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美國 Moshang USA

獨立快捷的時評和美國生活信息谘詢
個人資料
正文

衡量新冠兒童疫苗:新冠與流感病毒對比;疫苗心肌炎副作用的真實情況

(2021-11-06 10:54:08) 下一個

FDA、CDC雙雙通過5-11歲的兒童疫苗緊急授權已經沒有懸念,很多家長要做慎重決定,是否給孩子接種。

要不要給孩子打,其實就是要掌握準確的疫苗副作用數據,和新冠感染、住院率和死亡率數據。我們就從這兩個環節給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來定位一下,具體到孩子,病毒的風險到底是什麽情況?

這方麵各國數據差別很大,而美國的主流報道弄出數次明顯的錯誤,又公開道歉。這也造成公信力受損。為了緩解一些家長的疫情緊張情緒,我們會基於主流信息的基礎上,做一些邏輯和事實分析,剔除掉那些不能不加思考就全盤接受的部分,來幫助緩解一些疫情焦慮。

比如,紐約時報在一篇報道中,將兒童2020年8月到2021年10月期間,因新冠住院數據從6.3萬報道成90萬,這是14倍的錯誤。

 

同篇文章提到,過去14個月因新冠死亡的孩子是520人。核對了一下CDC的數據,差不多是12個月0-17歲美國兒童算為covid死亡的在300-400多人的樣子。

感染數據查了一下美國兒醫學會的報道,18歲以下孩子每十萬有8,364個感染COVID。

而美國18歲以下人口根據2020年人口普查,是7310萬。

那麽就是說根據NYT這個更正過之後的報道,過去14個月中,每十萬個兒童有86.1個因新冠去醫院,換算成一年的話大約去醫院的是每十萬人73人;一年因新冠死亡的兒童人數在450人的樣子,也就是每百萬兒童因新冠死亡6.3人。

一個對比參考是流感,2019-20年,美國4歲及以下兒童的住院率為每十萬名兒童94.1人;5-17歲兒童的住院率為每十萬人人24.6人。美國近年0-17歲兒童死於流感的數量在大概一年200人的樣子。

所以即使按照這個NYT的文章的數據,美國新冠對兒童的殺傷力跟流感也還是類似的,死亡率上大概比流感高了一倍。

這裏我們就要拿其他國家的數據來補充說明了,NYT這個數據比英格蘭的統計,就要嚴重3倍多。而多個歐洲國家和新加坡的兒童新冠卻更接近於英格蘭的數據。

是不是因為距離輝瑞公司疫苗研發越近,covid就越“嚴重”?嗬嗬

我們來看看英國的數據,來自等待同行審核的兩個大型研究,頂級的科學雜誌《自然》已經做了報道。他們的數據統計跨度是從2020年3月截止到2021年2月。

全英格蘭18歲以下孩子有1200萬,文中沒有提到多少孩子感染covid,不過說了因為新冠住院6338例子,那麽就是每十萬孩子有52.8個因為新冠去醫院。其中259個住進ICU。

新冠死亡25人。一半是有基礎疾病的孩子。相當於每100萬孩子有2個死於新冠,其中一半還是有基礎疾病的情況。

英國這個數據比流感死亡率還低,也比未成年自殺死亡率低10倍。當然,由於統計的基本是第一年的新冠數據,要考慮當時孩子有段時間停課之類的影響,可能反饋出來的新冠嚴重程度,比正常複學社會恢複之後的數據會有偏低。

以上是18歲以下孩子的整體的數據,我們還可以再進一步細看一下5-11歲孩子的這部分情況。

根據FDA在10月26日舉行的聽證會上的專家發言,全美僅5-11歲的孩子感染過新冠的也有至少40%,即1100多萬人。

不過這個數據到了波士頓環球時報,這個感染數據比FDA專家說的少了好幾倍,成為5-11歲兒童感染新冠為200萬人。這就是當下的難處,即使是查詢這些發行量很高的媒體和權威機構,雖然他們都稱數據來自CDC,但是也經常有好幾倍的差異。淘出真相要跑好多家,貨比貨。

波士頓環球時報給的5-11歲兒童住院數據是8300人,疫情到現在死亡170人。注意,這個因新冠的兒童死亡數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又少了幾十,是140多人。即5-11歲孩子因為新冠住院率是,每十萬人29.6人,跟流感一個級別;死亡率其實也類似常規流感季節的數字。

現在我們可以給出第一個結論了,就是這個病毒對於5-11歲孩子跟流感確實沒有什麽區別,甚至在有些國家可能還比流感對兒童的致病、致死率低一些。

 

接下來,就是探討疫苗的副作用了。

撇開政治和意識形態的立場,我們需要搞清楚關於疫苗的效果和副作用,哪些是事實哪些是心理或者信息渠道所限導致的誇大。因為這關係每個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生命高於政治,我們的討論也不是為了哪個黨派受益,最根本的是要自己真正受益。

在臨床試驗中已經發現,covid疫苗帶來副作用包括闌尾炎、超敏反應、急性心肌梗塞、腦血管意外。而且,從醫學經驗來說,參與臨床試驗的人群可能是一群比社會普通人群更為健康的少數人的數據,導致一些少見的副作用體現不出來。

那麽我們就從目前最受關注的疫苗副作用,心血管類問題出發,給大家提供盡可能詳盡的背景資料,幫助猶豫中的家庭多一些做決定的參考。

首先簡單過一下基本概念,心肌炎(myocarditis)是心髒細胞受損。

心包炎(pericarditis)是心包的炎症,一種可以突然發展並持續數月的疾病。心包就像保護心髒的盾牌,是一個薄的兩層囊,裏麵充滿了液體,覆蓋了心髒的外部區域,提供了潤滑。

