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烏克蘭悲劇,看64老鄧的決斷

(2023-02-02 07:42:20) 下一個

  烏克蘭悲劇的起因是2013年底發生在獨立廣場的抗議活動。而引發這場抗議活動的導火索是烏克蘭與歐盟的貿易協定被親俄的亞努科維奇政權給擱置了,進而激怒了一位媒體人,這位媒體人當晚在社交媒體上發了一條“晚上9點,廣場見”的短信。 
  之後9點廣場上來了十幾個人,後來慢慢越來越多,最後就連美國國務院官員維多利亞紐蘭也跑來煽動打氣。最後抗議群眾被據稱是烏克蘭納粹的一夥人在暗處打了黑槍,栽贓是政府幹的,進而越鬧越大,最終軟弱的亞努科維奇政權沒有進行強有力的鎮壓,而選擇了自己下台。因此見事不妙的普京慌慌張張地出兵拿下了克裏米亞,進而開啟了俄烏衝突的悲劇。  
  估計俄烏雙方都沒有想到會落入今天這樣不得不互相慘烈廝殺,美國卻賺的缽滿盆滿的悲慘地步。而上述那位發起廣場運動的媒體人肯定也沒想到自己親手毀了國家,估計腸子都悔青了。同樣當時的亞努科維奇總統估計也後悔當時為啥沒有再強硬一點,把抗議運動鎮壓下去,就不會發展到今天這個悲慘的地步。 
  甚至普京當時要是能夠果斷地像前些日子派維和部隊進入哈薩克斯坦一樣派兵進入烏克蘭維和的話,頂多死點人也不會有今天的慘劇。可是普京卻馬後炮地搶奪克裏米亞,那麽也就意味著俄烏戰爭是早晚的事兒。因為烏克蘭肯定要奪回來嘛。即使自己沒有能力賣身也要請來美國北約一起幫助奪回來,是明擺著的事兒。也就是說普京拿下克裏米亞這一手棋,意味著俄烏雙方的戰爭悲劇不可避免。甚至有爆發與北約的戰爭的風險。 
  可以說烏克蘭的親西方派出於羨慕西歐人的生活,而愚蠢地落入了美國人的圈套。而在這個過程中亞努科維奇顯的非常笨拙,普京顯的猶豫和短視,這背後就是普京始終想融入西方的單相思,最終反被西方利用烏克蘭狠狠地打了臉。 
  俄烏衝突的悲劇正可謂“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而回顧了上述這場悲劇的演變過程,我們再回想一下64的話,感覺老鄧命令開槍確實果斷。雖然打死了上百人,製造了一個小悲劇,但是或許避免了更大的悲劇,同時也獲得了幾十年的平靜,讓中國經濟得以騰飛。 
  這背後就是,看似老鄧麵對年輕人命令部隊開槍顯得很殘忍,其實也是老鄧無奈的選擇。因為老鄧知道背後有人在博弈,想利用學生製造混亂為自己謀取政治利益。說白了沒有趙紫陽大秘等一夥人背後鼓動,一群烏合之眾早就散了。那群學生領袖後來也就沒必要擔心被秋後算賬了,搞什麽絕食了。不用狡辯,看看趙紫陽在廣場上極不自然的表情和表演就能猜中幾分。 
  隻不過這幫人看似聰明,卻還是小看了老鄧。忘了老鄧畢竟是出生入死幾十年,是經曆過無數次複雜戰鬥,是具備一劍必勝戰略素養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何況老鄧文革中的經曆可以說比任何人都深刻地領悟學生被人利用鬧事可能會帶來的嚴重後果,也知道表麵上看似知書達理的學生,幼稚瘋狂的時候一扭頭也會變成暴徒和流氓。自己兒子的慘痛遭遇估計他是不會輕易忘記的。 
  隻是遺憾的是,64開槍該殺的壞人都跑了,不該殺的人卻倒下了。而那些被血腥鎮壓而驚嚇後放聲大哭的學生們,估計永遠不會理解老鄧,這話說出來也會被罵死了,不過從國家層麵上看就是這個道理。筆者這麽公然說出來就是想說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所以要時刻保持清醒,不要自作聰明,或者簡單偏激。 
  就像上述那位發起廣場運動的媒體人一樣,自作聰明地亂來結果卻把國家推進了深淵,害國害民害己。所以說,人特別是年輕人不能說:“我主觀是好的,是出於善意,是正義的,有真理在手的”,然後就不管不顧的亂來。因為很多時候你不僅控製不了局勢,而且很容易被利用,被卷入更大的博弈之中。結果很可能適得其反。 
  就像上述那位烏克蘭媒體人肯定做夢也沒想到最後美國國務院官員都出現在廣場上並親自煽動鬧事,自己被卷入了西方與俄羅斯的全球博弈之中,導致了一場每天都在流血廝殺的殘酷戰爭。64也是一樣,學生們主觀是好的,但是無意當中被卷入了趙紫陽的政治遊戲中,到最後玩過火了,又害怕被秋後算賬,隻能失去理智地絕食蠻幹,像一群撒嬌的孩子,忘了對手不是家長,是管理國家的政府。 
  當然了肯定有人會說你胡扯,老鄧不開槍也不會有什麽大的動亂。但是筆者相信如果64不開搶,混亂會更大,延續的時間會更長,而剛剛經曆文革沒幾年的中國,經受不起這樣的折騰。總之,64老鄧果斷命令開槍驅趕學生,雖然製造了一個小悲劇,但是避免了一個大的動蕩,或許更大的悲劇。並且為中國贏得了幾十年的穩定,特別是64之後蘇聯解體也沒有人敢出來鬧事,讓中國經濟得以趕上全球化的浪潮,實乃有驚無險,國之萬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