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曆史文獻中尋找古埃及文明存在的疑點

(2021-11-28 10:29:02) 下一個

我國晚唐典藉裏有“埃及地域”對當時的埃及有記載,當時埃及這個地方是是阿拉伯國家統治的綠衣大食,商人和使團都寫了口徑很一致。尼羅河泛濫寫了,包括夏天白天全國節食一個月的細節,記載過木乃伊,唯獨象金字塔那巨大的建築物一個都沒寫。。。剩下其他各國同期筆記都一字沒提。唯獨出現在1個古希臘史學家詩歌集裏麵了。。

但是古希臘史本身又是另一筆糊塗帳:文字,傳承載體都經不起推敲。

 

 秦始皇時期就有民商往來,古代歐洲,中國外交使團,民間商務筆記一個字都沒有提到過金字塔。做文史收藏最注重“傳承”,這是基本認知,歐美都一樣。就是出處都要有交代,否則忽然冒出一個巨大的建築群實在奇怪。

明朝的官員去柬埔寨的吳哥窟都是有文字記錄的,我們這麽事無巨細愛記錄的民族,對金字塔沒有相關記載那真是很費解

 

 歐洲幾大大拍賣行,小到愛馬仕包包,大到圓明園拿來的東西,要有原物主挨個簽名,原物主沒了就要孫子什麽落款寫背書保函。比如說圓明園搬來的,你要證件證明第幾代祖先當過兵,提供完整的傳承軌跡,價格就能上去。至於幾大文明,蘇美爾人中東這塊東西都挺確鑿,雖然被波斯乃至塔利班破壞過,但人種,神話,顏料化驗都能對上。唯有埃及這塊對不上,尤其是以前歐洲考古隊蘇聯專家扒拉下來點帶回蘇聯化驗,竟然發現英國普內門廠的水泥,發表了意見後,歐洲人一致開始噴這是社會主義的陷害。但是在歐洲拍賣行幾千年的埃及文物價格隻是中國一千多年的文物價格的幾十分之一,他們不傻。

 

數學不會騙人的,計算一下,上下埃及有多少土地,糧食產量是多少?可以供給養活多少人?金字塔要多少人修多少時間?看看上下埃及的土地麵積的最大可容納人口和金字塔的最少需求人口是否匹配就一目了然了。10萬人用了30年建造一座金字塔,有物質支撐嗎?

 

 

洛陽、長安周圍有大片可耕種土地,雪山、大水、草原、十萬大山、鹽湖、遠古大平原,適宜的氣候等等,再看看埃及97%的沙漠,地圖上一片黃。。。文明是需要物質和人口支撐累積的。

 

還有其他方麵的細節漏洞。。。。比如天文曆法,同樣石破天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