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有暇思往事,運筆記輕閑,讀客莫深究,細思皆惘然,雪泥留此地,鴻飛海藍天
正文

峻山聖地:忙僧睿達修道院(2)

(2021-09-03 18:40:11) 下一個

上篇講到忙僧睿達修道院的曆史,這篇繼續把修道院的其它典故細細寫寫.

修道院背倚聖山,俯視卡塔羅尼亞,遠眺比利牛斯山(Pyrenees Mountain)

二月冬季,北麵比利牛斯山頂白雪覆蓋。翻過比利牛斯山就是法國了。忙僧睿達修道院是卡塔羅尼亞的天主教聖地,在西班牙佛朗哥法西斯統治期間,這裏借助宗教聖地之名,保護了不少異議人士。

據記載,修道院最早是由主教阿波特,奧利巴 (Abbot Oliba) 於1025年建立。當時隻是一個很小的修道院。在修道院中有主教奧利巴的雕像。

後來修道院請來了聖母瑪麗亞的雕像,人們開始傳說這個聖母瑪麗亞的雕像具有治病的神跡。於是朝聖者絡繹不絕,修道院規模也越來越大。後來修道院又開始了印刷業務,印了大量的教會文集,修道院圖書館藏書萬卷,成為了卡塔羅尼亞的文化中心。不幸的是拿波侖征服西班牙時將修道院付之一炬,圖書館萬卷藏書盡為灰土。軍事征服不夠,還要文化摧毀,後來拿波侖被流放到大西洋中荒島聖海倫,也算是一物還一物。

聖山應該是基於火成岩,億年來自然風化鬼斧神功,形成了如同很多人物造型的山體。修道院用紅砂磚建起,和背後山景容入一體,美不勝收。如果仔細看去,加上一些想像,可以看到以天為幕,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僧人巨像站立在修道院後。

修道院內林蔭小道,兩邊是紅磚砌成的修士住地。從這裏千年來走出了眾多傳教士。其中一位教士波奈波爾(Bernal Boil) 曾在1493年隨哥倫布坐船到美洲,成為第一位將天主教帶到美洲的教士。不知這位聖者在有生之年拯救了多少個印第安人的靈魂。不過眾所周知的是,在哥倫布到美洲之前,美洲有將近兩千萬印第安人人口,到了1800年,印第安人口不到百萬了。兩百年內,有多少靈魂被拯救大概是不難算出來。

 
如能在淡季時來此小住,讓思緒伴自由隨機遊走,與聖靈談往事百年孤獨,將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
修道院院內有一個屠龍聖喬治的現代版雕像。沒有寫作者是誰,網上說是畢加索的作品。雕像的麵部處理很獨特。
但如果朋友在巴塞羅拿看過高迪(Antoni Gaudi) 的大教堂入口的雕像,這個用棱角分明的風格來塑造人物的雕像應該是高迪的作品。
修道院的管風琴原來是1896年裝建的,2010年又重新修複了一下。這裏的童聲合唱團每年的表演是非常著名的。
忙僧睿達修道院是參觀巴塞羅拿必遊的一景。一天來回緊一點,要爬到山頂要提早出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廬幽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蒙城山頂教堂非常壯觀,遊蒙城必看的一景
噢顏顏 回複 悄悄話 非常棒,謝謝。
讓我想起蒙城那著名的山頂大教堂(我現住加拿大),之前夏天隆冬會過去小住些時日,那時人少。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