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閑話《三國演義》的娛樂性(三)

(2021-12-10 09:20:23) 下一個

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每本都大有乾坤,無論是藝術性,文學性,還是故事可讀性都經過了時間的考驗,是殿堂級的著作。平日裏常看到有解析《紅樓》的作品,這個係列就吹一下我心裏的大神羅貫中和他的《三國演義》。怎麽吹呢,就從一個努力寫小說的菜鳥作者角度,簡單說說把故事寫得“好看”這回事兒。

注:既然是“演義”,就是故事,肯定和曆史有所出入。咱們隻談小說的人物塑造,不談史實。

=================================

這回說說另一個三國名場麵:甘露寺。

這場戲說的什麽呢?劉備占了荊州,周瑜和孫權想方設法要把荊州奪回來。

想了個什麽轍呢?美人計。

周都督跟孫權說:主公啊,劉備中年喪偶,空虛寂寞冷啊,主公您有一妹,正當妙齡,何不以妹誘之,等他到了咱東吳的地盤上,還不是要殺便殺,要剮便剮!接下來便有了東吳提親,孔明贈錦囊妙計三則,趙雲護送劉皇叔以身涉險,最終抱得美人歸的佳話。

那麽這個故事該怎麽寫呢?

美人計,按照慣常的套路,寫個“美人色誘”, 狗血一下。可是人家東吳主公的妹妹,相當於公主級別的了,象貂蟬那樣拋頭露麵肯定是不合適啊。

又或者,按部就班地寫成公瑾孔明隔空廝殺,也未嚐不可。但是書裏這樣的場景比比皆是,讀者看得多了也就流於俗套了。好比山珍海味,頓頓吃也就沒了驚喜。

羅貫中不是一般人啊。這一節,主人公既不是公瑾孔明,也不是劉皇叔趙雲,更加不是妙齡佳人。

這一節的主角是倆老人:吳國太,和喬國老。吳國太,孫權的母親,劉備未來的丈母娘。而喬國老呢,則是吳國太的親家,“三國二美”大橋小喬的父親。

羅貫中這麽一安排,好家夥,故事走向整個成了出家庭倫理劇,看的我笑出聲來。

先說孔明幹了個齷齪事兒,劉備去東吳提親,連未來丈母娘的麵兒還沒見呢,就大張旗鼓弄得滿城皆知。結果喬國老就去給吳國太道喜去了。吳國太懵了:怎麽我嫁女兒,我成了最後一個知道的人了!於是兩老提溜孫權周瑜二人一通臭罵:看看你們辦的好事,就算依計得了荊州,也要落得天下人恥笑!

少頃,孫權入後堂見母親。國太捶胸大哭。權曰:“母親何故煩惱?”國太曰:“你直如此將我看承得如無物!我姐姐臨危之時,分付你甚麽話來!”孫權失驚曰:“母親有話明說,何苦如此?”國太曰:“男大須婚,女大須嫁,古今常理。我為你母親,事當稟命於我。你招劉玄德為婿,如何瞞我?女兒須是我的!”權吃了一驚,問曰:“那裏得這話來?”國太曰:“若要不知,除非莫為。滿城百姓,那一個不知?你倒瞞我!”喬國老曰:“老夫已知多日了,今特來賀喜。”權曰:“非也。此是周瑜之計,因要取荊州,故將此為名,賺劉備來拘囚在此,要他把荊州來換;若其不從,先斬劉備。此是計策,非實意也。”國太大怒,罵周瑜曰:“汝做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直恁無條計策去取荊州,卻將我女兒為名,使美人計!殺了劉備,我女便是望門寡,明日再怎的說親?須誤了我女兒一世!你們好做作!”喬國老曰:“若用此計,便得荊州,也被天下人恥笑。此事如何行得!”說得孫權默然無語。

故事至此,節奏已經完全失控了。周瑜從給主公定下了“美人計”,到現在已經淪落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地步了。家有老人的皆知:什麽江山社稷,公司上市,恐怕都沒有家庭的安危,兒孫的幸福在老人家眼裏來得重要啊。

接下來這出戲就順理成章,被羅貫中演變成了出喜劇。

喬國老勸吳國太別太生氣,畢竟“劉皇叔乃當世豪傑,若招得這個女婿,也不辱了令妹。” 於是吳國太提出要在甘露寺相親,“如不中我意,任從你們行事;若中我的意,我自把女兒嫁他!”

玄德乃跪於國太席前,泣而告曰:“若殺劉備,就此請誅。”國太曰:“何出此言?”玄德曰:“廊下暗伏刀斧手,非殺備而何?”國太大怒,責罵孫權:“今日玄德既為我婿,即我之兒女也。何故伏刀斧手於廊下!”權推不知,喚呂範問之;範推賈華;國太喚賈華責罵,華默然無言。國太喝令斬之。玄德告曰:“若斬大將,於親不利,備難久居膝下矣。”喬國老也相勸。國太方叱退賈華。刀斧手皆抱頭鼠竄而去。

有朋友說羅貫中最偏心孔明,我覺得是有道理的。在和公瑾的較量中,幾次三番地安排人物和橋段凸顯孔明的睿智。就這節來說,吳國太和喬國老簡直成了孔明的布線玩偶,將周都督的“美人計” 玩成了個“賠了夫人又折兵”。

整節故事讀下來,雖稍嫌誇張,但是故事趣味盎然,走向出人意料。作為通俗讀物而言,實在是上乘之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