍:同濟大學、華東紡織工學院(東華大學)、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理工大學)。1963年增加3所重點大學 上海外國語學院(現上海外國語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 。文革前全國重點高校共68所。上海有八所。讀大學競爭到什麽程度:比如,1983年全國167萬名考生,上海第一醫學院從全國招400名,其中福建省錄取20名,當時永春縣,約有55萬人口,就1名,所以當時社會風氣向學:天之驕子,在別人眼裏,你可能是父母的驕傲,小孩的榜樣。

 

也有人說現在,2016年,悉尼中小學孩子讀書苦,考精英中學很苦,就看定什麽目標:9萬人想擠進4215名精英中學,還是930名,還是最高級的前120名(James Ruse);數學有天分:全澳洲進前1000名(AMC prize),還是100名(AIMO ),還是25名(AMOC),或者成為前6名,代表澳洲出戰奧林匹克。因才施教,刻苦用功,必有所成;若好高騖遠,強人所難,那將苦不堪言。

 

2016裏約奧運男子200米自由泳冠軍孫楊,看電視介紹他們訓練:每天遊7000米,什麽概念:25米泳池,要來回140趟,比賽前三個月翻倍,每天14000米,就是280趟,知道什麽感覺:傅園慧形容,生不如死!記得可能是1984或1985年,整個班級30人,為了參加上海八大院校四項基本素質體育比賽,男的是100米,1500米,引體向上,立定跳遠,女的是100米,800米,仰臥起坐,立定跳遠;賽前三個月, 每天下午訓練,1500米,有的同學會跑到吐,快死啦。比賽算團體成績,為了集體榮譽,每個人都很拚,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