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城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愛,能遮掩一切過錯。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隨筆集《願我所愛的信我所信》 第一卷 初信時光(2)

(2021-09-08 08:00:08) 下一個

六、小朋友的信仰(2010-06-12)

昨晚從燒鵝仔出來之後,與W姐妹在她的車內聊了很久,然而直到我回到家並衝完了澡,在旺角雅間裏誕生的那種無法表達的莫名喜悅,也依然包圍著我,——我迫切地想要傾訴,不是想對哪個人傾訴,而是隻想單單地向上帝傾訴……

於是我洗漱完畢,又和W姐妹通過電話之後,大概在今天的零點30分左右,我跪在自己的小床上,有生以來第一次,向上帝做了真誠的懺悔,不過,隻有簡短的幾句話。

下午,接到同行L友的電話,她是個才女,讀過很多書,寫得一手好文章,我開門見山地跟她談耶和華上帝和耶穌基督,並熱切地告訴她我已經信耶穌了,希望她也能相信上帝,沒想到她一拒到底,並質問我:“你是不是有任務啊?”

我一時語塞,不好意思說自己其實沒有任務,——我們果然是好朋友,所以彼此說話才會如此直率,然而鑒於我自己麵對上帝時也曾是類似的反應,我非常理解L友,因為我始終認為她人品和素養都很不錯的。

L友告訴我,她一個關係親密的女同學的媽媽信耶穌,曾經給她的女同學以及她自己帶來不少困擾,她因此對基督徒很是反感。

不久,曾經的一個同事在辦公室給我打來電話,說自己閑來無事,很想聊聊天,我於是就把跟L友講過的一切,重新又對這個同事講了一遍。

同事認真地跟我探討了一番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區別,最後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我雖然是個無神論者,但我是尊重宗教的。”

我說:“上帝不是宗教,上帝是神,——祂真的是神!”

同事不置可否。

此刻想來,我好像在無意之間傳了福音。

今天也是我告別偶像的日子……不,不是告別,是永別,——永別了,偶像。

晚上,我對正在台燈下寫作業的兒子說:“寶寶,如果媽媽沒有記錯的話,你前段時間好像問過我,你需要信仰什麽,是嗎?”

兒子回答是的。

大概一個多月以前,某天初中三年級的兒子放學回家,說今天上課的時候,班主任老師突然問同學們都有什麽信仰,他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隻好回家問我,他到底應該有什麽信仰。

出於一個做母親的責任,我沉吟片刻,才謹慎地對兒子說:“信仰這個問題不是開玩笑的,你現在還小,先不要考慮自己的信仰,等你長大以後再說吧。”

當時,已經信了將近十一年佛教的我,在最近兩個多月以來,正承受著來自基督教的衝擊,我自己尚在彷徨當中,如何膽敢為兒子選擇信仰呢?!萬一選擇錯了,會傷害他一生的……

然而就在今天晚上,我堅定地對兒子說:“現在,媽媽可以替你做選擇了,——你信耶穌吧,還有上帝耶和華……”

在聖靈的光照下,兒子的態度明朗而順從:“好吧,你讓我信什麽,我就信什麽。媽媽,你教教我怎麽禱告吧。”

我一時有點手足無措,因為我也不會禱告,而今天淩晨剛剛向上帝做過的認罪禱告,是我今生今世的第一次,完全沒有任何經驗的,於是我翻開自己正在讀的《聖經》,翻到那篇世界通用的著名主禱文讓兒子看,並告訴他媽媽會背,隨即對他背誦了一遍。

兒子安安靜靜地聽我背完了主禱文,說:“到時候我要用英文禱告,像周傑倫那樣。媽媽,哪天你去給我買個十字架吧,要精致的,我以後戴在脖子上,——我上學也會戴著它的。”

周傑倫在他的《以父之名》中,首尾都以英文向仁慈的父上帝禱告;這首歌的旋律、歌詞以及故事意境堪稱一流,我和兒子隻聽了一耳朵,就同時受到了震動,並且兒子也被JAY的英文禱告迷住了,想不到今天成了他信上帝的後盾。

教友們曾經告訴我說,我們人類所生的兒女,都是上帝賜予的產業。

我感謝上帝賜給我的這份美好產業,——我的兒子,他宛若一個天使陪伴在我的身旁,給我留下數不清的溫暖記憶。

是的,人與人之間首先要有理解,有了理解才會有信任,而有了信任之後,愛就產生了。

兒子理解並信任我,他也非常愛我,所以我說要他信上帝,他想也不想地就信了,——就是這麽簡單。

但更為重要的,是上帝在此之前興起的一些環境,比如兒子的老師針對信仰的發問,這絕然不是巧合……可以說,身處我們無神論國家的中小學教師,基本上不可能在課堂上問到同學們的信仰問題,然而上帝借著老師的口這麽一問,猶如潤物細無聲,悄然地喚醒了兒子昏睡的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