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無憂在原創推薦文化,也過來發個舊文吧,是以前寫的一個影評
今天難得看了個國產電影,叫《大明劫》,是2013年的片子,我也不知道在網上翻什麽就看到有人推薦這個片子,說是相當不錯,一時好奇就找來看了。
明末也是一段亂世悲歌,無論是帝王將相,宦官東林,還是草莽梟雄,異邦鐵騎,在那個動蕩的時代全都麵臨著一個個生死抉擇,而最沒選擇的就是手無寸鐵的百姓,所謂亂世人不如太平狗。朝代更替是自然規律,可是看到一個文明被踐踏被消亡還是讓人很心酸的。
《大明劫》講的是大明最後一個名將孫傳庭和創立了溫疫論的一代名醫吳又可在潼關的故事。孫傳庭在獄中臨危受命被崇禎派往潼關整軍準備馳援開封抗擊李自成的軍隊,而吳又可遊醫也到了潼關,正趕上軍中瘟疫盛行,兩人一武一文,在危城相遇。
電影拍攝手法寫實,服道化非常靠譜,故事講述的平實厚重,細節方麵可謂麵麵俱到,不到兩個小時的電影就像真實截取了大明滅亡前一年的某個橫截麵,從猜忌多疑,剛愎自用的皇帝,無力回天的將軍,屯田自肥且能勾連朝臣的鄉紳,到殺良冒功,背叛主帥的副將和被瘟疫感染最後被屠殺的士兵,這是大戰之前,整軍之中,可是不管哪一個方麵這個橫截圖都顯示大明已經爛透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做了自己的選擇,而所有的這一切又同時推動了大時代的發展,使大明的滅亡指向了必然。
一切看起來都是如此的真實,便是換做今天的你我走進電影中相信也不會做的比故事裏的人更好。孫傳庭要打仗,上有皇帝逼迫,下無糧草支援,士兵爆發瘟疫,鄉紳袖手旁觀,他該怎麽做?電影既不表現他憤懣不滿,也不表現他壯懷激烈,更加沒有什麽大公無私,勵精圖治,沒有一點情懷,慈不掌兵,電影表現的是他殺人如麻,這手法舉重若輕,不管是殺鄉紳奪財,還是殺重病的士兵去後患,他都無需多想,仿佛就是他眾多軍務中的一項而已,一切目標皆為出關,而出關之戰無論勝負他都不會有好結果,那又怎樣呢,末世人人如此罷了。
出關前他接過夫人一杯酒一飲而盡一言未發沒有片刻遲疑就上馬出發了,而後鏡頭轉到戰後闖軍打掃戰場,鏡頭搖過一個士兵從躺在地上身中數箭的將軍身邊拿走了佩劍,短的隻有一秒的鏡頭我們甚至隻看清了服飾而已,最後的黑屏字幕顯示,孫傳庭戰死妻子投井自盡。就是這樣靜靜的,卻別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孫傳庭燒死了患病士兵後跟故事的另一個主人公名醫吳又可的對話可謂點題,“我並非嗜殺之人,但是孰輕孰重總得有人做出決斷。”在他的位子上這就是必須要做的抉擇。而吳又可回答“吳又可是一個不知輕重的人。”二人地位不同立場不同,醫者以救人為本分,不計政治種族背景,所以他說“帝業更替,醫者長存”,隻是看到最後我同吳又可一樣生出無力感,他救的一個個生命轉眼間就輕易地死在戰火中了,他所做的一切還有意義嗎?吳又可最後避世隱居潛心寫就溫疫論,成一代名醫,這是他的選擇。
整部電影裏的人物都是安靜的,或者說是麻木的,在大事變到來前,沒有讓人宣泄情緒的空間,哪怕孫傳庭內憂外患之時,他也隻是短短一句並不算激烈的反問“棄筆從戎至今,我到底為誰而戰!”哪怕吳又可看到滿地燒焦的士兵骸骨,那全是他曾傾力醫治的病人,他內心的痛也並不全力表達出來,他見到殺人者孫傳庭時,更加沒有質問沒有義正言辭,因為他和孫傳庭一樣清楚,這是個無解的死結,他改變不了兩難的局勢,更無法給這亂世找到出路,孫傳庭或許還是在做努力書寫曆史的人,而他最終能做的就是退回去書寫醫書。所謂各人有各人的路,各自的人生。
這部《大明劫》可以說是我近期看過最好的國產電影了,導演非常了不起,在紛亂的故事和人物中以點及麵,最後匯總兩條主線,又在結尾處讓他們分道揚鑣,沒有對錯,無論故事和人物,沒有一定的價值觀,一切情感,道德,是非,人性的問題全都留給觀眾去思考,導演懂得留白的重要,他不去引導但是卻心懷悲憫,在有意無意中給人物都塑造了一種悲情的氛圍,大廈將傾,何去何從,是殘忍更是悲傷。所以看到結尾黑屏字幕默默交代傳庭死大明亡醫者存的時候,真是讓人止不住的眼淚流下來。電影導演是王競,編劇周榮楊,謝曉東,吳又可是馮遠征演的,可以說,整部作品堪稱完美。
為作者的見微知著的洞察力和平淡之中透深刻的文字功力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