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被需要

(2021-10-29 04:37:45) 下一個

被需要

一直在想,安全感,除了自己,還有來自哪些。籠統地講,安全感最核心的是唯一性和排他性。所以,最大的安全感來自於自己。世界上沒有第二個自己,自己是獨一無二的。那麽,其他的呢?錢呢?感情呢?愛人呢?父母呢?子女呢?都可能是,但,又都不完全是。

我看到的安全感,除了自己,最多的,是來自於被需要。被需要跟被要求不同。被需要是無論如何都是被需要的。被要求是,必須符合要求者的要求時才會被需要。孩子需要父母,無論父母是什麽樣的,孩子都需要。而老板需要員工,是必須員工符合老板的要求才會被需要的。被需要是放心做自己,做自己是最大的安全感。

看見過一輛很高的皮卡,駕駛座上的是一個身材健碩的男士,副駕的擋風鏡前,坐著一隻大型犬,威風凜凜又得意洋洋。他們之間散發出來的那種和諧,不比情侶間的少。

突然就被他們之間的那種安心感打動了,他們彼此確定的,就是對方,毫無疑問,毫不猶豫。

好像就理解了為什麽要養寵物,理解了主人跟寵物之間的感情。當主人接納了某隻寵物開始,他們互相就成為了對方的唯一(可以有多隻寵物,但對某一隻來講,都是唯一的),他們開始互相需要。對於寵物來講,無論主人是窮是富,是高是矮,他都是唯一的那一個。其他任何人都不是“他”。主人可以在寵物麵前完全做自己,因為無論如何,寵物都是愛自己的,而且隻愛自己,沒有條件。 嬰兒也是,無條件地愛父母,而且隻認那兩個人。這個時候,父母對於嬰兒,主人對於寵物,有絕對的權力,包括完全做自己的權力。可以安心按自己的意願付出,回報肯定跟預期一致,永不會落空。

這種做自己,也不會被拒絕和背叛,永遠會無條件地被需要,就是最大的安全感。想象不出還有什麽互動關係會有這種確定性,也想象不出還有哪種愛會有這樣的確定性。一旦互動關係裏被加進了條件或要求,那麽,確定性就被打破了。夫妻可以離婚,親子可以不往來,老板可以成前老板,原因皆是滿足不了要求或不想滿足要求。被要求的潛台詞就是對當下的自己不滿意,就把安全感打破了。於是,就會焦慮,就會恐懼,就想逃避,直到找回做自己的安全感。很多人都會說,無論在外麵遇到多大的壓力,隻要回家看到寵物或者孩子,一切就都好了。那是因為在寵物和孩子麵前可以做自己,不需要是被要求的樣子,他們都需要你愛你,他們隻要你是你自己就好了。

想一想,長大以後,也隻有在寵物或者自己的嬰兒麵前才能完全做自己。等孩子長大了,有了自我意誌,對父母也是會有要求的,而父母對長大的孩子也是會有要求的。

所以,是不是無條件被需要,是最難被確定的東西,這種不確定,就是最大的沒安全感的原因。不被需要就失去了生命的意義,而有條件的被需要,又難又羞辱,讓生命失去價值。那麽隻有一樣,就是努力讓自己成為被需要而不是被要求的人,生命之花才會開得馥鬱芬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