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對於陳巍來說,奧運已不再有關恐懼,而是喜悅

(2022-02-20 00:43:26) 下一個

原文: For Nathan Chen, the Olympics are no longer about fear. He’s in Beijing for the joy.

近四年來,美國選手陳巍一直稱霸男單賽場,贏得了三屆世錦賽,並且在這期間的所有比賽中隻有一場敗績。?他的紀錄是如此具有壓倒性,以至於美國最後一位獲得(奧運)個人賽冠軍的男單選手Evan Lysacek表示,“我不知道有沒有運動員就是為某項運動而生的,但他是為花滑而生的。”

然而就在北京奧運會開始的幾天前,被大家看好爭金的陳巍在視頻采訪中不談優勝,而是講起了四年前來到奧運時的恐懼。和現在一樣,當時大家也都期待他拿金牌,但是他崩潰了,在短節目中沒有成功完成任何一跳,最後獲得第五。

“我很害怕,”他說。

那時陳巍18歲,他所麵臨的一切顯得都是那麽龐大。他緊張、擔憂,不確定自己該怎麽做,被各種期待壓得喘不過氣。“感到恐懼”,他這樣形容那年得知自己要去奧運時的心情。

“選入奧運代表團而隻感到恐懼不安絕對是有問題的反應,”他說,然後笑了。

他現在22歲,更加自信,對奧運和與之而來的一切也更有準備。這次,當被問及與日本的兩屆(奧運)冠軍羽生結弦一觸即發的對決時,他可以做到隻聳聳肩。這次,他可以說自己隻把奧運當作另一場比賽。

這次,他可以不再談論恐懼,而是喜悅。

“歸根結底,我參與這項運動是因為熱愛,而不是因為我一定要贏,”他說。“當然了,那是我作為運動員的目標。我會說“我希望能有贏的機會”,但根本原因還是我享受自己所做的事。”

“當你能這麽想時,你會從‘這是一輩子隻有一次的機會啊’的想法中解脫開來。能夠保持這樣的心態讓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更輕鬆,也讓我在冰上無怨無悔。”

熱愛為先”

這場Zoom訪談幾天後,陳巍的教練Rafael Arutyunyan站在花滑場館地下的樓道裏,手指在冰冷的空氣中用力地指指點點。當被問及是什麽讓陳巍成為了過去四年間最有統領地位的花滑選手時,這位俄裔教練用不算流利的英語將原因一一列舉。

“熱愛是第一位的”,Arutyunyan說。“然後是刻苦的態度,以及無論怎樣都保持競爭意識的精神”。

他絲毫沒有提及滑冰本身,或是陳巍將自己推射到空中快速旋轉、完成跳躍的能力,亦或是他落冰時的輕柔。隻要一個人渴望做這些事,他說,這些身體特質都不值一提。

Arutyunyan講述了陳巍11歲時從鹽湖城來到加州橘郡進行短期訓練的故事。Arutyunyan說,當訓練結束時,陳巍懇求他的媽媽讓他來到加州,和教練進行長期訓練。

“他說,‘媽媽,如果我們不過來跟這個教練,我不會成功的,’”Arutyunyan講到。“所以當我們說到熱愛:一個11歲的男孩能做到跟他媽媽說‘我不會成功的’?他已經知道自己在做什麽了,而他隻有11歲。”

Arutyunyan講述了另一個故事,他說這可以解釋了關於決心與毅力的一切。當陳巍十三四歲的時候,他在一場重要比賽之前食物中毒,在酒店裏嘔吐不止。

“你知道當人生病的時候臉色會發灰對吧?”Arutyunyan回憶道。“他那時臉色都已經不是發灰,而是發青的。”

Arutyunyan提議他退賽,但是陳巍拒絕了。

那天晚上,Arutyunyan站在冰場邊,心裏默念陳巍不要吐在冰上,但以防萬一還是準備了一個桶。最後陳巍贏得了比賽。

“這就是他為什麽能夠成功。”Arutyunyan說。

陳巍對這項運動的熱愛讓他和Arutyunyan在想法上非常一致。Arutyunyan在帶陳巍之前已經有30餘年的教練經驗,但他發現這個11歲男孩是如此能夠吸收和信任他的教學方法,所以他們可以嚐試一些新的東西:Arutyunyan“發明”了一種方法讓陳巍能夠熟練掌握多種技巧,並能夠在大賽前的幾周裏可以隨時改變節目內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