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7日將31家中國公司、研究機構和其他團體列入所謂“未經核實的名單”,限製它們獲得某些受監管的美國半導體技術的能力。彭博社稱,新的限製措施旨在阻止北京發展自己的芯片產業和提升軍事能力。對此,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是美國對於中國的“係統性打壓”,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做大做強。
彭博社稱,美國商務部將更多實體的名字加入了它認為“未經核實的名單”,這意味著它不知道這些實體的產品最終被用於何處。31家實體均來自中國,這意味著美國供應商在向這些實體出售技術時將麵臨新的障礙。《紐約時報》援引熟悉相關計劃的人士的話稱,美國政府還將宣布關於向中國出售先進計算芯片、芯片製造設備和其他產品的新限製,以此削弱北京獲得從超算到武器所需關鍵技術的能力,預計一些中國公司將麵臨類似於特朗普政府針對華為所采取的限製措施。
針對這份最新清單,白明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由此可以看出,美國並非在某種高科技產品的生產環節打壓中國,而是試圖在包括支撐高科技產業發展的研發機構等一係列環節“卡脖子”,這是美國對於中國的“係統性打壓”,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做大做強。白明說,我們不應該“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是應該采取係統性的抗打壓措施。以芯片產業為例,彌補整個鏈條上的短板,而非某個局部。這些措施有時雖然未必能立竿見影,但實際上打好基礎也有助於未來的自主研發飛得更高。
此前,路透社6日曾獨家報道稱,美國商務部計劃本周發布對中國技術出口的新限製,恐禁止美國供應商向生產先進DRAM和NAND芯片的中國製造商提供設備。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新限製措施針對在中國的兩種芯片製造商,一種是生產在係統使用時保存來自應用程序信息的DRAM芯片,另一種是生產用於數據和文件存儲的NAND閃存芯片。美國供應商若向中國本土芯片製造商出售尖端生產設備,生產18納米或以下的DRAM芯片、128層或以上的NAND閃存芯片、14納米或以下的邏輯芯片,必須申請許可證並將受到嚴格審查。有專家稱,這些新限製一旦發布,將標誌著美國首次通過出口管製打壓中國生產的無專門軍事用途的存儲芯片,而這也代表了美國對所謂“國家安全”概念的再次擴大化。路透社稱,中國的長江存儲技術有限公司和長鑫存儲技術有限公司等將因此受到影響。
路透社稱,中國駐美大使館6日將美商務部此舉稱為“科技霸權”,美國在使用“科技實力”限製和壓製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截至發稿時,白宮、美商務部以及相關公司均未對此事做出回應。
白明表示,美國限製中國企業肯定會對相關產業造成困擾,比如難以購入關鍵零部件,或者數量不多、價格高昂,但這些困難並非無法克服。白明表示,美國對中國實施製裁還會自食惡果,對一些美國供應商造成影響。路透社6日的報道也稱,美國泛林集團、應用材料公司等主要芯片製造設備供應商恐將受到美商務部新限製措施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美國政府或將對韓國在華內存芯片製造商三星和SK海力士“網開一麵”,因為向在中國生產先進存儲芯片的外國企業提供生產設備有可能通過美國商務部的審查。“我們的目標是不傷害非中國本土企業。”知情人士表示。一家谘詢公司的數據顯示,SK海力士25%的NAND晶圓生產和三星38%的NAND晶圓生產位於中國,SK海力士約50%的DRAM生產位於中國。路透社稱,此舉可以緩解韓國內存芯片製造商的擔憂。然而,他們仍然擔心,這種逐案審查的標準遠遠沒有為美國設備運往中國工廠開出明確的綠燈。韓聯社稱,韓國政府計劃就“批準程序”問題與美國政府進行協商,以確保在華韓企工廠的正常運轉。
白明認為,韓國政府尚未明確表態加入美國強拉的“芯片四方聯盟”,韓方此前還稱,即使加入芯片聯盟也絕非針對中國,美國放風繞過韓企顯然是在拉攏韓國。韓國在中國商業利益巨大,假設強行要求韓國與中國切割,可能事與願違,因此美國有可能對韓國企業采取“差異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