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曉談軍事和戰略

軍事曆史學家,戰略學教授
正文

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略就是失敗

(2021-09-23 09:10:34) 下一個

當美國以大潰敗的形式從阿富汗退出和塔利班迅速重掌政權後,美國總統拜登不認為美國在阿富汗遭受了失敗,他的理由是美國在阿富汗的目的是反恐,通過阿富汗戰爭報了911的一箭之仇,本拉登被打死,基本上消滅了基地組織。但是,如果真是如此,美國為什麽要在2011年殺死本拉登後繼續軍事占領阿富汗,直接參與和支持阿富汗政府軍與塔利班作戰?

眾所周知,戰略基本定義就是集一切力量和資源,特別是軍事力量,消滅敵對勢力,以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不錯,消滅在阿富汗的恐怖勢力,包括本拉登的基地組織,為911遇難者複仇是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的直接因素,但不是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的根本戰略目的。美國當時戰略的政治目的是不再讓美國受到來自阿富汗以及中東恐怖主義的威脅,這樣美國必須推翻塔利班政權,建立一個服從美國利益的西方民主式的阿富汗政權,以防止極端的穆斯林政權在阿富汗複辟繼續成為滋生恐怖主義勢力的溫床,所以,美國在2001年10月發動了阿富汗戰爭,推翻塔利班政權,一邊扶植了一個貪汙腐敗的阿富汗民主式的政權,一邊與基地組織和塔利班勢力進行了長達二十年的戰爭,最後以潰敗的形式撤出阿富汗,讓塔利班重掌政權。從戰略的角度來講,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略是以失敗而告終。

這和美國當年在越南的失敗類同。美國軍隊1973年從南越撤退,兩年後的1975年美國扶持的南越政權就被北越的共產黨勢力推翻,大批南越難民倉惶出逃,與幾周前喀布爾國際機場的混亂場景遙相呼應。越戰失敗後,美國進行了長期和認真的反思,為什麽強大的美軍在南越戰場贏得了每次戰鬥,可是最後卻輸掉了整個戰爭?其實,道理很簡單,美國在越南的政治目的是無法通過有限的軍事行動來達到。當年美國入侵南越的目的是為了阻止共產主義勢力擴張,維持一個親西方的所謂民主政權。但是,北越共產黨領導的政權的政治目標是民族獨立,國家統一,所以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前仆後繼、不拍犧牲持續的鬥爭,最後不是在軍事上而是在政治上拖垮了美國在南越進行阻止共產主義勢力擴張戰爭的意誌,最後,不得不以尼克鬆和基辛格所認為的體麵的形式從南越撤出,最後以戰爭失敗的結果丟掉了南越,目前居住在美國和西方許多國家的南越難民至今仍是耿耿於懷。

如果熟悉當年美國在越南的失敗就會不難看出美國在今天的阿富汗失敗是同出一轍。但是,有一點與當年的越南不同的是在南越美國隻獲得澳大利亞和南朝鮮的軍事支援,以及少數亞洲國家如泰國和菲律賓等國家的間接支持。可是,在阿富汗美國獲得了許多北約國家軍隊的直接支持和介入,但是,到後來還是一樣失敗。

就戰略而言,結盟是為了讓己方勢力更強大,以及發動戰爭更具有所謂的正義性。即使如此也無法逃脫戰略的規律,那就是能否獲得戰爭的政治目的是衡量戰爭失敗與勝利的唯一標準。經過二十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不但沒有消滅塔利班勢力,在阿富汗建立一個持久穩定的西方民主式主權,反而讓塔利班在二十年後卷土重來,在阿富汗建立了一個新的伊斯蘭大公國。

美國為什麽會在阿富汗失敗呢?原因眾多,暫不細論,但是就戰略文化來講,美國犯了同樣的錯誤,就是非政治(apolitical)、非戰略(astrategic)、反(輕)曆史(ahistorical)和不懂當地的文化,盡管美國在戰略文化中有許多強項,但是美國無法在戰略規劃時製定出一個真正而可行的政治目標,雖然美國及其盟國對塔利班來說在軍事上是非常的強大,但是塔利班來自阿富汗本地,阿富汗有自己的政治文化、傳統文化、曆史因素、地理環境,試問有哪一個

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略就是失敗

當美國以他潰敗的形式從阿富汗退出後,塔利班迅速重掌政權,美國總統拜登不認為美國在阿富汗遭受了失敗,他的理由是美國在阿富汗的目的是反恐,其在阿富汗占領期間打死了本拉登報了911的一箭之仇,基本上消滅了基地組織。但是,如果真是如此,美國為什麽要2011年殺死本拉登後繼續軍事占領阿富汗,直接和支持阿富汗政府軍與塔利班作戰?

