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知己知彼話芬蘭

(2022-02-12 09:47:14) 下一個

知己知彼話芬蘭

2022.2.12 溫哥華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

芬蘭,是很多人陌生,經常與波蘭或荷蘭搞混的國家。

這次冬奧至今,芬蘭得的所有獎牌都是“苦大仇深”需要超級毅力、又是非常無聊的項目:越野滑雪。在我眼裏,這默默無聞的國家卻正好提醒了我們對這耳熟能詳的名言偏頗的理解。

交戰或競爭時,大家常常刺探對方實力,所謂知彼。而對自己的評估,即知己,卻因人而異,特別是因領導的水平和眼光而異。

芬蘭卻是在知己知彼中做得特別平衡的。這裏隻談芬蘭在知己上令人(我)滿意表現。

首先,芬蘭缺高山,所有各種靠重力以及與重力玩遊戲的冬奧項目,芬蘭人自知非其強項。其次,芬蘭人稟賦是吃苦耐勞,喜歡獨處,特別是在別人看來超級boring的事情上,他們能夠“苦中找樂“,一個人枯坐半天,對芬蘭人來說是家常便飯,一個人玩自己的愛好,沒有觀眾,沒有掌聲,芬蘭人能夠”自得其樂“。再次,芬蘭人對本民族的傳統孜孜以求,對外來事物,特別是美國文化的侵略,保持警惕。所以,冬奧項目中,”玩“的、”花“的、”群體“的、”美式“的,都不如芬蘭人最傳統的在茫茫雪海中、在平坦或微微起伏的雪地上一個人”走路“(即越野滑雪)來得誘人。芬蘭人家裏,越野滑雪的板子,從自製的到高端科技的都有,而且出門就可以滑(除了大城市),在湖上滑、乃至在湖上過夜都是芬蘭人常常做的事情。所以超長距離、超長時間的滑雪是司空見慣的。

其次,芬蘭人最在乎的是獨立,而不是獨霸。所以他們別出心裁搞出的東西不少,但是並不因此指望自己有朝一日鶴立雞群在世界民族之林。芬蘭人的“安分守己”不單因為自己人口少、地理位置偏遠、沒有核武器,更多的是因為曆次戰爭之後,他們對自己的認識非常充分,沒有什麽夢,過得超級現實。所以,二戰後的芬蘭,跟鐵幕東西兩麵都交好,甚至請美蘇領導到赫爾辛基脫光了洗桑拿,促進和平進程。原因之一就是芬蘭曾經兩次自我膨脹,加入德國戰隊,要從北極熊那裏啃塊地,或者收複故土,都成為戰敗國,賠得家底朝天,大規模的芬蘭人移民瑞典、美國和加拿大。

再次,芬蘭很明白自己的獨立不能閉關鎖國,連黃瓜都要進口的寒冷國度,自然資源和天氣條件實在不咋的,獨立隻能是人力資源的自給自足,對貿易(世貿)、金融(歐元)、乃至國防(北約),撮兒小國說“不”就是硬剛,加入就是智慧。所以芬蘭一直做的,就是保持自己有足夠的人才,不要連辦個事兒都得靠外援。

最後,因上述原因,芬蘭從來保持對移民出去、留學出去的芬蘭人的大度,從來不取消他們的芬蘭身份。因為芬蘭自己很清楚,強留是留不住的,硬拉回來也是暫時的,不如保持永遠的大度。結果很多在歐美取得教育、取得成就的芬僑從來不放棄他們愛祖國的熱情以及機會,在世界文壇、建築、音樂、林業、造紙、煉銅、通訊等方麵都成為翹楚,而且回饋豐富,讓芬蘭從一窮二白發展成歐洲的小日本,變成戰後奇跡。

當然,芬蘭為了不消失於世界民族之林,也隻能采取血統論,否則,五百萬人一會兒就被全球化浪潮給湮滅了,所以芬蘭的移民和歸化政策不能像美國加拿大這樣,靠理念來聚集人,而是隻能靠血統。這點也是芬蘭的自知之明。

回到賽場,芬蘭沒有在每個項目上爭先,而是挑了“最是自己的”,因此也取得了很滿意的成就,苦中作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在我看來,樂,不需要靠霸氣、夢想、虛榮、強留硬拉,樂,來自對自己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能做什麽就做什麽、自己是什麽就是什麽。這樣的獎牌,拿得心安理得,也不用開新聞發布會駁斥什麽,也不用辟謠。其他隊看見,也是心服口服,似乎這項目就是為該民族的文化心理而設的。獎牌拿回家後,也不必發起學習奧運英雄一起來越野滑雪的號召,因為從娃娃到爺爺,過去、現在、未來都在滑,本來就是國民“習慣”,不用號召,也不是發燒,因為這熱度一直如此,沒有起伏,與冬奧幾乎無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