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月上海(四)

(2021-10-29 03:01:01) 下一個

九月上海()

 

有時候離開得越久,想念就會越濃。想上海的時候頂頂想的,常常是生煎饅頭(上海人管一切包子饅頭都叫饅頭),還有鹹肉菜飯。那種挖空心思的回味,跟去歐洲遊了半個月,天天吃漢堡薯條牛排沙拉之後,想念老幹媽方便麵是一樣的。

 

當清早醒來,朦朧間意識到已經躺在上海的床上的時候,食欲的興奮與迫不及待,就完全無法控製了。我曾經規劃過一整天的美食地圖,具體是這樣的。早餐到“盛興”去吃一碗湯,一碗小餛飩+雙檔+牛肉粉絲湯的三合一。當我把三張籌碼遞給大師傅,請他把三碗湯通通放在一碗裏,大師傅盛好湯看看我,我呢,隻顧盯著那個湯碗看。午餐到“沈大成”吃小籠饅頭跟爆魚麵,再排隊買兩份條頭糕和金團當餐後甜點。下午茶,到“凱司令”吃栗子蛋糕還有哈鬥,配杯黑咖啡,感覺每個毛孔都適宜極了。晚餐呢,到“蘇浙匯”去吃清蒸鰣魚跟蜜汁火肪。吃好出來,直奔“新天地”去喝新鮮黑啤,等到有些飄飄然了,再慢吞吞起身去尋夜點心,最時興的是到排擋裏去吃大餅油條和鹹豆漿。

 

這樣的吃法,確實有點喪心病狂,但也相當可以理解。那些隔著太平洋的垂涎欲滴,如果不可以被結結實實的過夠癮,就不是從石庫門出去的上海小囡了。家鄉的餐食,是思鄉最魂牽夢繞的落點,也是可以一秒穿越的時光隧道。那些散落在細細碎碎歲月裏的鄉愁,現在要一口一口吃進肚裏,帶走。這是我們還屬於上海的所有的證據,是我們將繼續的日複一日裏最好的安撫。

 

 

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是愛上海的,一直愛著。上海的那種無法盡訴的情致,也隻有真正的上海人才能意會。上海的海派,上海的摩登,上海的時尚,都有“舊底子”的影子。假使想要在上海這個魔都探索些什麽,需要先弄清楚,上海想訴說的是什麽,守護的是什麽,致禮的又是什麽。

 

久不久在上海的弄堂裏蕩一蕩,聞一聞白蘭花的飄香,看一看石庫門裏的人影,聽一聽收音機裏的“上海,儂好”,就一定不會忘記,這裏是家,是我們生命之來處,是我們人生所有的原因。(開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