眾所周知,戰略基本定義就是集一切力量和資源,特別是軍事力量,消滅敵對勢力,以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不錯,消滅在阿富汗的恐怖勢力,包括本拉登的基地組織,為911遇難者複仇是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的直接因素,但不是美國阿富汗戰略的政治目的。美國當時的政治目的是為了使美國不再受恐怖主義的威脅,美國必須在阿富汗建立一個服從美國利益的政權,而這樣的政權必須是西方民主式的,否則極端的穆斯林政權的複辟將會繼續成為滋生恐怖主義勢力的溫床,所以,美國在2001年10月發動了阿富汗戰爭,推翻塔利班政權,一邊扶植了一個貪汙腐敗的阿富汗政權,一邊與基地組織和塔利班勢力進行了長達二十年的戰爭,最後以潰敗的形式撤出阿富汗,讓塔利班重掌政權。從戰略的角度來講,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略是以失敗而告終。

這和美國當年在越南的失敗類同。美國軍隊1973年從南越撤退,兩年後的1975年美國扶持的南越政權就被北越的共產黨勢力推翻,大批南越難民倉惶出逃,與幾周前喀布爾國際機場的混亂場景相似。越戰失敗後,美國進行了長期和認真的反思,為什麽強大的美軍在南越戰場贏得了每次戰鬥,可是最後卻輸掉了整個戰爭?其實,道理很簡單,美國在越南的政治目的是無法通過有限的軍事行動來達到。當年美國入侵南越的目的是為了阻止共產主義勢力擴張,維持一個親西方的所謂民主政權。但是,北越共產黨領導的政權的政治目標是民族獨立,國家統一,所以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前仆後繼、不拍犧牲持續的鬥爭,最後不是在軍事上而是在政治上拖垮了美國在南越進行阻止共產主義勢力擴張戰爭的意誌,最後,不得不以尼克鬆和基辛格所認為的體麵的形式從南越撤出,最後以戰爭失敗的結果丟掉了南越,目前居住在美國和西方許多國家的南越難民至今仍是耿耿於懷。

如果熟悉當年美國在越南的失敗就會不難看出美國在今天的阿富汗失敗是同出一轍。但是,有一點與當年的越南不同的是在南越美國隻有獲得澳大利亞和南朝鮮的軍事支援,以及少數亞洲國家如泰國和菲律賓等國家的間接支持。可是,在阿富汗美國獲得了許多北約國家軍隊的直接支持和介入,但是,到後來還是一樣失敗。

就戰略而言,結盟是為了讓己方勢力更強大,以及發動的戰爭更具有所謂的正義性。即使如此也無法逃脫戰略的規律,那就是能否獲得戰爭的政治目的是衡量戰爭失敗與勝利的唯一標準。經過二十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不但沒有消滅塔利班勢力,在阿富汗建立一個持久穩定的西方民主式主權,還讓塔利班卷土重來,在阿富汗建立了一個新的伊斯蘭大公國。

美國為什麽會在阿富汗失敗呢?原因眾多,暫不細論,但是就戰略文化來講,美國犯了同樣的錯誤,就非政治(apolitical)、非戰略(astrategic)、輕曆史(ahistorical)和不懂當地的文化,盡管美國在在戰略文化中有許多強項,但是美國無法在戰略規劃時製定出一個真正是可行的政治目標,雖然美國及其盟國對塔利班來說在軍事上是非常的強大,但是塔利班來自阿富汗本地,阿富汗有自己的政治文化、傳統文化、曆史因素、地理環境,試問有哪一個強大的外來勢力能解決由這些因素形成的戰略環境下所產生的戰略問題。

美國當年在越南戰爭中失敗,今天在阿富汗戰爭中失敗,美國的戰略失敗並不會到此為止,因為美國依然奉行自己的戰略文化,依然認為美國有最好的製度、最強大的軍隊、盟國眾多、有一整套戰略應對一切國際問題,所以對美國來說,今天的失敗很可能是下次戰略失敗的開始。總而言之,沒有人能夠預測出美國下次的戰略失敗是什麽和在哪裏,就如同當年沒有人曾經預測過美國會在越南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中失敗一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