其實我們圍繞這個最為關注的副作用之一,看了不少頂級醫學雜誌和主流報道,結果發現他們本身就有很多遺漏和自相矛盾的地方。下麵就來分析一下,同時都會帶上原始文獻和報道的出處。

這是一篇發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文獻,這是權威頂級期刊,文章是拿以色列全國範圍內幾百萬人接種疫苗的數據進行大規模的研究,結論是:

輝瑞疫苗與大多數不良事件的風險升高無關。不過,該疫苗與心肌炎風險過高有關(每100,000人發生3次事件,波動區間1-5人)。但是文章也提及,新冠感染後,潛在的心肌炎風險和許多其他嚴重問題的風險大大增加。

文獻link: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110475?query=featured_home

仔細讀過發現,這篇由NEJM這種頂級權威雜誌peer reviewed的科研文獻,做了這麽大數據的分析,疫苗組和沒打疫苗的對照組差不多都是80萬-90萬人 ,但是遺憾的是,竟然沒有按照年齡段,性別去分類再做進一步的分析。

對於心肌炎心包炎類副作用,此文獻的結論是疫苗組vs安慰劑組,是每十萬人隻增加2.7個事件的風險,疫苗組心肌炎發生頻率是每十萬人3人。

但是,這是按照所有年齡段和性別不區分下的平均結果,我們已經知道心肌炎等更多地是集中在青少年男性,而且挺多是本來健康的孩子。也就是說分母定義上,把風險低的人拉進來太多,會造成結果漂亮,但是並不等於對於某些人群就風險真的那麽低。如果去掉女性和其他年齡段這些幫助拉低平均風險的人,他們的風險比這個平均值自然高。

但是這樣的分析,這種頂級學術期刊的文章裏麵卻看不到這種區分。同理,這個文獻中其他副作用分析都有類似漏洞。

非常明顯的一個可能情況就是,這80-90萬打了疫苗以色列人群中,隻是10-15%的人有某個方向的副作用,結果拉高了整體平均,但是因為那其餘的85%沒啥影響,按照所有人去算平均下來似乎增加也不是很多。

我們又從Nature對這個研究的報道中查到,他們提及了這個以色列大數據研究發現,16-19歲男性接種輝瑞疫苗第二針後,每10萬人心肌炎15人,就是差不多6、7000分之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2740-y

 

實際上這就吻合加拿大、北歐多國,和美國一個等待同行審核的大型研究中發現的頻率了,就是1/3000到1/6000。

那麽以加拿大安大略的數據為例,因為他們的統計很完整,我們可以看到在他們從5月底對年輕人全麵開打疫苗之後,心肌炎心包炎的匯報瘋狂上升。這個增長頻率已經遠遠不是十倍的數量級了。

所以我們從前麵這些分析中可以說,該篇被廣為引用的研究談及的疫苗“基本沒帶來多少副作用風險增加”,其實是有明顯漏洞的。

同樣,對於病毒也造成心肌炎或者其他副作用的說法,但是如果基本是一小部分身體弱的人拉高的平均值,也不應該拿去嚇風險低的年輕人和小孩(的家長)。問題是這樣的往下細分的分析,好像在主流研究中卻很缺乏。

另外,我們又發現,這篇NEJM的文獻的討論部分稱,“輝瑞、莫多納、強生疫苗在三期臨床試驗時候,都沒有發現心肌炎心包炎副作用”。這個說法是安全不對的。

我們上期節目有跟大家講過了,根據輝瑞公司自己報送FDA的原始文件,這就是對應部分的內容截圖,可以看到在他們最大規模即有2.2萬個疫苗組誌願者,就是去年報批的那次臨床試驗中(對應編碼代號是C4591001),他們當時已經招募了12-17歲的自願者,按照他們臨床試驗的人數去計算,男孩心肌炎心包炎副作用概率在1/500到小幾千分之一之間。

而且在那封申報文件中還提到,FDA自己審核認同的,男孩打出心肌炎心包炎的概率也是五千分之一。這些上期的節目《有關Pfizer兒童和青少年新冠疫苗的一些重要信息》中都有詳細分析,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看。

這裏我們已經花了很多時間討論同一篇NEJM的文獻,講了它的數據合理和遺漏之處,其實這也是當下的一個普遍現象,即使是頂級學術雜誌的研究,如果仔細去推敲,也會發現存在有意無意地美化疫苗的偏向。更不要說那些媒體中的不嚴謹甚至錯誤。

所以就難怪當下,對權威和主流不迷信和輕信的人很多。這問題不能隻怪公眾反智,主流也需要從自己身上多找原因。

 

最後我們看一下目前美國人的意向吧,現在支持給5-11歲孩子打疫苗的家長已經從9月份的34%下降到27%,30%的家庭是決定堅決不給孩子打。

觀望態度的人數也從7月份的40%減少到33%。現實就是疫苗遲疑在擴大。

恐怕不奇怪,這麽多主流報道數據上的不一致,再加上FDA、CDC和媒體沒有做好工作,殷鑒不遠,之前被他們基於第一版新冠病毒基礎上的臨床試驗而批準緊急授權的18歲以上的Moderna新冠疫苗,在青少年中打出了遠高於基礎發病率的心肌炎心包炎副作用,已經被加拿大、北歐國家給30歲以下的年輕人停掉了。英國9月份開始也不推薦,給健康的未成年人打新冠疫苗。

所以,推廣疫苗這種摸石頭過河的事情,也隻能每家自己決定了。目前我們隻想說,反對疫苗強製。

喜歡此文請給我們的視頻留言,點讚,並關注我們。謝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