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譚點滴

評天下大事小事,抒懷中喜怒哀樂。有聊無聊,即興隨筆。冀望四海知音,或存觀省。
正文

臨摹孫過庭《書譜》

(2022-02-25 09:01:52) 下一個

自開始練草書以來,我對孫過庭的《書譜》情有獨鍾。平時大都是斷斷續續、零零散散地臨摹。無聊了,就隨意從《書譜》中抽取一段臨摹一下。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地臨摹,其實隻有兩次。因為全文很長,臨摹一遍很不容易,像下麵這麽大的紙張(138cm x 34cm),差不多得用近二十張。

這是最近的臨摹,隻寫了開頭部分,還比較滿意:

釋文:

夫自古之善書者,漢魏有鍾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王羲之雲:“頃尋諸名書,鍾張信為絕倫,其餘不足觀。”可謂鍾張雲沒,而羲獻繼之。又雲:“吾書比之鍾張,鍾當抗行,或謂過之。張草猶當雁行。然張精熟,池水盡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謝之。”此乃推張邁鍾之意也。考其專擅,雖未果於前規;摭以兼通,故無慚於即事。

評者雲:“彼之四賢,古今特絕;而今不逮古,古質而今妍。”夫質以代興,妍因俗易。雖書契之作,適以記言;而淳醨一遷,質文三變,馳鶩沿革,物理常然。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何必易雕宮於穴處,反玉輅於椎輪者乎!

孫過庭的《書譜》,不但字寫得好,內容也相當精彩,實乃論書法的極佳論文。在《書譜》裏,孫過庭對王羲之極為推崇。他認為,“古之四賢”,即鍾繇、張芝、王羲之和王獻之,各有所長。鍾繇善真書(即楷書),張芝專攻草書,而王羲之則是全才,真草樣樣精通,無所不能。最後一位王獻之(小王),與他爹王羲之(大王)想比,則差得很遠。

在開頭這兩段,孫過庭還闡述了質樸與豔麗的關係。他認為,古人的書法質樸,而當今(即孫過庭所處的時代)的書法則比較豔麗。那質樸好呢,還是豔麗好?孫過庭認為,最好是兩者都能兼顧:“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就是說,學習古人的質樸,不要失去今日的豔麗;學習今人的豔麗,一定要避免媚俗這一弊病。

附:《書譜》墨跡(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孫過庭《書譜》開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