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立夏正相宜





發呆,“芳心是事可可”
個人資料
正文

藝術和吃飯之間

(2024-05-23 21:04:41) 下一個

藝術和吃飯之間的討論本身就是個悖論----口腹之欲的滿足也許不那麽藝術,為了多吃幾口飯拚命迎合市場,也通常做不好藝術;可是不吃飯命都沒了,拿什麽當藝術的本錢,周身窮酸,折腰的何止是為了五鬥米?

當然,很多家有藝術娃的家長的焦慮點根本不在吃飯上。這年頭,有口飯吃,根本不是問題。大家難以釋懷的是:那麽聰明努力有天賦的孩子,就是因為沒有選擇熱門專業,就要去麥當勞打工,就隻能有同齡人收入的一個零頭,情何以堪?說好的靠學識和才華掙一份安全感的願景不就灰飛煙滅了嗎?

不知道有多少家長,從孩子幾歲就開始逼著他們練琴,送他們學畫,連拉帶推地把他們塞到名師門下,一次次因為孩子得獎而覺得光宗耀祖。然而,一旦孩子們要學藝術、搞藝術,家長就急了-----你們怎麽養活自己?

話說,古今中外的藝術家,真的餓死的有幾個呢?放眼望去,似乎是魚有魚的活法,蝦有蝦的招數。達芬奇那種的文藝複興人,本身就是全才,餓不死;當飛行員的《小王子》的作者,有特殊的技能,也餓不死;喜歡音樂的村上春樹開了爵士樂酒吧,然後開始寫作;古代的很多文人會去做官,蘇東坡、鄭板橋......比比皆是;齊白石當過木匠;石淘造過假山;還有當老師的,當師爺的,網上調侃,最不濟唐伯虎還可以"刷臉"......

他們都沒餓死。有的甚至靠藝術之外的技能富甲一方。

想到我們的好友,畫家,來美國之後繼續藝術創作,為了糊口,考了一堆執照證書----開計程車、擦玻璃、剪頭發、賣房子......這樣他得以繼續油畫、雕塑,甚至在人到中年時開始寫小說,還得了矛盾文學獎。另一個畫家朋友起步的時候靠畫廣告養家糊口,但是發揮自己的傑出商業才能,推銷自己的藝術,如今也是尺畫寸金的大畫家了。

還有很多藝術家,沒有出名成家,但是樂在其中,也沒餓死。

藝術不能當飯吃,但是可以滋養靈魂和心性,有的人為了搞藝術,發掘了自立的潛能。

所以啊,家有藝術娃,家長不必驚慌。從小滋養藝術天賦的同時,也積極引導他們思考安身立命的本領和培養他們積極掌握人生的心態。那麽他們收獲的人生,將不僅僅局限於吃飯那麽簡單。

被藝術滋養一生,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福分的呢。

藝術未必能當飯吃,可是吃飯完全可以成藝術哈。

今天的羊肉蘿卜湯飯

昨天的番薯黑芝麻布朗尼

豆漿rice pudding,藍莓醬

藝術時刻都在,創作讓生命更加豐滿。一花一草,一筆一畫,看似微不足道,可是投入其中的快樂,很難為旁人理解。

我最近為了寫小說,一直在學習美國司法審判程序,讀了一堆拉丁文法律名詞,看了很多法庭抗辯的短片,研究屍體隨著時間推移、環境影響發生的變化......這些努力,必定不可以換飯吃。可是甘之如飴。

再次推薦喜歡的書:Big Magic: Creative Living Beyond Fear by  Elizabeth Gilbert  

第一次讀到它,正是女兒在高中思考未來職業的時候。我們都很有收獲。希望家有藝術娃的家長也可以從中受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6)
評論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瓜蘇' 的評論 : 南瓜過獎啦,都是玩票:)
南瓜蘇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axi' 的評論 : 可可是小說家,也是哲學家;是美食家也是藝術家!
“ 藝術不能當飯吃,但是可以滋養靈魂和心性”,說得真好!你家的飯菜也是精致的藝術品!

===========夏曦說出了我想說的,借用。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axi' 的評論 : 哎呀,這麽多“家”要壓死我啦:)還是英文好,artist, writer,foodie,謝謝遐西謬讚!節日快樂!
xiaxi 回複 悄悄話 可可是小說家,也是哲學家;是美食家也是藝術家!
“ 藝術不能當飯吃,但是可以滋養靈魂和心性”,說得真好!你家的飯菜也是精致的藝術品!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開心蘑菇喜歡我上的菜哈:)我還在磨蹭這本小說呢。估計還要磨蹭好久,嘿嘿。蘑菇的猜測十分精準!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複 悄悄話 不管那麽多了,先享受可可這成了藝術的飯吧,太誘人了,都是我的菜:)“法庭抗辯”、“研究屍體”,看樣子我上篇的猜測不錯,或者是可可在寫下一部了?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uiling-LA美國' 的評論 : 謝謝給出有力的實證哈!替你們開心!周末愉快!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在城裏經常讀到“搞藝術等於貧困”的言論和觀點,有些小說也常以此為題材。我先生是畫家,結交的朋友也多是同類,親眼目睹在財務自由這方麵,成動的藝術家比比皆是,而且是比朝九晚五的揾食者更上檔次,當然藝術也是雙刃劍,陷入困境的也不少。但是很多人也兼職其他專業如設計、碼農、商業繪景等,還有另一半有其他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也plus,因此,不一定要把搞藝術的想象和描繪成生活的弱者,老爺子千不是萬不可,“一分為二”的觀點還是可取的。本人是藝術家配偶應該有發言權,我們較早退休,低調財務自由,正滿世界轉悠呢!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啊!開心和亮媽寫到一起啦:)正好你的故事是我的補充。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可能成功的P' 的評論 : 可可好。我吧你這篇文加在我剛剛寫的博文裏麵了。Vanderbilt範家四小姐最後成了雕塑家,因為她不缺錢:)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的確是的,但是能一直保持做藝術的熱情和毅力就很不簡單!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亮媽 美食和遊記,都是有功底的!謝謝來訪,周末愉快!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握手,我也喜歡她的這本書,電影不如書好看:)周末愉快!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多數專業搞藝術的生活比較困難,需要其它技藝賺錢。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哈哈讀到“藝術未必能當飯吃,可是吃飯完全可以成藝術哈“笑了!可可就是把藝術和飲食融為一體的大師。你為了寫小說下功夫學習自得其樂,我這些天為了寫遊記也做了不少功課。也是樂在其中。點讚點讚!周末快樂。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可可說的有一定道理,就是實際操作還是有點挑戰的。我蠻喜歡Elizabeth Gilbert的“eat, pray, love".讚可可美食和藝術創作!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