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美國 Moshang USA

獨立快捷的時評和美國生活信息谘詢
個人資料
正文

生物醫藥創新不比IT,大躍進背後可以是人財兩空

(2022-01-06 09:10:26) 下一個

這麽短短幾年中,美國已經發生多起重大生物醫療行業的惡性事故,其中有的波及範圍之廣,全美各地無一幸免,民眾健康給違法利益集團輸血。

先說從止痛藥濫用開始升級成的毒品危機,造成至少8萬多青壯年因為OD(overdose,嗑藥吸毒過量)死亡。別忘了,這次被稱為“美國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公共衛生健康危機,直接導致2016-2018年連續三年拉低國民人均壽命。而背後的普渡製藥以及控製它的Sacklers家族,在事發前可是以大手筆支持美國歐洲等藝術博物館的慈善家、業界良心的製藥家族身份,步步蓮花地行走江湖。

然後就是這個“壞血”高科技創業公司Theranos的驚天詐騙案,一樣是轟動一時。當時CEO伊麗莎白·福爾摩斯(Elizabeth Holmes)被當成“女喬布斯“捧上天,多位總統、副總統接見。這位假喬布斯真壞血教主,在被立案調查的3年期間,還能找到帥哥男友結婚生子,其背後支撐勢力恐怕不簡單。女性牌機關算計太聰明,還是無法讓她脫罪。最終12人的陪審團經過罕見的長達7天的辯論,才達成一致,也足見其中博弈的驚濤駭浪。

以上這些,統統暴露出生物醫藥行業利益鏈中的黑幕。

風光的時候,商政名流紛紛背書,各種新聞高光,社會上流資源萬千寵愛於一身。倒下時候,如多米諾骨牌效應難擋,腐敗內情不堪入目。

順便說一句,近在眼前的這些教訓,難道不應該為當下“大躍進”一般地去強製一個mRNA疫苗,尤其此技術此前十多年沒有成功先例,多少提供一些冷靜的啟示?

說大躍進強製並非危言聳聽。也就不過一年前,當時Covid疫苗尚未批準問世,Fauci等政府健康部門高官、CDC和FDA之類機構提出的標準是,防止感染率至少要達到50%以上。結果,從Delta到現在的Omicron幾個變株,這個標準早就破產了。隻是基於第一版毒株的疫苗,有些地方竟然開始強製booster?這還包括一水的美國頭100的高校和生物製藥發達州及地區。真是讓人對這些專家的業務水平和朝令夕改,驚得要下巴掉地了。

問題是生物醫藥行業可不比IT,出錯,代價就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和一個個家庭的支離破碎。

至少到現在,一開始吹牛的“mRNA疫苗有可以快速改序列應對變株的強大優勢“、“成本低產量高”、“精密控製體內表達位置”,可是都沒有發生或至少明顯存疑。假設你買個房子開發商承諾是湖景房,結果拿到手的連個水池的影子都沒有,人也是可以吐槽一下沒兌現承諾的吧。那麽對於打進自己身體甚至是強製孩子接種的技術,更加不應該把公眾的合理質疑輕易就打成反科學。

誰能打包票保證,我們就一定不是站在2016年以前類似對於止疼藥的瘋狂追捧,和2015年以前對於“壞血”公司的美譽的階段中呢。

鑒於大型醫藥醫療事故曾多次出現過,如果再強製和不讓人質疑,那就更讓人覺得危險了。

防民之口勝於防川,這種事情怎麽會發生在當下的美國?值得我們所有關心這個國家走向的人深思和發聲。

(PS: 再次重申,不反對疫苗,對於有些人群確實是救命的;但是反對強製,尤其是沒有臨床數據下強製青少年booster。)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陌上美國 回複 悄悄話 人類從曆史裏獲得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不能從曆史中獲得教訓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