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葉國水雲間

愛寫字、愛園藝、愛烘培、愛旅遊、愛釣魚、愛攝影,夢想在楓葉國做個玩家的女子。
正文

【楓葉國】【移民生活】船釣記事

(2021-09-23 15:13:24) 下一個

今年五月,在朋友的影響下,沈先生和老爸迷上了船釣。

搭朋友的船五月底第一次船釣,看著滿滿的漁獲,心裏說不出的興奮。當即拜朋友為師,毫不猶豫購置設備,衝鋒舟、馬達、救生衣、錨、漁具等。隻待下次休息,可以出發船釣。出發前兩天偶然得知,在這裏開帶馬達的船需要考執照!

 

好在執照的學習考試在網上進行。於是沈先生抓緊時間,在出釣之前用兩個晚上拿到了機動船駕駛執照。

 

第一次駕自己的船出航,隻有沈先生和老爸兩人。那天早上天氣晴朗,奈何湖上尋魚未果,隻老爸撞大運上了首航第一條白魚。下午忽然狂風大作,二人急忙返航,卻發現馬達沒油了!沈先生以為商家交貨時油已加滿,出發前又未仔細檢查油箱,犯了最低級的錯誤。

 

此時,沈先生隻能手動劃槳,奈何風浪實在太大,用盡吃奶的力氣終於把船靠到岸附近的一個小島上。把體重不輕的老爸留在小島,沈先生輕裝頂風奮力,終於將船劃到岸邊。看好風向,沈先生成功將船借風力送回小島。然後,上演了一場現實版的《纖夫的愛》,隻不過,坐在船頭的,不是妹妹而是妹妹她爹。

 

首航失利,幸好有驚無險。此後沈先生嚴格遵守自己製定的規程清單,再未出錯。

 

以後每次船釣,大多有魚獲,偶爾滿載而歸(釣滿規定限額)亦有空軍而回。漸漸地,我們也從一開始的漁民踏上了釣者之路,從為魚而漁,到按需而漁,再到為漁而漁。

 

白魚釣鉤模仿水下紅蟲,漁具店裏偶爾有賣但是不便宜。入門時師傅送了十幾個,去年冬釣損失得差不多了。後來在師傅的指導下,沈先生買來材料及工具,和老爸開始自己做鉤。

 

船上釣白魚很許多方法。漂釣,先把墜子沉底探測水深,然後將浮漂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使白魚鉤停在需要的深度。浮漂在湖麵的波浪裏上下浮動,吸引白魚上鉤。盲釣,就是用墜子把白魚鉤帶進湖裏,靠jigging(上下抖動)模仿紅蟲遊動以吸引白魚咬鉤。

 

上麵兩種釣法,釣者並不知曉湖底的情況,有點薑太公釣魚的無奈。釣魚過程有趣且命中率高的,應該算使用探魚器。探魚器利用聲納原理,探測湖裏的魚情,可以實時掌握魚的活動。利用屏幕上的信號,釣者可以看到水下不同深度魚的動靜。有從湖底竄出的,有在湖中間踟躕的,或孑然一身,或成雙嬉戲,亦或結隊路過。釣魚的人把魚鉤放到湖裏有魚的位置,上下抖動魚鉤吸引白魚咬鉤。逗魚技巧因人而異,有豪放的猛動,也有婉約的微抖。有經驗的釣者,還能根據魚的動作,猜到魚的種類。更有釣者逗魚、提鉤、收線、遛魚、抄魚一係列動作連貫,如行雲流水,極具美感。

 

鍾情於釣魚的人,一上船就可以放下工作生活裏的一切瑣碎,各有姿勢抖動魚竿。偶爾與船友交流魚情,或自言自語,貌似和水下的白魚對話。或逗魚或被魚逗,外人看來似瘋成魔,他們自己卻樂在其中。

 

而船釣於我,就是身心放鬆、享受悠閑的過程。在船上,我既是同船釣者的禦用攝影師,也是釣者上魚後的熟練抄魚手。但大多數時間,我隻是坐在船頭,讓暖暖的陽光灑在我的後背,靜靜地欣賞眼前的美景:天邊雲卷雲舒;南飛的大雁迎著太陽翱翔;岸邊的山丘被秋雪變成一幅工筆畫;微風吹拂下的湖麵波瀾不驚;偶有快艇掠過湖麵,惹來海鷗逐浪而歌;遠處的蘆葦深處野鴨嬉戲;花有節奏地輕拍船舷,陽光把湖水變成流動的綢緞;清晨湖水光影流動,傍晚天邊夕陽如夢......

 

今年夏天,船釣成了我們放鬆心情體驗悠閑的絕佳享受--精神物質雙豐收哦!

 

下圖:自製白魚鉤

 

下3圖:釣者

 

下圖:天邊雲卷雲舒

 

下圖:工筆畫

 

下圖:微風吹拂下的湖麵波瀾不驚

 

下2圖:清晨光影流動

 

下圖:傍晚夕陽如夢

 

下圖:湖邊小景(圖片來自漁友兼師傅)

 

下圖:歸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