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美國 Moshang USA

獨立快捷的時評和美國生活信息谘詢
個人資料
正文

86-11票國會參院通過$400億美國援烏法案;歐盟僅支援了$21億

(2022-05-19 13:13:44) 下一個

本周四,美國國會參議院以86:11票的結果,通過了$400億援助烏克蘭的法案,反對票全部來自GOP參議員。

 

這樣,美國從2月份戰爭爆發以來,對烏克蘭的援助,2次累計已經達到540億美元,如果算上從2014年開始的援助,則共計600億美元

 

錢是這麽花的:

  • 約60億美元用於培訓和供應烏克蘭軍隊
    約90億美元用於補充美國運往烏克蘭的武器庫存,包括購買新的無人機和標槍導彈;
    --
    順科普標槍導彈:
    英文好的,可以看這個完整版本
    https://rumble.com/v100fn1-how-the-javelin-missile-transformed-the-war-in-ukraine-with-explanation-of-.html
  • 中文精華版也很精彩:

    --
    39億美元將用於情報、設備和險惡戰局津貼;
    為烏克蘭難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給烏克蘭政府約88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和超過50億美元的用於緩解戰爭造成的糧食短缺和物價。
    司法部將獲得6700萬美元,用於支付扣押和出售沒收財產的開支,這包括俄羅斯寡頭的遊艇和藝術品。

如果對於此類援助數字概念比較模糊,一個對比參考是,俄羅斯2021年的國防開支估計在660億美元,而歐美向烏克蘭提供的豪華軍事援助,基本將追上這個數字,這也屬於創下國際援助的曆史。

 

自然有人還關心另一個問題,這場等於是在歐盟的後院打的戰,歐洲出了多少力?

 

實際上,歐盟自戰爭開始以來的援助總額為21億美元,這還是包括了最近新批準的5.27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歐盟還表示,它可能提供90億歐元(折合95億美元)的短期援助,以幫助烏克蘭政府償還債務,並繼續提供基本服務。

 

此外,歐洲各國送了烏克蘭數十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包括長期以來一直拒絕向戰爭衝突地區運送致命武器的德國,在本次戰爭中也做了重要政策路線轉變。 此外,瑞典和芬蘭本周早些時候,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為由,尋求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美國與歐盟出手的數量級一比,自然讓一些美國參議員不滿,都不用猜,當然都是些操心家底和花錢無節製危害的保守派政要,認為歐洲需要更積極地提供援助,而不是都指望著美國一家獨大。這也是他們投反對票的原因之一。

 

說到這,可以介紹一下保守派/共和黨內部在國際政策方麵的兩個主要流派了,一個就是以布什家族為代表的,“幹預主義”者,被美國人罵“戰爭販子(warmongers)”的政客,也往往從這夥人中產生;另一支,是從美國建國以來就堅挺的,不幹預海外事務的“孤立主義”思維。近年最為代表性的,當然是通過“川普主義”舊瓶換新酒的“美國優先(American first)”,即一切政策製定,應該首先照顧好美國的普通民眾

什麽都講究個動態平衡,在二戰那會,美國國力鼎盛,麵對世界大戰開始卻不聞不問,非要被神風自殺化的日本軍國主義偷襲珍珠港才扭轉民心所向。

 

不過美國一旦加入,也就不再含糊,把自己最好的熱血兒男通通往戰場送。要不說二戰美國人,是美國最好的一代人呢?可都是一個個血肉之軀從戰場上搏出來的響亮名頭。多少17、8歲的孩子人生還沒展開,就已經在歐洲戰場處處海灘、青山之間化成忠骨。而且那時候美國的藤校、MIT、斯坦福之類精英大學的學子多麽舍身愛國啊,跟現在高舉馬列主義校園亂竄的這波,真不像是同一撥先人生的......

 

但是到21世紀的當下,世界進入了擁核自重的光景,下一次世界大戰就可以把人類直接轟回石器時代;美國國債也高達30萬億美元,許多基礎製造業也被掏空外包到海外,平民百姓生活水平改善乏力的狀況已經要以十年為單位計算。因此,不能再用大半個世界之前的刻舟求劍的目光,去看待美國每一次對海外戰爭的援助選擇了。

 

這也是為什麽這個法案,國會依然有部分反對意見。

 

投反對票的參議員中,影響最大的,是之前提到過,美國肯塔基州得國會參議員蘭德·保羅(Rand Paul),對於400億美元的對烏克蘭援助法案,提出增設一道審計步驟的建議。

反對票中,還有我們熟悉的一位參議員,密蘇裏州的喬什·霍利(Josh Hawley)。

 

 

他的反對理由是,法案“成本高得驚人”,並會大筆進入烏克蘭政府的腰包。 “我認為應該把美國國內重要事項放在優先位置。 比如都可以用這筆錢把(美墨)邊界牆修兩遍了。”
 

德克薩斯州共和黨參議員泰德·克魯茲(Ted Cruz)表示,他之所以投讚成票,因為認為幫助烏克蘭符合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我完全同意我們應該迫使歐洲采取更多行動,但美國的參與必不可少,”克魯茲說。他自稱是不幹涉主義的鷹派,稱俄羅斯的勝利可能會進一步推高美國的能源和食品價格,還可能會鼓勵大陸政府對台灣采取行動。

 

其實最大的懸念就是,俄烏戰爭如果不能盡快結束,而是耗上數年,往後怎麽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