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揮不去的憂傷-《A short history of Tractors in Ukrainians》讀後感

(2023-12-08 15:55:12) 下一個

朋友推薦讀這本書《A short history of Tractors in Ukrainians》,說是笑中有淚。的確如此,我讀到最後都落淚了, 為老父親落住養老院,為姐妹倆的和解。

整本書以八十四歲的父親要娶三十六歲的漂亮的烏克蘭離婚女士開篇,以第一人稱的寫作方式和妙趣橫生的語言描述事件的發展和每個人物的關係,層層遞進,環環相扣,讓讀者欲罷不能。難得有這麽一本書讓我在不到兩周讀完,晚飯後睡覺前一定要讀一些。



八十四歲的老父親在母親死去兩年之後就執意要娶三十六歲的金發女郎,還不允許自己的女兒先見見這位未來的繼母,等實在沒辦法了就說他要幫助這位女士移民英國,算是善事一件。書中的我和同胞姐姐因種種過節老死不相往來,但因為老父親的婚姻問題,姐妹倆不得不聯手打狙擊戰。咋一看是個老套的故事,讀到結尾處才感受到作者的深意。書中我的父母和姐姐經曆過斯大林時期共產國家的極權管理,二戰期間老百姓的痛苦經曆和揮之不去的創傷,以及移民英國後父母親的家庭生活。書中提到父母給我起名Nadezhda,紀念那些沒有能夠離開烏克蘭的同名姑娘們,包括他家的一位侄女。書中的我才是那個擁有最大的自由思維的,其他主要人物或多或少在自我療傷。

不顧自己風燭殘年,老父親是真心想幫助這位有一個兒子的離婚烏克蘭女士Valentina在英國立足,擁有美好的生活。可是來自於物質相對貧困的烏克蘭的人們剛一到烏克蘭卻被英國的物質極大豐富所吸引,金錢對他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小說中的Valentina為了金錢是那麽的不計後果。另一個極端就是書中死去的母親生前極度節儉,也是對物質和金錢的不確定導致的。讀後感同身受,其實我們這些老留們剛來的時候也有類似的心路曆程。

執拗的老父親也有我們父母親的影子,他們已經沒有年輕時候的思路清晰,行動敏捷,時時需要關愛,但很多時候卻不喜歡聽取子女的建議。當子女建議他們不要做某件事之後,父母親往往躲躲閃閃不願再提及。這也是人年老後自信心降低的一種表現吧。

書不長,是作者的第一本小說。能感受到作者試圖用詼諧的文筆反應各方麵的問題,後半本書峰回路轉,有些唐突,但總體是本值得一讀的小說。

作者Marina Lewycka生於德國集中營,長於英國, 父母祖籍烏克蘭,二戰之後離開蘇聯定居英國。她本人僅僅算是半個移民,但應該相當了解烏克蘭移民在歐洲的生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