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言風語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正文

耶路撒冷3000年 2018-08-30

(2021-09-06 10:07:51) 下一個

最近讀完一本書《耶路撒冷3000年》,這其實是在上一本書《強迫症的曆史:德國人的猶太恐懼症與大屠殺》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猶太相關文化。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是一本曆史書,詳細記錄了耶路撒冷的曆史,從最初亞伯拉罕時代,到現今以色列,近700頁。和人類任何曆史一樣,其實就是一本戰爭殺戮史。我們應該慶幸,活在一個相對和平的時代。


耶路撒冷是一個神奇的城市,也是全球最熱點的城市,總是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因為這裏是世界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共同的聖地,但這也成為了它災難的源泉,因為這是聖地,是誓死捍衛的地方,誰都想占有它。曆史上,它就在這三大宗教之間碾轉輪回。無論誰占領了耶路撒冷,另外兩方等待的就是大規模屠殺,血腥的報複。多少家庭妻離子散,多少人毫無意義地喪生。


首先在這裏誕生的是猶太教,單一神教,隻信仰上帝耶和華,上帝是主角。後來,耶穌橫空出世,在猶太教基礎上,創立了基督教,基督教同時信仰耶和華和耶穌,並認為耶穌是上帝耶和華的兒子,為拯救世人的罪惡而死,耶穌是主角。耶穌被猶太人殺後的600年,默罕默德橫空出世,創立了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吸收了猶太教與基督教的一些文化,把猶太教裏的亞伯拉罕,耶穌都收了進去作為先知,是配角,而創立者默罕默德是最後一個,也是最大的先知,是主角(老套了,創立者總是最牛逼)。伊斯蘭教裏的安拉實際上就是猶太教與基督教裏麵的同一個上帝。自然而然,耶路撒冷也成了伊斯蘭教的聖城。我有一次看到伊斯蘭的一塊地毯上畫著耶穌的肖像,大為驚訝,後來才知道這是共同人物。這三大宗教雖然歸根結底同源,卻無法和睦相處,打打殺殺三千年,至今還在耶路撒冷糾纏不休。多少愛恨情仇消失在曆史的長河裏,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也多次上演,多少美人香消玉殞。想起一句詩: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600多頁的曆史記載了無數英雄人物,每個也就占據一兩頁,一閃而過,這隻是英雄人物。無數小人物就像螞蟻一樣默默出生,又像浮雲一樣無聲散去,猶如黑夜裏的燭光,瞬間的點亮又隨即永遠消逝。對於這些人,簡單的記錄就是某某一戰,戰死xxx人。這樣的意義是什麽?他們是否進入了許諾中的天堂?


宗教一方麵勸導與人為善,另一方麵人類曆史上無數戰爭,宗教是罪魁禍首,是苦難的根源。所以我並不喜歡信教太絕對,太狂熱的人。這樣的人很容易被煽動,被利用。幾次十字軍東征中無數狂熱的基督徒為了崇高的目標“拯救聖城”,前赴後繼,死在耶路撒冷的戰場上,又在那裏殺害了多少伊斯蘭教徒,意義是什麽?隻是做了炮灰而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