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印度裔在西方成功的曆史原因

(2023-01-21 20:13:30) 下一個
  看過不少有關這個話題的帖子,無外乎英語好,重視教育,抱團等等五花八門的理由一大堆,甚至有人借此攻擊華裔比不過印度裔,是因為華裔有性格缺陷。其實這些理由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還是印度人的傳統文化習慣,簡單地說也就是印度人有積累了300年和洋人打交道的心理素養和處事哲學,使他們能夠讓洋人感覺比洋人之間共事都得心應手。 
  這種心理素養和處事哲學又很大程度上源自於印度的種姓文化和階層意識。再具體地說就是不管是那個階層的人都對自己階層的認可,進而導致各個種姓階層之間能夠千百年平穩磨合,大家各自盡各自的職責,特別是低種姓對高種姓的特權發自內心的認可,甚至尊重的心裏,讓低種姓的人感覺世世代代,全心全意為高種姓服務是天經地義的事兒。 
  當然能夠達成這種階層共識,並實現社會和諧也和印度處於熱帶,一年四季食物充足幾乎不會餓死人的優越自然環境有關。如果和中國一樣的話,低種姓群體照樣會在災荒之年,造反殺富濟貧的,因為沒有活路了嘛。 
  而被英國人殖民以後,對印度人來說不過是又多了一個最高級的種姓而已,並沒有那麽強烈的亡國奴意識。這也是英國人隻派了很少的人就能很容易殖民印度的原因。而原本高種姓的印度人把英國人看成更高種姓,進而對英國人自然也是盡心盡力的服務。而且即使幫助英國人壓榨更低種姓的廣大印度人時,他們也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兒,並沒有道德上的,甚至認為自己是印奸的心裏和心裏障礙。 
  英國人和高種姓印度人幾百年的磨合,讓印度人知道了怎麽做才能更好地服務於英國人,並且同時自己也能夠獲得利益的最大化,可能的話包括自己的家人朋友都能從中獲利。當然了服務英國人就需要會講流利的英語,以及會計,稅務,管理甚至工程以及自然科學知識。所以在英國人下麵做事成功的印度人就自然重視子女的教育。 
  而這些高種姓印度人精英對英國人的良好服務,讓英國人很滿意,因此把他們帶到其他殖民地做實際的政府管理工作。比如當年英國殖民緬甸的時候,英國人很少,具體工作都是印度人。甚至土地規劃,產權管理,市政建設,戶籍管理,軍事防務等除了最高位置是英國人,下麵都是印度人。 
  而英國人基本都是甩手掌櫃,不太管具體事務,這讓底層印度精英養成了所有工作全要自己來完成,進而養成了積極主動工作的習慣。當然這也給印度人製造了撈錢的機會,不少印度人比英國人還有錢。而被英國殖民的廣大緬甸農村人基本見不到英國人,管他們的都是印度人,所以有人錯覺是被印度殖民了。 
  綜合上述,種姓文化讓印度人的國家民族意識變變的十分淡薄,也讓印度人習慣了,甚至養成了認真服務於高種姓,並從中為自己獲得最大利益的處世哲學。當然文化知識和素養是能夠高質量服務於高種姓的基本條件,所以重視教育也是自然而然的。和中國的因為科舉製度讓有錢人重視教育一樣。一個是成功後為高種姓服務獲利,一個是為君王服務而獲利甚至升官發財,飛黃騰達。 
  這種幫助英國人管理國家,管理殖民地,自己也能獲得巨大利益的傳統意識延續至今,讓今天的印度人精英對管理科學自然非常重視,應該不亞於對科學和工程的重視。因此印度人就很自然地對西方的MBA勢在必得。因為他們知道幫助高種姓做管理,獲利更大。這個高種姓就是現在的西方老板。 
  良好的心態和服務意識,加上幾百年為英國人服務而積累的對洋人品性的了解,讓印度精英們麵對洋人老板得心應手。也就是說,印度種姓社會加上被洋人殖民300年練就的印度人與洋人打交道的處世哲學以及良好心態,造就了今天在西方成功的印度人精英。華人學不來,而且沒有語言障礙的華二代,華三代也都學不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covi20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ilgen' 的評論 : 你說的應該是官級,不一樣。
Gilgen 回複 悄悄話 中國有更加複雜的等級製度,也可以將洋人加在等級的上層,這樣完勝印度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